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橋水基金在本月已經裁員幾十人,涉及研究部、客戶服務部、人力資源部等。被裁員工中甚至包含在橋水工作15年以上的“老兵”,也包含達里奧構想的“核心管理團隊”中的成員。雖然裁員人數不多,但對于這家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來說,依然是十分罕見的“大型裁員”。
“一場大洗牌即將開始,80%的機構或將死去。”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劉曉月
狂風之中,大樹一樣被連根拔起。
一
華爾街風向標倒了
前兩天,世界第一大對沖基金橋水被曝大裁員。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橋水基金在本月已經裁員幾十人,涉及研究部、客戶服務部、人力資源部等。被裁員工中甚至包含在橋水工作15年以上的“老兵”,也包含達里奧構想的“核心管理團隊”中的成員。雖然裁員人數不多,但對于這家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來說,依然是十分罕見的“大型裁員”。
橋水官方聲明說的很漂亮:“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為世界帶來一些轉變,由于更多員工在家工作,我們不需要和以前同樣數量的后勤人手;創新技術改變了公司對人才的需求,也改變了公司服務客戶的方式,我們也想變得更加有效率。”
就在被裁的前一刻,達里奧還口口聲聲地說這是他們的“家人”。
就在本月,橋水內部一款名為“原則”(Principles)的應用(以達里奧的一本暢銷書回憶錄命名)展示了一段“家庭聚會”的視頻,參加對象是在橋水公司工作至少10年的員工。
“這里的每一個人,你知道,都是我的家人,”達利奧在視頻中說。“我看著他們長大,比如從大學畢業,看著他們結婚生子。你知道,和我的孩子們相比,我對同事的態度并沒有什么不同。”
而知情人士說,視頻中出現的一些員工就是本月被解雇的員工。
大裁員的背后,是橋水基金史無前例的暴虧業績。
今年3月,市場傳出一條爆炸性的新聞——橋水基金爆倉,還被沙特阿美巨額贖回!
面對全世界的質疑,橋水火速發表了公告予以反駁!公告稱,受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橋水旗下各大基金面臨的風險可能超出預期,但橋水會采取有效措施,將損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
但無論如何,虧損卻是不爭的事實。數據顯示,橋水旗下的旗艦基“絕對阿爾法”(Pure Alpha)上半年虧損了13.6%,抹去了過去五年來的收益。在今年三月,該基金更是創下了歷史上的最大虧損。
橋水這一業績水平遠遠低于市場平均。據HFR數據,今年上半年,美國對沖基金平均虧損了3.49%。
除此之外,截至6月底,橋水的管理資產從年初的1680億美金下降到了1400億美金,規模縮水約合人民幣2000億。
要知道,橋水基金達里奧一度被視為市場風向標、華爾街傳奇,他帶領橋水安全度過多次股災的故事在市場廣為流傳。
1987年10月時,美國經歷了史稱“黑色星期一”的股災,而達里奧的橋水基金逆勢掙得了高達22%的收益,被當時的媒體稱作是“十月英雄”。2008年,股神巴菲特都遭受了高達9.6%的損失,而橋水卻事先預見了這場危機,獲得高達14%的正收益。2010年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對沖基金行業整體表現慘淡,但橋水的純粹阿爾法基金在2010年居然獲得了高達45%的收益。
或許也正是因為過去的經歷太過輝煌,導致了橋水的懈怠。就在今年一月時,橋水創始人達里奧在還信心滿滿,他在達沃斯論壇中放出狂言“Cash is trash!”(現金就是垃圾!)達里奧號召投資人“膽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快一些”,沖向全球市場,千萬不能持有現金。
這再一次證明了——這世上,永遠沒有不敗的神話!
二
一個又一個大佬接連翻車
亞洲,軟銀孫正義連同他的愿景基金也是風雨飄搖。
首先是大裁員,5月外媒報道,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正在考慮在其愿景基金(Vision Fund)投資部門裁員約10%。愿景基金目前約有500名員工,裁員將涉及所有級別的員工。
愿景基金的巨虧也是刷新紀錄,作為1年前軟銀的主要利潤貢獻者,如今卻變成了最大拖累。5月18日,軟銀集團發布財報顯示,截至3月底的2019財年營業虧損高達1.4萬億日元(約合929億元),創下軟銀史上最大虧損紀錄。
而軟銀業績暴雷的主要原因是是愿景基金。軟銀在業績預測中表示,愿景基金在2019財年大約實現了1.8萬億日元的虧損(約1162億人民幣)。軟銀所投企業的公允價值下降是愿景基金虧損的主要原因,WeWork及Uber等孫正義尤其看好、被視為人類未來的企業,卻一個接一個的翻車了。
孫正義,已經在瘋狂出貨阿里股票,斷臂求生,售賣了他最后的輝煌。7月18日,軟銀集團再次賣出了旗下所持價值超過22億美元的阿里股票,加上2個月前,軟銀出售的115億美元阿里股權,今年,孫正義已累計從阿里巴巴股票中,套現137億美元!
其他“封神”的大佬也紛紛跌落神壇。
巴菲特,巨虧3508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周年大會前夕,該公司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財報。據財報顯示,一季度歸屬于伯克希爾股東凈虧損為497億美元(約3508億元),創下歷史紀錄;投資組合也遭遇“賬面巨虧”超545億美元。連股神也“割肉”調倉了。
黑石集團,其專注于能源和不良債務的投資基金遭受了嚴重的市值損失,新冠病毒大流行和全球石油價格暴跌使其1400億美元信貸業務此前計提的業績費用中的92%化為烏有,私募股權基金的組合收益下滑21.6%。
正所謂高處不勝寒。站得越高、跌的越慘。
三
投資額暴跌80%,80%VC或將倒下
這背后,是、金融圈、創投圈的寒冬。這些站在金字塔頂尖、年薪百萬的“金領階層”,也深刻地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首先是找不到好項目,今年以來各行各業迎來寒潮,創業公司連環倒閉,據統計,今年1至5月,影視企業注銷了10865家,教育培訓企業吊銷注銷了23523家,旅游行業吊銷注銷了25402家.......
大家自保都來不及,更遑論創立新公司、拓展新項目?其實,現在很多創業公司都在自降身價,有的甚至打了五折,但是仍然融不到錢。
其次是投資不順利,在疫情造成出行限制的情況下,投資決策只能靠電話和視頻,但是真正對項目的考察,還是需要面對面的交流、實地的探訪,所以,現在為數不多投出去的項目基本都是年前就定下來的。
第三是募集不來錢,創投機構也鬧起了“錢荒”。大多數LP在疫情充滿不確定性和經濟形勢很不明朗的情況下,投資策略非常保守,在已經經歷2019年的寒潮之后,許多機構面臨“斷糧”的困境。
很多創投機構,進入了“全員募資”的戰時模式,除了前臺外,人人身上都背著任務。有些機構,為了節約成本,辭退了公司所有的投資經理,只剩下合伙人在募資,“只要有錢了,再招人找項目都不是事。”
第四,是退出渠道的封閉。2020年的IPO進程正在放緩,Wind數據顯示,超過133家公司赴港上市申請正在處理中,還有159家公司上市申請沒有進展,而受到疫情影響,不少公司選擇推遲上市計劃。唯一的利好是科創板,但你總不能把上科創板當成最終目標吧?就像你不能把上了新三板就認為能套現退出了一樣。
數據也生動地證明了創投業之冷:
一方面是投資數量及金額銳減,下降幅度甚至達到80%。根據wind數據顯示,2020年2月完成投資金額僅81.2億元,投資案例數僅79家,創投行業幾乎暫停了對外投資項目。而2019年2月完成的投資金額高達426.5億元,投資案例數超380例之多,下降幅度超80%。
另一方面是機構的縮減,有人甚至戲稱“2020再無新VC/PE”。投中數據顯示,疫情影響下,一季度新成立的基金471支,同比下降26%,環比驟降56%。另外,據中基協統計數據,異常機構數量達4552家,失聯機構332家,5月VC/PE各類管理人注銷數量創歷史之最。
這就陷入了一個惡行循環:已投資企業遭遇困境、找不到新的好項目,創投基金表現縮水,出資方的投資興趣因此降溫.......整個行業的募資難、投資難、退出難將進一步加劇。
但說到底,疫情只是一劑催化劑,放大了創投行業長期存在的內生問題,是對市場的一次倒逼出清。正如高特佳執行合伙人表示:從2009年的全民PE到今天正好十年,這十年是瘋狂的十年。投資公司就像伐木工一樣,只要企業財務指標符合證監會的標準就濫砍濫伐。最后連村里的鄉鎮企業也不放過。上市的早早升天,沒上市的就變成一地雞毛。
毫無疑問,一場大洗牌即將開始,80%的機構或將死去。這再次啟示我們,無論是哪個行業,公司經營都是一場馬拉松,真正比拼的并非誰一時跑得快,而是誰能活得久。
成本是無人物流規模化落地的關鍵,既未科技推出“靈龍架構”,實現【端到端 + 無圖】方案,量產上車“靈...
近日,國內餐飲行業再傳喜訊,山東千創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創餐飲”)宣布成功完成8000萬元...
中國冷鏈產業數字化獨角獸前海粵十今日正式官宣完成B輪融資,由中國供銷總社、廣東省農墾集團、恒健控股旗...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經濟取得良好開局:3月份,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加快,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韓國游戲巨頭娛美德(Wemade)近期在中國市場部署加速,不僅推出專項投資基金、宣布在海南成立研發中...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