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開年之際,被熱議的區塊鏈話題,一時間火爆創投圈,但田鴻飛發現很多業內人士并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區塊鏈。
技術出身、曾經創業,后又轉型投資,這是遠望資本合伙人田鴻飛的從業經歷。在還未加入遠望資本之前,田鴻飛就已是融合碼農圈、網圈、鏈圈、VC圈、金融圈、幣圈的六圈人才。在電子商務與網絡安全領域有超過15年的工作經歷的他,還曾在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擔任合伙人一職。
在遠望資本,田鴻飛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項目的投資。2018年開年之際,被熱議的區塊鏈話題,一時間火爆創投圈,但田鴻飛發現很多業內人士并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區塊鏈。憑借早年在區塊鏈創業中的經驗,田鴻飛以投資人的角度,對區塊鏈技術寫作了很多科普。為此投資家網記者也采訪了田鴻飛,對區塊鏈技術的現狀與未來他都分享一些干貨。
以下為采訪錄音文字整理:
01、區塊鏈狂歡背后的原因
財鏈社&投資家網:早在2012年您就開始接觸鏈圈和幣圈,在您看來,為何在2018年這個關鍵時間點,鏈圈、幣圈突然火爆起來?只是因為比特幣暴漲么?何時會冷靜下來?對VC/PE圈來說帶來了哪些不同以往的影響?
田鴻飛:我認為,區塊鏈如此瘋狂的背后,很可能代表了互聯網技術創新的匱乏,互聯網時代的結束,以及創業者和VC機構的集體焦慮。
互聯網誕生于90年代末,泡沫于2000年,成熟于2006年,經過了以Yahoo為代表的web1.0和以Facebook和Google為代表的web2.0,迎來2008年開始的移動互聯網高潮。據我判斷,移動互聯網的創新機會已經于2015年結束,最近的一個移動互聯網獨角獸是2014年成立的ofo,最后一個PC獨角獸知乎產生于2011年。
互聯網下半場更深刻的變革,只有寄托于企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深入產業鏈,對企業生產、管理流程升級改造。但從網絡效應的角度,顯然不會再出現2C互聯網那樣的高潮。
對雄心壯志的投資機構和創業者來說,歷經2010年后移動互聯網、O2O、消費升級、視頻直播、P2P、共享經濟、人工智能……一個個高潮迭起后,只有潮水退卻,才能看到誰被拍在了沙灘上。
曾經開放、去中心化的互聯網,在人類逐利下最終走向了中心化的高度集權和控制。資源集中化導致了結構臃腫,過度營銷,信息冗余,信息嚴重不平等。大平臺對個人數據的采集和利用,更與互聯網早期的精神背道而馳。這些引發了更大的社會焦慮。因此近兩年時間,無論是在硅谷還是在美國,大家發現基本上沒有創新做了,于是誕生了區塊鏈的狂歡。
財鏈社&投資家網:您覺得是炒幣帶動了區塊鏈的火爆嗎?
田鴻飛:當然是炒幣,目前大家的討論點集中在兩個方向:一是區塊鏈對中國的改變,二是區塊鏈技術能夠帶來多少創新。但是我覺得吸引大家更重要的還是有多少回報,如果參與者都不能賺錢,幣圈也不會這么火爆。
現在炒幣的大多數人,都是在2012年、2013年入場的,經過多年的堅持,獲得了頗多的財富效益,這也鼓勵了后續入場的人,很多人都想獲得一些財富效益。
02、區塊鏈會挑戰BAT嗎?
財鏈社&投資家網:現在這個區塊鏈已經開始炒熱了,中國創業者開始尋求一些創業方向。您認為區塊鏈技術最早會應用于哪些場景?
田鴻飛:我覺得在數字資產方面、版權、數字照片和供應鏈金融等一些方向都會產生應用場景。
財鏈社&投資家網:對于區塊鏈項目的投資,目前遠望資本是否已經開始在看項目?
田鴻飛:我們一直在看,現在的結果是,我們基金還沒有投資這方面的項目,以前投資了一個項目,但是后來這家公司轉型做交易了。
雖然看了很多區塊鏈項目,但是一直沒有進行投資,是因為還沒有看到優秀的團隊。
實際上早在2012年,我就已經在區塊鏈領域創業了,當時可以說我是最早踏入區塊鏈領域的創業者,主要做的是iPhone上去中心化的手機錢包,也是最早入局版權認證的創業者。
財鏈社&投資家網: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您保持什么樣的態度?
田鴻飛:我們作為早期投資人,對風險投資一定要樂觀,這就是我為什么要參與幣圈,也會嘗試著買一些幣,我也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參與的。我拿著自己的錢投資一些幣,風險自擔,通過這種方式了解行業動態。從2017年12月開始出現了一批名為網圈的人,帶領所有投資人、創業者全面擁抱互聯網,因此在我看來,幣圈的人相對較少,鏈圈的人有理想,網圈的人有能力。對我來說始終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是必要的。
財鏈社&投資家網:長遠來看,您覺得區塊鏈技術到底能創造什么價值?
田鴻飛:在互聯網走向臃腫、壟斷的今天,區塊鏈其實是要通過一種創新的底層架構形式,重塑互聯網曾經追求的自由、開放、去中心化的精神。開源軟件成就了互聯網,而長期以來,開源軟件缺乏商業模式,主要靠用戶小額捐贈或者為企業做服務。但因為缺乏合理分配機制,沒有正向激勵,開源軟件企業慢慢被Google、Apple這些壟斷者擠到了互聯網經濟體的邊緣,主要靠創造者的奉獻和使用者的熱情來維持。區塊鏈的誕生、Token Economy的產生再次把開放協議喚醒,也將徹底改變開源軟件。
這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創作人、企業參與到區塊鏈的底層技術開發上,數字貨幣經濟的產生同樣會顛覆原有VC的運作方式。Token Economy打破了互聯網經濟長期以來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商業模式,用戶真正為使用的資源token付費,這將引發很多行業巨變。
財鏈社&投資家網:區塊鏈能夠挑戰BAT嗎?
田鴻飛:當然會,BAT肯定做不了區塊鏈的事情,因為BAT是中心化思維,希望大家都相信BAT,以BAT為信息或者信用中介,效率和用戶體驗都要遠遠高于去中心的合作方式,因為不論任何區塊鏈共識機制都是有經濟和時間代價的。因此,BAT肯定不會選擇去中心化的機制。觀察一下,中國互聯網企業還沒有對開源軟件做過有意義的貢獻,這和BAT的經濟地位很不對稱。
財鏈社&投資家網:其實在區塊鏈領域對人才的搶奪也異常激烈,您覺得什么類型的人才可以在此領域脫穎而出?如果從投資人角度,你更喜歡什么樣的創業者?
田鴻飛:我覺得目前國內區塊鏈方面的人才還是比較少的,而且既懂技術,又懂商業模式和經濟博弈理論的人才更少,還是需要很長時間來培養更多類似的人才,然后讓這些人才慢慢等待一些機遇。
03、泡沫可能已經破了
財鏈社&投資家網:您覺得目前正在發行的一些token是騙局嗎?現在投資區塊鏈項目是否繞不開token?
田鴻飛:我覺得也不能說是騙局吧,我們只能說這不是正確的路。因為大部分這些創業公司還都在講概念,沒有把token真正應用落地。
財鏈社&投資家網:那您覺得朱嘯虎關于區塊鏈的言論,您認同嗎?
田鴻飛:現在大家都在說區塊鏈領域的創業項目沒有一個是真正落地的,都是在講概念。在投資人看來,講概念的公司大多無法成功。朱嘯虎講到的一些觀念我還是比較認同的,因為我們在看項目的時候,最討厭的是創業者大講概念,卻沒有一個真正落地的。理想是要有的,但對創業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實現它。
但我覺得他所表達的有些觀點還是比較急了,預言有些過早。實際上對于古典投資人來說,特別是早期投資人,如果一個領域能夠產生比較好的回報,那就需要保持用長遠眼光看項目的心態,比如投資無人駕駛就需要看10年。
財鏈社&投資家網:朱嘯虎認為區塊鏈的泡沫到2018年下半年會破,您覺得泡沫大概會在何時破?
田鴻飛:不知道,有可能已經破了,目前的現狀有可能是泡沫后的狀態。
財鏈社&投資家網:目前國內監管當局開始引起警覺,并進一步監督管理,您覺得這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有多大影響?
田鴻飛:當然是有影響的,很多國家也都開始引起警覺,并進行監管。但監管對于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影響還不是主要的影響,最主要的影響是區塊鏈是有泡沫的,泡沫引起的浮躁才是影響技術發展最重要的因素。
財鏈社&投資家網: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能夠結合嗎?
田鴻飛:這兩者沒有本質的聯系,兩者在一些場景會有結合,但兩者不是必然結合才能有發展。
財鏈社&投資家網:關于區塊鏈技術,您對它的未來展望是?很多投資人認為,這是一個大概需要用十年時間才能真正實現的技術。
田鴻飛:其實很多人也都在展望未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包括朱嘯虎也提到未來區塊鏈技術還是會有一個突破性的發展,我也是持樂觀的態度的。但是至于到底用多長時間能夠真正實現,目前來看,討論這方面問題是沒有意義的,需要時間去驗證。我不認為需要技術上的突破,更多的是制度和合作關系上的突破,但我們遠望資本還是會繼續看區塊鏈項目的。
財鏈社&投資家網:未來遠望資本會比較偏重一些區塊鏈項目的投資嗎?
田鴻飛:應該不會,我們基金主要還是以人工智能+項目的投資為主。因為我之前在區塊鏈領域創過業,對區塊鏈技術方面比較在行,所以在投資時,會捎帶看一些。
在看區塊鏈項目時,我一般會選擇與比我懂的創業者聊,對于在區塊鏈領域的創業者,如果他還沒有我懂的多,我是不會投資的。
我們基金的打法是獨立決策,共同決定,雖然每個項目是不同的合伙人在看,但最終還是會共同做決定。
財鏈社&投資家網:目前遠望資本第二期基金募集了多少資金?計劃投資多少個項目?
田鴻飛:大概募集了五億人民幣,計劃投資20多個項目。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媒體一致認為,Consensus2024在區塊鏈和加密領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是TRON展示其比較新進...
網商銀行的小微企業綠色評級體系,因推動小微企業綠色轉型,為破解金融領域“普惠不綠色,綠色不普惠”的難...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