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貸行業已經進入尾聲。
網貸行業已經進入尾聲。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湖南、河南、四川、山東、重慶、云南、河北、甘肅、山西、內蒙古、吉林、陜西、黑龍江、湖北、江西、江蘇、安徽等17省份宣布,全部取締轄區內P2P網貸業務或其網貸機構已實現全部出清。近日,北京市海淀區金融辦官微發布消息,區金融辦黨組書記、主任劉建民在近日召開的區領導班子專題會上就下半年各項工作指明方向。會議提到,積極開展金融風險防控工作,做好網絡借貸專項整治和轉型退出工作,緊盯目標,倒排工期,搶抓進度,前瞻布局,力爭本年度網貸風險基本出清。
在網貸清退過程中,盡管有些企業發生經營異常、暴雷等,導致了網貸行業一直負面不斷。然而,還有另外一部分人懷著僥幸和違法之心,意圖在即將退出的網貸行業繼續制造更多混亂,以達到違法目的。一波是逾期不還的老賴,不斷給借款平臺制造負面,意圖搞垮平臺達到躲避債務的目的;另一波則是詐騙犯,利用手機瀏覽器等渠道,不斷推出假冒的網貸企業APP,以借款名義不斷騙取借款人手續費或其他名目的存款。
“造糞老賴”得到有效控制
反催收中介會組織“老賴”和水軍在投訴平臺進行惡意投訴。根據聚投訴披露,僅2019年,平臺針對互金行業的有效投訴超過61萬件,涉及7800個互金商家,比2018年的有效投訴21萬件增長1.9倍。其中301252件獲得解決,解決率49.1%;涉及惡意扣費類的投訴,較2018年增長近10倍。然而,并非所有投訴均出于維護自身正當利益,其中也有不乏有惡意投訴以此牟利的“職業投訴人”。
在網貸行業風險出清的最后階段,反催收聯盟更是猖獗。按照逾期客戶的需求,針對平臺進行惡意投訴,不斷再各種論壇、貼吧等社交媒體上造謠,以此要挾平臺談條件,甚至以搞垮平臺為目的躲避債務。“老賴”的惡意逃債行為,導致金融平臺不良率明顯上升。目前,這種老賴行為已經得到有效控制。
網貸行業已經建立企業、政府、機構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行業中多數企業已經開始多方面接入征信信息。截至目前,已陸續有多家網貸平臺宣布正式接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其中包括搜易貸、宜人貸等20余家網貸平臺,都表示接入后可以將所有借款人借款相關的信用信息定期報送征信系統。同時,搜易貸等多數機構也全量接入了百行征信,將網貸失信人列入 ‘黑名單’,納入社會征信體系,加強失信懲戒力度。
詐騙犯踩著渾水繼續“造糞”
目前,各地公安局自媒體賬號都曝出一種詐騙方式。近日,以貸款為由的電信欺詐犯罪明顯增加。搜易貸客服人員表示,“2020年近日,輿情監控中發現一些網友咨詢搜易貸貸款,但先要繳納會員費或先收取費用等問題,同時客服部門接到冒充搜易貸的電信詐騙咨詢量明顯增多。” 據悉,搜易貸已在官網、官微等自媒體渠道多次發布防詐騙公告,提醒用戶避免受騙。
但盡管如此,電信詐騙的形式也在不斷升級。近日,烏市市民馬先生報案稱:手機自帶瀏覽器里下載了(平安普惠)APP,然后收到短信有一筆298000的備用金,可以隨借隨還。馬先生打開軟件并注冊申請。對方以系統未通過驗證資金為由不斷讓馬先生轉賬,騙取馬先生10000元。
除了騙取轉賬之外,還有一種極為隱蔽的詐騙形式。被害人通過搜索工具下載APP,在申請貸款過程中很自然的輸入了短信支付驗證碼,驗證碼被不法分子獲取之后自動劃賬到電信詐騙賬戶。
近日,在一些法律網站上發現用戶投訴,在搜易貸貸款1萬元,但首先要繳費開通VIP才能下款的問題。對此,搜易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明顯被詐騙犯冒充機構的違法行為,搜易貸只是一個網貸中介服務平臺,并沒有承載信用貸款的業務。詐騙犯可能借助于搜易貸在行業里一些知名度,欺瞞借款人騙取詐騙金額。”
據發現,這種詐騙團伙可能會隨時變化APP名稱進行詐騙。 據媒體報道,網貸多數企業都被詐騙平臺“利用”,包括:人人貸、360金融等。“詐騙團伙冒充網貸行業清退尾聲頻頻作案,無疑利用網貸行業的清退消息,誤導借款人借款后可以規避債務的僥幸心理進行詐騙。”相關分析人士表示。
12月4日,正元地理信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元地信”)在北京舉辦產品發布會,正式發布面向雙...
2024年1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0.3%、50...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