摘要:亞馬遜中國對被樂視收購傳聞做出回應,“并無此事”。并表示亞馬遜中國是亞馬遜全球戰略的重點市場之一,亞馬遜會持續在中國市場投資并不斷深化在華發展。
近日有消息稱樂視將收購亞馬遜中國,但很快被辟謠消息不屬實。
亞馬遜中國對被樂視收購傳聞做出回應,“并無此事”。并表示亞馬遜中國是亞馬遜全球戰略的重點市場之一,亞馬遜會持續在中國市場投資并不斷深化在華發展。
近些年外國企業爭相進入中國布局,雖然多數企業如谷歌、雅虎、eBay等相繼從中國撤退,但不可否認中國仍是外國企業的淘金之地。
另一個事實也擺在面前:那些被外企視為金礦的中國市場,正在不斷的變化。競爭對手頻頻出現,消費者心態難以捉摸,越來越多的入華外企舉步維艱,有些甚至被迫退出中國。
這些在中國之行“潰敗”的企業甚至包含世界500強。那么,它們是如何從“信誓旦旦”到被迫“低頭”,向在華企業“屈服”的呢?借此,投資家網為您盤點那些被“征服”的公司,這一個個鮮活案例也會透出些端倪。
阿里巴巴買下百勝中國區業務,擬成立“百勝中國”
2016年9月2日,肯德基母公司美國餐飲巨頭百勝餐飲集團宣布,10月31日剝離的中國業務將獲得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 Services)和中國春華資本集團(Primavera Capital)兩家的出資,其中春華資本投資4.10億美元,螞蟻金服投資5000萬美元,二者共投資4.60億美元。
剝離后將成立“百勝中國”,交易完成之后,春華資本的創始人胡祖六將出任百勝中國董事會非執行董事長,并將從2016年11月1日開始以獨立公司身份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碼為"YUMC"。百勝中國在中國1000多個城市運營了7200多家實體店,其企業價值據稱達到100億美元左右,百勝希望獲得中國資本的注入,強化業務體制。
實際上百勝中國在中國的餐飲和零售業務已經有了很大的領先地位,只是在近幾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一大批中國本土連鎖企業的成功崛起,搶占了外餐的市場份額。隨著人們的價值觀念的轉變,中國人飲食習慣的微妙變化等都讓百勝中國的業績呈現了疲軟狀態。連麥當來也考慮將在中國的餐飲業轉讓出去,可以發現西餐廳在中國的艱難舉步。
另外對于百勝中國而言,引入螞蟻金服和春華資本,可以增強本地化程度。百勝中國首席執行官潘偉奇(Micky Pant)就曾說過:“這次股權交易能使百勝中國從中獲得巨大的補益”。對于兩家公司來說,引入中國戰略資本,是經營戰略的調整,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而阿里方面通過入股百勝中國,最大的受益者是支付業務,即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拔覀兊哪繕耸菐椭賱僦袊鵀槠煜缕放扑鶕碛械臄狄郧f計的消費者提供世界級的移動支付服務,包括便捷的支付寶平臺,這將大大減少消費者在餐廳排隊的時間。”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總裁井賢棟道出了真正的動機。
當然對百勝中國來說,激烈的競爭讓其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情理之中,畢竟中國資本的引入可以緩解其經營壓力。
西窗科技收購微軟在線,MSN時代一去不復返
2016年8月29日,微軟方面宣布,微軟在線(MSN中國)達成管理層收購協議(MBO),將成為西窗科技旗下公司,原微軟在線總經理劉振宇將出任西窗科技CEO,該協議于2016年8月10日起正式生效。
作為中國互聯網社交的啟蒙者,MSN功不可沒。在中國本土互聯網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MSN是互聯網使用者們的工具。
MSN中國是微軟在中國的一家合資企業,產品和業務包括MSN中文網、必應搜索、Windows AiA、Windows Phone AiA、Xbox One、Skype等。2014年10月15日,MSN中國正式更名微軟在線。
微軟在線的主要業務是:代表微軟在中國市場推廣微軟的在線產品和業務,并提供微軟相關在線產品和服務的廣告解決方案,為中國和國際廣告主提供全面數字營銷解決方案。
可以說改名后的微軟在線主要盈利方式是廣告服務,改名后微軟在線面臨著激烈的中國互聯網廣告的競爭壓力,在中國本土互聯網業務興起之后,就再也沒有優勢。數據顯示,2013 年至 2015 年,微軟在線連續 3 年虧損,凈虧損累計超過 6000 萬元。
盡管如此,微軟仍然認為中國的市場不可丟棄,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是為了更長期的投入中國市場。但不可置疑的是,微軟用自己的名義在中國推廣自己的在線產品和業務已經不可能。直到2016 年 6 月 7 日,微軟旗下的 MSN 中文門戶網站已正式關閉,目前已經無法訪問。
滴滴收購優步中國,卡拉尼克終于低下頭了
2016年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正式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的運營,并且雙方會整合管理和技術上的經驗和專長,在用戶資源、線上線下運營和營銷推廣等層面共享資源。
優步與滴滴在中國持續兩年多的價格戰謝幕了。
與此同時,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于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余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
滴滴收購優步中國實際上已成為一種必然,盡管在一年前優步中國方面還宣稱中國仍然是優步必爭的目標,一年后,卻不得不舍棄之前所有的布局。優步總裁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曾就該事在博客上寫道:“作為一個企業家,我學到成功就是在遵從你的內心的時候也要聽從你的大腦?!笨ㄌm尼克并不想將自己這么長時間在中國的努力放棄,但理性意識告訴他,沒有別的辦法。
對優步中國來說,想要在中國獲取市場份額并超過本土強勁的滴滴幾乎是不可能的。無論是從燒錢規模還是從市場占有率的角度來說,滴滴都更勝一籌。盡管優步在中國專車市場保持了高速成長,但居行業之首的滴滴仍然占據了85.3%訂單的市場份額,這是優步中國怎么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在長期搶占中國市場的競爭中,優步中國上市的可能性在一點點被拉低。與其不停的燒錢掙扎,倒不如放棄在中國的這塊短板。這也說明了想要分得中國市場的這塊蛋糕,首先要占據市場份額。
清華紫光收購“新華三”,國內IT廠商合作新篇章
2015年5月22日,清華控股與惠普公司宣布達成合作,清華控股旗下紫光集團下屬子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不低于25億美元收購惠普公司旗下“新華三”公司51%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
此次合作,“新華三”包括了惠普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華三通信與惠普中國有限公司的服務器、存儲和技術服務業務,總估值約45億美元(不含現金及負債)。而惠普中國仍將繼續100%擁有其在華的企業服務、軟件、HP Helion云、Aruba網絡產品和打印與個人系統業務。
業內人士分析,此舉開創了國內外IT廠商合作新模式,對中國市場的影響意義深遠。在IT技術國產化的大趨勢下,這也將成為跨國企業在中國本土化的新路徑。
根據資料顯示,華三英文名H3C,來自華為與3Com的縮寫,這曾是一家華為與3Com成立的合資公司。2006年底,華為將華三49.5%的股權出售給3Com。2010年4月,惠普宣布以27億美元完成對3Com的總體收購,收購后華三通信是IT基礎架構產品的龍頭企業之一。
對于這次收購惠普對外宣稱是與中國合作開啟的新篇章,惠普方面希望可以繼續深化中國市場的合作,并一起打造下一個IT服務巨頭,但事實并不是這么簡單,惠普的做法也是時勢所迫。
在斯諾登事件之后,“信息安全”被中國人民呼吁,強大的壓力之下,作為中國本土的外資企業,惠普的地位也是倍感糾結的。另外在本土通訊公司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的競爭壓力下,華三通訊越來越感覺到力不從心。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本土資本原因令華三通訊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需要引入中國資本。
但此次收購影響是巨大的,在IDG中國區總裁霍錦潔看來,清華紫光和惠普的收購協議對中國IT市場的影響意義深遠。它開創了國內外IT廠商合作新模式,也將對下一階段中國企業級市場的激烈競爭揭開新篇章。
佳源集團收購百思買在華業務,五星電器業務全身而退
當年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零售集團——百思買集團以并購五星電器的方式曲線進入中國市場,卻沒想到在2014年12月4日,還是以宣布出售旗下五星電器業務而退出中國。收購百思買在華業務的是中國一家領先的房地產及投資公司——佳源集團,收購后原五星電器高級副總裁潘一清升任五星電器CEO。
盡管進入中國市場作為百思買全球策略的重要一環,正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曾想過將中國巨大發揮潛力的消費者全都收攬在內,然而百思買卻沒有考慮到中國本土市場消費者的心理,最后結果必然是本土消費者不買賬。
另外百思買進入中國時期正是中國零售業蓬勃發展的時期,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開始由區域發展成為全國兩大巨頭,可想而知,在與本土零售業競爭的百思買無法在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
百思買發源于美國中西部的明尼蘇達州,具有美資企業的保守和謹慎的基因。在進入中國后百思買上層所定下的雙品牌戰略即自主品牌主打中高端市場,五星電器主打平民化市場。這一戰略看上去對中國市場是全盤打包營銷的,但實際上在企業文化上并沒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反而使得無法專注在一個重心上。最終百思買因其全球營收緊縮,損失巨大,業績日劇下滑而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
華潤買下零英國售商樂購在華業務,130多家超市易主
全球第三大零售企業之一、英國領先的零售商Tesco,在全世界共有將近6000家門店,員工總數約52萬人。中國也是Tesco最大的市場,其在中國開了大概130多家樂購超市。
2014年5月29日,中國最大的零售企業華潤萬家其母公司華潤創業有限公司(簡稱“華創”)與英國TESCO(樂購)達成協議,收購了包括135家“Tesco樂購”超市在內的Tesco中國業務及部分現金,僅僅換取了合資公司20%股權,并將其全部更名為“華潤萬家”,此后樂購在中國將不復存在。
對Tesco來說,出售樂購是迫不得已的,正值外資零售業進入中國的時候,Tesco也躍躍欲試。1997年通過收購原來臺灣的頂新國際集團股權,進入臺灣。后來又耗資21億元人民幣收購當時樂購50%的股權,并將超市品牌更名為“Tesco樂購”,當時幾大外資品牌如“家樂?!薄ⅰ拔譅柆敗钡榷紶幥翱趾蟮膿寠Z中國市場。
但在與各大外資零售巨頭競爭的時候,樂購沒有充分把握住機會,失去了最好的時機,在中國慢慢衰落。另外Tesco此前全球化投資策略失誤讓其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國際市場全面業績下滑,還曾創下了40年來英國一個季度銷售下滑幅度之最的記錄。
除了Tesco自己經營上的問題外,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場,也是Tesco面臨最大挑戰的一塊。由于之前對樂購中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造成Tesco主要注意力轉移在國外的同時,也忽略了英國本土市場的發展。而靠本土市場支撐其全球業務經營的Tesco舍本逐末,最終導致不得不砍掉長久以來布局的全球業務。
此外,不爭的事實是:樂購對中國零售業商業模式的探索并沒有結合本土,中型超市的快速崛起也在不斷刺激其競爭壓力,最終留下來的都是最適合的。
外企在華折戟,并非個案,每一個進入中國的外企或許都曾遇到“水土不服”等一系列的問題。在中國龐大的市場誘惑下,有多少外資鋌而涌入,又有多少外資鎩羽而歸。盡管數不清的外資在中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潰敗”,依然還會有更多外企的重新嘗試,企業間的競爭總是在持續中……
本文為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原創文章,媒體和公眾號轉載請務必按注明來源,否則視作侵權。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實時提供專業的創業、投資資訊和深度分析。長按以下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
2025年,在全球智能化浪潮與地緣格局重構的雙重驅動下,中國企業正在以AI作為支撐點,開啟全球化3....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