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0日,長和集團主席李嘉誠現身長和系股東大會,如約卸任集團主席轉任顧問一職,而規模千億美元的“長和帝國”由其長子李澤鉅接手,他將擔任集團新一任主席。
5月10日,長和集團主席李嘉誠現身長和系股東大會,如約卸任集團主席轉任顧問一職,而規模千億美元的“長和帝國”由其長子李澤鉅接手,他將擔任集團新一任主席。
九十歲的李嘉誠正式交權步入退休,香港近70年的“超人時代”宣告結束。
多年來,李嘉誠退而不休的傳聞不斷。直到今年3月16日,長和系年度業績會上李嘉誠宣布退休,當天,長和系發布李嘉誠個人簽署的公告:“本人決定于應屆股東周年大會后退下公司主席之位,并辭任公司執行董事。”
如今,李嘉誠在股東大會上如約退居二線。這位老人在退休當天早晨,向蹲守家門口的一眾媒體表示:“感到開心,自己十二歲工作,已經數十年,今日心情與平日沒有分別,對長子李澤鉅接任主席很有信心。”
在香港,財富滔天的李家聲名顯赫,長和系旗下擁有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業、電能實業四大旗艦品牌,產業涉及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各個領域。而李家的基業長青,離不開李澤鉅兄弟與父親的配合無間。
從最早的長江塑膠到長江地產,從收購赫斯基能源到“買下英國”,李氏父子在幾十年風云激蕩的歲月中,通過兼收并購攫取無數財富,在商界勾勒出一幅宏偉藍圖。
01
70年商海浮沉
李嘉誠在戰火紛飛的亂世中來到香港,顛沛流離中不忘學習。上世紀50年代,李創辦長江塑膠廠開始實業之路。1965年香港金融危機爆發,房市暴跌,李嘉誠大舉掃貨,并進入房地產領域,后來超越英商置地成為香港最大地產企業。
而這只是一個開始,在日后的歲月里,李通過多次狠毒的投資眼光一步步將長和系推向財富巔峰。
1986年,李嘉誠瞄準了以加拿大為基地的能源公司赫斯基,控股95%后將其在多倫多證交所上市。這次交易也成為他投資生涯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1997年香港回歸,動蕩局勢中臺資、英資相繼撤離,港人大舉拋售房產,李嘉誠逆勢而為抄底香港資產,讓他大賺特賺。1998年時,李已經是香港首富。
投資向來精準的李嘉誠,同樣把握住了中國改革開放后內地的無限商機。內地房地產起航時,他舉集團之力大筆買入內地資產,成為北上香港企業家中完美把握內地機遇的一位。2010年前后,內地房價暴漲,李嘉誠帶領長和系套現資產,并抄底歐洲,以90.3億美元、38.7億美元收購英國電網、水務業務,后累計投資英國4000億港元,被外媒戲稱“買下英國”。
在李嘉誠開掛的人生中,他的兒子李澤鉅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李氏兄弟幼時就被父親拉倒董事會議上旁聽,以達耳濡目染之效。后來,低調謙虛的李澤鉅按父親意愿攻讀土木工程學。
1992年,李嘉誠讓李澤鉅進入了匯豐銀行董事局,長子接班初露端倪。1996年李澤鉅幫長和系分拆長江基建上市,立下超額認購25倍的功勞,李嘉誠稱“可以打90多分,如果不是我的兒子,給他滿分”。此后,這位接班人開始自己的掌權表演之路。
2000年,李澤鉅擊退美國資金,以38億港元買入加拿大航空31%股權,這是李家第一次涉足航空業并大獲成功。而此后在李家套現亞洲抄底歐洲一站中,李澤鉅起了主導作用。
5月10日股東大會上,李嘉誠表示,將會選擇合適的時機繼續增持長和系股份。同時要求接班人李澤鉅,努力為股東爭取好的業績,而且要“正正當當”,對得起社會、對得起股東。正如李嘉誠所言,他可以對接班人十分放心。而在太子位上陪跑多年的李澤鉅,也終于可以迎來新的時代。
縱觀李嘉誠的多次經典投資,抄底、遠見是其濃郁的特色。那么,這段傳奇人生有何恪守的信條,他又有何獨特經營之道?
02
多年不敗的秘訣
90%的時間考慮失敗:
在風和日麗的時候,你駕船離開港口,你要先想到萬一遇到臺風怎么應付。有臺風來襲,在風暴還沒有離開之前,你怎么辦?
我會不停研究每個項目要面對可能發生的壞情況下出現的問題,所以往往花90%考慮失敗。就是因為這樣,這么多年來,自從1950年到今天,長江實業并沒有碰到貸款緊張,從來沒有。
你一定要先想到失敗,因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差別根本不是太重要,但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補,可能帶給企業極大的損害。所以當一個項目發生虧蝕問題時,即使所涉金額不大,我也會和有關部門商量解決問題,所付出的時間和以倍數計的精神都是遠遠超乎比例的。
一個機械手表,只要其中一個齒輪有弱點,你這個表就會停頓。一家公司也是,一個機構只要有一個毛病,就可能失敗。了解細節,經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機的發生。現金流、公司負債的百分比是我一貫最注重的環節,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標。任何發展中的業務,一定要讓業績達致正數的現金流。
企業家要學會自我管理:
我常問自己,是想當團隊的老板還是領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簡單得多,你的權力主要來自你地位之便,這可來自上天的緣分或憑你的努力和專業的知識。做領袖較為復雜,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號召力。要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度與能力一樣重要。
領袖領導眾人,促動別人自覺甘心賣力;老板只懂支配眾人,讓別人感到渺小。想當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務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責任。在流動與變化萬千的世界中,發現自己是誰,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樣,是建立尊嚴的基礎。我認為自我管理是一種靜態管理,是培養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識和經驗轉變為能力的催化劑。
人生在不同的階段中,要經常反思自問,我有什么心愿?我有沒有面對恐懼的勇氣?我有信息有機會,有沒有使用智慧的心思?你的答案可能因時、因事、因處境,審時度勢而有所不同,但思索是上天恩賜人類捍衛命運的盾牌,很多人總是把不當的自我管理與交厄運混為一談,這是很消極無奈和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負責任的人生態度。
二十二歲我成立公司以后,進取奮斗的品德和性格對我而言層次有所不同,我知道光憑能忍、任勞任怨的毅力已是低循環過時的觀念,成功也許沒有既定的方程式,失敗的因子卻顯而易見,建立降低失敗的架構,是步向成功的快捷方式。
商業架構的靈活制度要建基于實事求是、能有自我修正挽回的機制。不單純是會計系統,而是在張力中釋放動力,在信任、時間、能力等等范疇建立不呆板、能隨機應變的制度。我說過企業應在穩健中尋找跳躍的進步,大標題下的小點要包括但不局限于:開源對節流、監督管治對創意和授權、直覺對科學觀、知止對無限發展等等。
每一個機構有不同的挑戰,很難有絕對放諸四海皆準、皆適用的預制組件,老實說我對很多人云亦云的表面專家的分析是“尊敬有加”,心里有數,說得俗一點,有時大家方向都正確,耍的卻是花拳繡腿、姿勢又不對。管理者對自己負責的事和身處的組織有深層的體驗和理解最為重要。了解細節,經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機的發生。
合作共贏,以誠待人:
做生意要以誠待人,不投機取巧。要首先想對方的利益,讓合作伙伴分享到足夠的利潤,這樣他們才會給你更多的回報。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拿六分就可以了。
至于他為什么要跟你合作,得靠你說服他,讓他覺得跟自己合作會有錢賺。對顧客許諾的事,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千方百計履行承諾,贏得顧主的信賴,比什么都重要。”
用人最重要看幾方面:第一工作能力,第二對公司的投入程度,第三可靠程度。如果這三個條件都是正面,隨著時間、機會一到,便即晉升他。
親人并不一定就是親信。他說假如你用很親的表弟,但如果只是他親而能力有限就重用他,用人唯親的話事業就會出問題。一個跟你共同工作過一段時間的人,你覺得他的人生方向,對你的感情都是正面的,你交給他的每一項重要的工作,他都會做,這個人才可以做你的親信。
同時,要對人真誠。如果沒有那么多人替我辦事,我就是有三頭六臂,也沒有辦法應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功的關鍵是要有人能夠幫助你,樂意跟你工作。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