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飛馬國際終止重組,復牌直接跌停,此后6日連續跌停,股價幾乎腰斬,成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注意力。
導讀:近日,飛馬國際終止重組,復牌直接跌停,此后6日連續跌停,股價幾乎腰斬,成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注意力。
作為物流行業的“老司機”,飛馬國際在2016年開始跨界環保新能源,并且一發不可收。并購重組有得有失,提振公司業績的同時,巨額負債隨之而來。
布局新能源受挫后,飛馬國際又將注意力重新放到物流業務上。原有主業能否幫助飛馬國際順利渡過難關,還需時間給出答案。
一、資本市場“老司機”
飛馬國際成立于1998年,主營業務為供應鏈管理服務,包括綜合供應鏈服務、煤炭供應鏈服務、塑化供應鏈服務和有色金屬供應鏈服務。
2008年1月,飛馬國際掛牌深交所中小板,正式登陸資本市場。相比同為物流服務公司的順豐及“三通一達”,飛馬國際算是資本市場的“老司機”了。
鑒于物流業越來越多玩家入場,競爭日益激烈,錢越來越難賺,飛馬國際開始另謀出路。
2016年12月,飛馬國際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控股股東飛馬投資持有的深圳駿馬環保有限公司100%股權、國豐新能源有限公司55%股權及中清環保有限公司55%股權,共計花費10.5億元。
以此為切入點,飛馬國際正式進軍環保新能源領域,公司開始實施“供應鏈管理+環保新能源”雙主業發展戰略,并且一發不可收。
2017年9月,飛馬國際下屬公司大同富喬與河南新安縣政府簽署框架協議,擬投資15.5億元打造新安-富喬循環經濟示范產業園項目。項目涵蓋生活垃圾焚燒熱電、秸稈直燃熱電、污泥干化綜合利用等內容。
跨界并購確實為飛馬國際增色不少。2016年年報顯示,飛馬國際業績實現突破性增長,在報告期內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15.32億元,同比大漲574.79%。
二、重組失利股價暴跌
嘗到甜頭后,飛馬國際繼續加碼環保新能源業務。2017年8月,飛馬國際擬以不超過5億元收購惠州TCL環保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CL環?!保?00%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TCL環保下屬子公司擁有國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并列入國家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公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這恐怕是飛馬國際選擇TCL環保的最重要因素。
經過近一年的籌劃,本以為好事將近,沒想到卻慘淡收場。2018年7月31日,飛馬國際公告稱,由于收購條件尚不成熟,經協商一致,公司決定終止收購TCL環保100%股權事宜。
8月13日晚,飛馬國際再發重組公告,公司擬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標的公司股權,同時擬進行配套融資。因工作量較大,目前尚不具備召開董事會審議此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的條件。
與此同時,飛馬國際宣布公司股票將于8月13日開市起復牌。上一場并購剛剛終止,下一場并購馬上接力,飛馬國際護盤心切可見一斑。
無奈天不遂人愿,8月13日開盤,飛馬國際直接一字跌停。此后數日,飛馬國際繼續暴跌模式,連續6個跌停后,飛馬國際以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為由,申請臨時停牌,暫時制止了股價的下跌趨勢。相較停牌日的收盤價12.30元,飛馬國際最新股價為6.53元,幾乎腰斬。
三、重組后遺癥凸顯
飛馬國際重大資產重組預案顯示,新一輪購買標的初步確定為四川佰能生物發電有限公司和靈石縣鑫和垃圾焚燒發電有限公司。本次交易對手方為自然人劉文武、朱容,目標公司資產整體估值暫定為人民幣3億元。
飛馬國際執著于并購重組的根本原因,與公司業績息息相關。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飛馬國際環保新能源業務板塊的毛利率達到40.37%,隨著公司在環保領域并購的進一步擴大,環保板塊將有望提升企業整體利潤率,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
但是,隨著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財政補貼退坡,依靠新能源業務增色業績的做法受到考驗。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飛馬國際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3.06億元,同比下降80.03%,業績下滑幅度相當大。
2018年7月31日,飛馬國際發布2018年半年報,公司營收、凈利雙雙下滑。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6.81%,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9.82%。
更糟糕的是,飛馬國際的債務壓力日益凸顯。2018年半年報顯示,飛馬國際總資產為222.98億元,總負債為178.60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合計154.54億元,短期借款26.6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5.40億元。
聯系近年來資本市場的債務違約潮,飛馬國際的未來并不樂觀。2017年以來,上市公司債務違約事件不斷曝光,從東北地區的輝山乳業、丹東港,到江浙地區的金盾股份、盾安集團,債務違約潮呈現由北向南蔓延趨勢。
四、絞盡腦汁忙融資
幾輪并購重組過后,飛馬國際的資金鏈已經相當緊張。為配合公司最新一輪并購重組順利推進,飛馬國際拋出“發行股份+配套融資”的雙輪驅動計劃。
實際上,為籌措更多資金,飛馬國際使勁渾身解數。資本市場的各種融資手段,飛馬國際幾乎用了個遍。
2014年11月,飛馬國際發布定增預案,擬向實控人黃壯勉、深圳前海駿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駿馬投資”)以15元/股定增不超1億股,募資不超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公司董事長黃壯勉幾乎全部包攬,認購了9300萬股,駿馬投資認購700萬股。
2016年8月,飛馬國際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16飛馬債”,發行總額為人民幣5億元,每張面值為人民幣100元,債券期限為3年期。算起來,“16飛馬債”將于2019年8月到期。飛馬國際能否順利還債,還需時間給出答案。
飛馬國際還在變賣資產,2016年12月,飛馬國際與陜西同邦晟業工貿有限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及補充協議,將其持有的河北合冠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權以1973萬元價格出售。
當然,飛馬國際也沒忘記資本市場最常見的股權質押手段。飛馬國際公告顯示,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有四名股東股權被質押,合計質押10.33億股,詳情如下:
飛馬投資持股數量為8.01億股,質押6.81億股,質押股占其持股比重約為85.02%;
黃壯勉持股數量為3.11億股,所持股份全部質押;
駿馬投資持股數量為2339.21萬股,質押2339.06萬股,質押股占其持股比重約為99.99%;
趙自軍持股數量為2193.14萬股,質押1751.14萬股,質押股占其持股比重約為79.85%。
除依靠自身努力,飛馬國際還找來合作伙伴助力。2018年3月26日,飛馬國際開市即停牌,午間發布公告稱,銳金國際擬現金增資入股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東莞飛馬,預計交易金額不少于18億元。
結語
一番折騰后,飛馬國際繼續跑馬圈地。近日,飛馬國際斥資9.33億元競買取得位于深圳市南山區后海中心區土地使用權。該宗地的土地用途屬于商業用地,準入行業類別為現代物流業。
該地塊直接受益于大灣區經濟,有學者測算,大灣區經濟總量已逾1.4萬億美元,對外貿易總額逾1.8萬億美元。同時,大灣區的輻射半徑可延伸至中國中西部多個省份,以及東南亞國家,供應鏈領域將持續受益。
有聲音認為,飛馬國際拿下該宗地或是為了總部搬遷,借助大灣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提高大宗供應鏈主營業務的運作能力。由此可見,在布局新能源業務受挫后,飛馬國際又將注意力重新放到物流業務上。
需要特別指出一點,大宗供應鏈是一個對資金需求較高的行業。飛馬國際拿下宗地使用權已經花掉9.33億,接下來還要建設物流園及其配套設施,所需資金必然不是小數目,這對飛馬國際將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目前,已經上市的順豐及“三通一達”,都在經歷股價下跌的陣痛。而近年來隨著人力成本、運輸成本上漲,以及安檢漏洞、客戶信息泄露等負面影響,整個物流行業景氣度都在下降。
在此背景下,飛馬國際還想靠物流主業一飛沖天,恐怕并不像表面看來那么簡單。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在資本市場中,業績承諾本應是上市公司向投資者傳遞信心、激勵管理層奮進的有力工具,然而飛馬國際(002...
在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張家港廣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廣大特材 ")憑借其卓越的技...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