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2日,由中新經緯策劃直播的《財經V言》活動走入了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法學院教授黃震的課堂。
5月22日,由中新經緯策劃直播的《財經V言》活動走入了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法學院教授黃震的課堂,這也是中新經緯首次走進雙一流知名高校校門,根據時下最熱門的財經話題與名校教授、中新經緯研究院專家進行剖析。
《財經V言》現場 中新經緯 張芷菡攝
本期的《財經V言》將目光聚焦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在互聯網高效、便利等特性與大眾對金融服務需求的結合后,手機理財APP、互聯網保險、P2P等形式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應運而生且快速普及。黃震表示,在互聯網金融滿足用戶需求變化,提供便捷金融服務之外,做好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管理是當務之急。
互聯網金融風險構成復雜
傳統金融的風險主要限于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而互聯網金融的跨系統、跨平臺的屬性,使它的風險構成比傳統金融更加復雜。黃震詳細談到,除金融業自身風險外,互聯網還含有計算機技術、網絡數據、設備硬件等多種方面的風險,而跨系統與跨平臺的特性將使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以新業態形式產生,并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因此,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不是金融風險‘加’互聯網風險,而是金融風險‘乘’互聯網風險。”
傳統金融在互聯網技術下衍生出更多的新的業態,如傳統民間借貸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形成P2P平臺,數字貨幣、ICO 等新形式也不斷增多。近年來,利用“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幌子,各類新型的非法集資方式層出不窮。不法分子利用代幣發行融資、虛擬貨幣等隱蔽性強的形式,躲避監管,實現非法集資。部分“互聯網金融創新”企業采用“無風險、高收益”等高調宣傳的手段迅速斂財后“跑路”,使投資者蒙受損失。
為了防范互聯網金融騙局,保護金融消費者,監管部門已推出多項整治措施,如七部委聯合發文全面叫停ICO、央行支付結算司將第三方支付平臺納入“網聯平臺”統一監管等。近日,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下一步仍要繼續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化解,積極穩妥推進專項整治工作。
黃震建議,做好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管理,一是要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二是建立長期的機制建設,而不是只采用短期應急措施;三是應關注跨境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加強與國際組織溝通與協同,共同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工作。
利用創新技術防范風險
除在監管制度上對互聯網金融風險進行引導規范以外,防范風險也可以利用創新技術手段。黃震表示,部分互聯網金融風險源于其所含有的創新技術,如大數據可能竊取用戶信息用于“用戶行為分析、預測”等,但通過創新技術也能達到防范風險的目的,且比之傳統金融有很強優勢。
“如賬戶安全保護方面,傳統金融業是通過賬戶卡號及密碼的匹配進行賬戶信息確認的,一旦賬號及密碼信息被盜取,賬戶安全便難以保障。但通過指紋、聲音、虹膜等生物體征識別的方式,可以大大減少信息盜取的可能。對企業而言,如BATJ等互聯網公司在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征信及風險防范已很有經驗。”他預計,更完善的創新技術手段將實現更有效的風險防范,智能風控等創新技術手段在未來將實現廣泛應用。
4月29日,*ST仁東發布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1.59億元。同日,公司發布2025年一...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