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隨著注冊制推進節奏加快,市場的劣質公司不斷出清。
今年,隨著注冊制推進節奏加快,市場的劣質公司不斷出清。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實現摘帽的15家公司股價表現都很不錯,截至8月21日,15家公司年初至今股價全線“飄紅”,漲幅少則4.65%,多則高達94.34%,其中混改概念股表現強勁值得關注。
15家摘帽股全線飄紅 混改、借殼概念股漲幅較大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8月21日)
截至8月21日,今年年內摘帽的15家上市公司中,年內均出現了比較大的漲幅,其中借殼*ST慧球的天下秀和借殼*ST新梅的愛旭股份兩家公司漲幅最大,分別是94.34%和76.89%。值得注意的是,漲幅第3—8名的公司均為央企或地方國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平臺,其中華電能源、津濱發展和成飛集成三家公司都是近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上漲,三家公司自7月份以來漲幅分別達到52.41%、46.82%和47.11%。摘帽公司的業績修復和國企改革的預期讓這些摘帽公司受到了市場的青睞,公司價值開始逐步修復。漲幅較大的幾家國企上市公司中,華電能源和金山股份的控股股東均為央企華電集團;成飛集成的控股股東為中航工業集團;津濱發展、大東南和濟南高新的控股股東均為地方國資委。幾家公司所在的領域也各不相同,分別屬于電力能源、軍工、地產和公共事業領域。值得關注的是,這幾大領域也是近期國企改革的熱門方向。
近期《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發布,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實施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國企改革推進順利,逐漸進入深水區。
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作用絕不亞于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可堪稱“二次股改”。此次國企改革以混合所有制為重心,為民資進入壟斷行業提供了機會,努力激發國企活力。新一輪的國企改革中,有三方面的機會值得市場關注:一是打破行業壟斷,民間資本有望在石油石化、電力等能源領域迎來更多投資機會,文化傳媒、金融、醫療、教育等行業等也會放松管制。二是在鐵路等交通設施和公共事業領域,為民資提供又一投資通道。三是消除國企上市公司一家獨大現象。
下半年混改機會多多 藍科高新值得關注
十九大以來,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了本輪國企改革重要的關鍵詞,在促進政企分開、打造核心市場競爭能力、轉換經營機制釋放企業活力方面的成效逐步顯現。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改革部署,隨著本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即將落地,國企混改經過1+N政策布局,十三五期間蓄勢,將在十四五期間迎來更深層次的突破。
今年成功摘帽的公司中,目前藍科高新和菲達環保年內漲幅均不到30%,仍存在較大的向上空間。其中藍科高新尤其值得關注。
藍科高新是央企國機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之一,控股股東為中國能源工程集團。作為我國石油石化專用設備行業技術歸口單位,藍科高新長期承擔我國石油石化專用設備行業的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任務。
石油作為工業發展的血液,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兩年,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國外勢力開始在越來越多的重要環節為我國發展設置阻礙,各個行業核心環節的國產化應用迫在眉睫。
藍科高新作為國內重要的專業石油設備單位,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企業的設備供應商,承擔著能源產業鏈設備的自主化的重要作用。此外,藍科高新的控股股東中國能源工程集團在能源領域擁有很多優質資產,特別是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值得期待。市場對這些優質資產的注入充滿了期待。
市場分析認為,目前滬深交易所對業績虧損的上市公司監管要求較高,能夠摘帽的公司大部分都通過資產重組、業務整合等方式,提高了持續盈利能力。對于國企而言,可以利用上市公司平臺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進度,市場對這些上市公司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從2020年半年報來看,很多公司都實現了扭虧為盈,說明這些公司已經出現了實質上的業績改善。業績改善疊加混改預期,為摘帽的國企上市公司價值修復提供了支撐。類似藍科高新這種前期漲幅較小的公司,可能還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間。
作為國內客戶聯絡領域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企業,天潤融通此舉將大力推動企業客戶在營銷、銷售、服務、內部效...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