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有觀眾,也沒有驚喜,今日凌晨的蘋果新品發布會就這么結束了。
文|魏啟揚
來源|智能相對論(aixdlun)
沒有觀眾,也沒有驚喜,今日凌晨的蘋果新品發布會就這么結束了。
雖然為演示智能音箱HomePod Mini,蘋果專門搭建了一個別墅,雖然現場播放的iPhone 12的新品宣傳視頻依然“振奮人心”,但仍然難以掩蓋產品創新不足的事實。
資本市場的反應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美股開盤早于蘋果發布會,之前市場還只是震蕩調整,當發布會進行到庫克上臺講解iPhone時,蘋果股價進入深V拐點,盤中跌幅一度達到3.6%。截至收盤,蘋果股價下跌2.65%,報121.1美元。
受外圍市場的影響,港股蘋果概念股明顯下挫,高偉電子跌超6%,丘鈦科技跌超5%,瑞聲科技、富智康集團等跟跌。
A股蘋果概念股也出現跳水,鵬鼎控股、環旭電子、歌爾股份等紛紛下跌。
蘋果曾經引以為傲的創新力去哪了?
一、新品不多,亮點很少,蘋果新品發布會槽點滿滿
本場發布會只有兩個重磅產品,智能音箱HomePod Mini和iPhone 12,預想中的耳機也沒有出現。
在此之前,HomePod產品線已經有三年沒有更新了,”三年磨一劍”的HomePod Mini并沒有帶來大幅度的更新,由于尺寸變小了,相應的揚聲器也減少了,內置蘋果S5芯片,并且在底部配備了一個驅動單元、兩個無源輻射器以及一個聲波導裝置。
為了與之前的HomePod區別,HomePod Mini采用了球型設計,四周被網眼造型覆蓋,同樣通過頂部的觸控區域對HomePod Mini進行控制。有些怪異的造型被網友吐槽像是裝了網帶的蘋果,還有網友稱“這是啥玩意,五分之四個哈密瓜?”
HomePod Mini很難激起果粉們心中的波瀾,那么作為真正主角的iPhone 12又如何呢?
iPhone 12系列共有四款機型,分別為iPhone 12 mini、iPhone 12、iPhone 12 Pro和iPhone 12 Pro Max。
作為iPhone 11的繼任者,iPhone 12全系搭載A14芯片,支持5G網絡,相比上代產品更?。?1%)、更?。?5%)、更輕(16%)、邊框更窄,屏幕升級到了主流的OLED材質,蓋板采用超瓷晶面板,硬度比以往強4倍。
在設計語言上,iPhone 12的邊框回到了iPhone 4的平面切割和雙玻璃造型,有黑、白、紅、綠、藍五種顏色可選。
影像系統方面,iPhone 12 Pro與iPhone 12 Pro Max更新了新一代的7P鏡頭主攝,明顯改進抗眩光能力,光圈也提升到了f/1.6水準。
根據蘋果介紹,iPhone 12 Pro系列這次有了更好的防抖能力,攝像頭傳感器每秒可以通過5000次微調整提升防抖效果,因此弱光環境的拍攝性能提升幅度高達87%。
整體來說,iPhone 12并沒有給熬夜收看發布會的果粉們帶來太多驚喜,以致有網友吐槽:“介紹了一個小時的攝像頭和5G就沒了?”甚至有果粉也表示失望:“續航不給力,充電慢,劉海屏,還值得買嗎?”
二、喬布斯走了之后,蘋果的創新力真的枯竭了嗎?
關于這個問題,用蘋果新品發布會上媒體或者網友們的直觀感受來回答或許太過主觀,那么以專利為主要評判依據,通過多維度的數字化分析會否更讓人信服呢?
我們通過智慧芽全球專利數據庫,在116個國家和地區中對蘋果公司81400組專利申請數據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份《蘋果公司創新力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向外界展示了蘋果公司一直隱藏在暗箱之中的創新能力。
根據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現共有專利為81400組,除了美國本土之外,在中國、日本、歐洲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均有布局,從絕對數量上來看,似乎并不差,但若要和同賽道的競爭對手相比,差距就出來了。遠的不說,就拿現在被美國圍堵“斷芯”的華為來對比吧。
報告顯示,華為的專利數量幾乎為蘋果的3倍,達到206931組,在專利的地域分布上,蘋果公司除了在美國、韓國、澳大利亞、中國臺灣等少于幾個國家和地區優于華為之外,其他區域市場華為均大幅領先。
從專利趨勢的維度也可以看出,蘋果專利公開(公告)數量的年增長是一條比較平緩的上升曲線,而華為的專利總量自2003年超過蘋果后,從2013年開始,其增長曲線被陡然拉直,后來居上不說,還逐漸甩開了與蘋果的差距。
或許有果粉會用“兵貴精不貴多”來為蘋果“辯護”,即較少的專利數量,但個個都是“黑科技”,在展示自身創新能力的同時仍然能夠保持足夠的競爭力,這一維度可以從專利被引用的次數來進行評判。
在這里又要給果粉們澆上一瓢冷水,蘋果被同行們引用的專利數量也不少,但其被引用次數最多的10個專利中,有9個專利的公開(公告)日在2010年之前,換句話說,即支撐起蘋果創新能力的,還是10年前的“老本”。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蘋果和華為技術焦點的專利布局。
從下面的幾張圖表可以看出,蘋果的專利更多集中在手機設備和系統、軟件等領域,華為則在通訊技術、網絡設備和智能終端等方面占優。
技術焦點的不同路徑也反映出兩個公司未來業務重心的分野,很顯然對于正在臨近的5G及物聯網時代,華為的技術儲備相較蘋果將更具競爭力。
基于以上的數據維度,我們也得出了蘋果與華為的創新戰略雷達圖,兩家公司優勢能力沒有任何重合,其創新思路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個方向。說蘋果創新力完全枯竭或許有些武斷,但蘋果創新力相比其鼎盛時期大幅減弱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三、中日韓夾圍下,5G時代的蘋果還有多少故事可講?
事實上,蘋果的隱憂并非來自華為一家。根據智慧芽發布的《蘋果公司創新力分析報告》顯示,蘋果至少還有兩項隱患。
其一是,蘋果自身擁有一定數量的專利,但其專利購買和專利轉入的數量同樣不少,根據蘋果專利轉入前10公司所屬行業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蘋果投入資源購買的專利基本集中在芯片領域,其中蘋果與英特爾的合作最多。
雖然蘋果自己也設計芯片,但從其大量向英特爾購買專利技術可以看出,蘋果的芯片優勢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買買買”的基礎上的,這也可以視為蘋果的短板所在,雖然不會像華為那樣遭遇芯片斷供,但至少在供應鏈上還無法形成絕對聲量的話語權。
其二是,從蘋果與競爭公司的相似專利組合、專利價值、專利年趨勢、專利地域趨勢等多個維度進行對比,除了華為之外,韓國的三星、日本的松下、東芝、佳能、索尼等公司的表現均優于蘋果。
除了三星的全業務布局之外,松下、東芝、佳能、索尼這幾家公司都是電子設備行業的巨頭,這也是說,除了在手機領域之外,中日韓三國對蘋果在5G通訊、智能終端、物聯網等多個方面對蘋果形成了合圍。
隨著5G技術的普及,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上述公司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而隨著技術創新的推進,蘋果也或將進入到下行周期。
總結:有關蘋果創新力不足的討論自喬布斯去世之后就在媒體和果粉之間爭論不休,當時大家的對比參照一般都是新品亮點功能的數量與實用性,很少能用客觀評價標準來進行“實錘”,此次智慧芽發布的《蘋果公司創新力分析報告》將迷霧完全撥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老邁”的蘋果,一個“四面楚歌”的蘋果。
喬布斯在世時,我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輝煌,技術車輪的推進下,我們也將在不久的未來見到一個帝國的沒落。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本次論壇由中國—東盟中心與深圳市政府聯合主辦,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大學、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共同承辦...
海王生物深耕醫藥行業三十余年,已經形成了以醫藥流通為核心,包含醫藥研發、醫藥工業在內的三大核心業務板...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