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眼里“最傳統”的煤礦業,正在進行“最新潮”的數字變革。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我們眼里“最傳統”的煤礦業,正在進行“最新潮”的數字變革。
今日,華為攜手合作伙伴正式發布“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通過聚焦礦業頭部客戶為代表的核心業務需求,激發礦業核心業務系統變革,為整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提速。
事實上,近些年來傳統礦業自我升級的呼聲不斷,很多企業也自主、積極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新基建”浪潮襲來的大背景下,礦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正在加速,而給予產業加速度的力量中,服務于產業升級的科技巨頭無疑是重要角色。
而從這次“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的發布,以及華為過往攜手合作伙伴助力礦業企業變革的成功案例,我們或能窺見科技巨頭帶給傳統礦業的轉型升級密碼。
內外合力,礦業轉型升級迎來加速期
傳統產業的變革,一定是內外部共同作用的結果,任何一方只是“一頭熱”,事情肯定辦不成。
幸運的是,至少在礦業,無論是企業本身還是外部力量,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以陜煤為例,幾十年的老企業近年來一直整合優勢資源,在結構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等方面發力,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等不斷重塑企業、改變形象、保持領先。
例如,陜煤旗下的榆北小保當公司,已經被發改委列為“國家級智慧型礦井建設項目”,其智慧化建設已經初步覆蓋礦井安全、生產、經營三大領域。典型的,在生產領域,無人操作已經基本成型,調度員在智能化綜采分控中心操作界面點擊一鍵啟動按鈕,綜采工作面的大型機電設備就會遠程全線啟動,在更少人員參與的情況下完成自主割煤。
另外一邊,對面向產業的科技企業而言,礦業是一個既有著龐大體量、又有著深度變革需求的產業領域。改變礦業,可能是為數不多兼具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行動,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以華為為代表,科技企業不斷夯實自己數字化、智能化能力,積極協助礦業加速變革和升級。
筆者認為,相對于礦業的自主探索,科技企業能提供更系統、更超前、更具有多樣化場景覆蓋能力的技術與應用,對于想要實現長期的、系統的業務轉型,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企業而言,選擇科技巨頭是一種必然。
仍然以小保當為例,為了實現煤礦業普遍無法做到的“全數據融合”,小保當2019年7月開始與華為合作,完成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等技術在礦山的全面部署,實現了公司業務系統內人、車、物、資產、設施全聯接、數據全融合。
這些,使得小保當原本就在進行的礦井智能化進一步升級,安全生產效率也大為提升。
而對于此次“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的發布,陜煤集團黨委委員、陜西煤業股份公司總經理王世斌特別談到:“陜煤資源稟賦優異,科技基礎好,發展空間大,對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也很迫切;華為有技術,且在5G、人工智能等方面具備獨特的優勢。雙方已經在數字化、智慧化建設中找到了合作契合點。”由此不難看出,華為與礦業頭部客戶們的全面合作具備了內外部的良好基礎,都有動機、有能力,轉型升級也自然變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用一個公式來表達:礦業自我革新+科技企業深入布局=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加速。
“懂行”才能跨過協作的第一道門檻
具體到操作層面,科技巨頭要贏得傳統產業的信任,最重要的一定是要“懂行”。
這是因為,發展、運營了幾十年,傳統產業往往有自己十分復雜的業務邏輯,必須十分熟悉產業的需求,并配套有對應的技術或能力,才能服務好他們。
而華為中國政企業務之所以得到包括礦業在內的眾多行業頭部客戶的認可,正因為其“懂行·專注于行業數字化轉型”,從而能夠攜手合作伙伴,打造出“智能礦山”這類真正滿足客戶需求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1、洞悉產業的痛點和需求,邁過協作的第一道門檻
服務產業,最先要懂的是產業有哪些痛點、究竟需求什么樣的技術和應用,這是門檻,但要深度熟悉卻并不容易,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中國煤礦業,過去的突出痛點,無非包括這幾樣:安全生產事故頻發;“重設備、輕信息化”,投入大但管理效率不見顯著提升;礦山作為一個整體,大量設備、物資、人員、場景沒有全盤視野的管理。而這些,又大多與技術人員不足有關,最終也影響了煤礦的效益。
這些痛點,在不斷提升和磨合后,已經被“懂行”的華為“高效”解決。
例如,在安監領域,基于華為FusionROBO一體機的分支一體化 解決方案可以實現對所有礦區遠程監控、遠程運維、業務遠程批量模板化部署,實現無人值守運維,為煤礦工人安全在崗提供了堅實保障;
小保當與華為合作,依托華為云ROMA集成平臺,能夠實現各類基礎平臺和各個應用數據的統一集成,實現了人、設備、信息、業務多個層面的全面整合;
山西焦煤集團霍州煤電龐龐塔礦與華為合作,完成了井下5G網絡的全覆蓋,并正在推進與華為在智能礦山領域的更深層次的合作與創新試點,5G井下全覆蓋為后續全面的智能化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河南鑫磊與華為合作,把人工配煤升級為EI智能配煤解決方案,結合生產實際工況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大大提升市場競爭力;
此外,神東煤炭集團也攜手華為實現了數字礦山信息化和云數據中心改造,提升了系統資源利用率、降低運維成本、增強數據和信息安全,有力支撐了神華神東集團的數字礦山戰略。
而此次華為攜手合作伙伴發布的“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一次針對性解決方案的“集大成”,涵蓋了從安全、數字化、綜合管理運營、企業經營效益等多方面的優化升級,也從側面體現出華為對礦業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也就是“懂行”。
2、熟稔技術及場景應用,保證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的最終落地
了解痛點和需求之后,你還得有能夠解決這些痛點需求的技術積淀,否則只是空中樓閣。華為上述針對性解決痛點問題的解決方案中,就存在大量深厚的技術要素。
從宏觀上說,華為提供的技術,構建一套完備的、由技術能力有機構成的解決方案體系。此次發布的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其中來自華為的技術要素主要包括“一張網、一朵云、一平臺”,如圖中所示:
往下,是礦山紛繁復雜的設備、傳感器和人員裝備;往上,是合作伙伴提供的各種應用(“N應用”,提煉出5中心);中間,是華為充分了解需求基礎上布設的“一張網、一朵云、一平臺”。
從具體技術內容來看,華為在每個層面、每個技術要素上都有深厚的積淀。
例如,承載設備通信、數據傳輸的eLTE技術方案,華為曾在山西同忻煤礦進行過深度應用,真正實現了地上地下的“語音、視頻、數據”三網合一,實現煤礦通訊技術的徹底更新換代。
事實上,在礦區通訊方面,華為已經完成了多種無線技術按照不同的生產業務場景進行融合的進程,可以充分利用eLTE和5G、WiFi6等的大帶寬、低時延、高并發的優勢,滿足更復雜的網絡需求。
而本次發布會上,華為還推出了最新的F5G工業光網解決方案與新產品。針對煤礦行業的需求,基于業界領先的光傳送和光接入技術,打造了深度適配煤炭行業的工業光網解決方案——基于光纖介質,包含OTN(光傳輸)、OLT(光接入)和ONU(工業光終端)單元,化繁為簡,一網承載煤礦的安全管理系統、生產監控系統、生產控制和變電系統。該方案獨特的無源易防爆、井下零熔纖預連接、TypeC雙纖保護等技術,將實現煤礦的網絡價值革命,大幅提升煤礦生產作業安全水平。未來在井下,5G與F5G的協同聯動,將加速礦山實現萬物互聯。
又例如,在云計算層,華為的鯤鵬云底座,可以輕松、動態的調度各類資源,實現資源集約化建設,云上云下聯動,同時安全可信,并能與X86云計算平臺形成很好的互補。
這樣的優勢技術應用還有很多,而一個能夠真正解決核心業務問題的解決方案,一定是由這些具象的、落地的技術應用所構成。
3、共筑“懂行”生態,讓傳統行業的進步有更整合的力量
在洞察痛點和需求、具備足夠的技術積淀之外,生態的力量就顯得格外重要,畢竟,就算是華為這樣的科技巨頭,也不可能把礦業復雜多樣的需求全部解決,必須依靠伙伴的力量。
正如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所言,最主要的挑戰并不是技術的本身,更多的是在技術的準備度和我們這種行業需求的適配,如何能夠更好的去挖掘出我們這個特定的場景化的需求,所以華為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更多的是和我們的合作伙伴一起,與煤炭客戶討論和探討具體的應用場景。由此不難看出,只有能夠更好地把合作伙伴融入到整個體系中,才能更好、更全面地服務產業需求,這方面,堅持打造生態“黑土地”、打造共贏生態的華為已經十分“拿手”。
而此次聯合解決方案的打造,合作伙伴就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華為聯合龍軟科技提供基于鯤鵬云的分布式協同GIS服務,可為需要相關數據或服務的軟件提供統一的接口服務;華為聯合和利時基于數字平臺提供了綜合集控系統,華為聯合上海山源提供了一張網相關設備的防爆認證、井下精準定位、智能礦燈等,華為聯合華洋科技基于AI及機器視覺技術,實現了井下主運皮帶的智能控制與無人值守,華為聯合睿呈時代提供礦山IOC等可視化應用,并聯合精英數智等伙伴實現了井下標準化作業的智能化等等。其中華為攜手精英數智等伙伴共同打造的創新解決方案,很好地解決了當下煤礦領域水害、瓦斯防治、皮帶運輸效率低等問題,例如瓦斯預防方面,通過該方案打造的“煤礦大腦”能夠借助AI實時統計瓦斯抽采鉆孔深度,對瓦斯的實時濃度進行監測,一旦超出安全標準,系統就會進行警示,從而避免井下瓦斯事故的發生。
可見,幫助煤炭行業保障安全生產,實現整個產業的智能化升級,這種解決方案離不開華為對行業的理解和技術支持,離不開伙伴的融入,更離不開整個生態的協同。
創新方案打造標桿案例,礦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的示范效應將全面爆發
毫無疑問,在過去種種技術、方案、合作的基礎上,此次華為攜手合作伙伴發布的“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必將成就一個科技巨頭與礦業巨頭攜手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全新標桿案例,“懂行”生態的優勢也將集中體現出來。
但這肯定不是結束,其所引發的礦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的示范效應將全面爆發。
一方面,是縱向上的合作深化。
中國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最高獎“孫冶方獎”獲得者許小年教授在現場交流時說,如今,工業互聯網發展所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已經成為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這里既包括企業內部工藝改進、體系化協同、業務流程與組織再造等,也包括企業外部與其產業鏈上下游的互聯互通。
所以,“懂行”的華為攜手伙伴首先將重點聚焦于井下安全生產環節,這正是煤礦業的核心環節,是首先需要攻破的“主體”。隨后,“懂行”生態的協作還將進一步深入——拓展到勘探、洗選、運銷、煤化工等多個領域。可以預見,未來各個產業鏈條環節中的數字化、智能化幾乎是一種必然。
另一方面,是橫向礦業擴張,滲透煤礦之外的更多礦種產業。
煤礦某種程度上是整個礦業最難啃的骨頭,華為在助力山西、陜西等產煤重鎮加速轉型之后,下一步在金礦、銅礦等領域的布局進步必然會加快。
在這之前,華為已經與江西城門山銅礦合作,采用華為無線專網解決方案完成了采礦區、排土區、選礦區的整體覆蓋,給江西周邊礦山的轉型升級起到了非常好示范效應。
此外,華為還與國內最大的單體黃金在產礦山三山島金礦在礦山信息化、數字化與自動化建設方面進行合作,端邊云協同解決方案協助三山島金礦落地其“一云一湖(數據湖)一平臺”的大數據訴求。
總而言之,沒有永恒不變的“傳統企業”,只有使用傳統工具、采用傳統管理運營方式的企業。以煤礦為代表的礦業成為其中的典型,但在“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出現后,整個礦業的數字化轉型必將駛入快車道!更進一步看,在“懂行”的華為中國政企業務推動下,傳統產業變革進程正在從多個角度加速,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轟轟烈烈展開,數字經濟已經磅礴而來!
*此內容為【科技向令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2025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作為全球消費電子與智能科技領域...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