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國內部分地區、部分領域將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國內部分地區、部分領域將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隨后,各地政府陸續出臺生物降解塑料政策。
在政策刺激下,可降解塑料打開成長空間,作為行業龍頭的金發科技,更是得到了投資機構的廣泛看好。
海南禁塑已全面開啟
我國是全球塑料生產使用的大國, 貢獻了全球約 25%的塑料產量。隨著塑料應用的日益廣泛, 廢棄塑料對環境的污染壓力也在不斷加大, 限制傳統塑料的使用,開發可降解塑料也逐步引起政府和社會的重視。
今年初,發改委、 環境部公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 升級的新限塑令一方面將塑料限制使用領域擴大至快遞、餐飲、酒店等領域, 另一方面明確了 2020 年底、 2022 年底和 2025 年底三個時間節點, 對部分場合提出了禁塑的要求, 同時提出積極推廣應用可降解塑料等替代品。
之后, 各部門、各地政府紛紛出臺實施方案, 明確了限塑的具體目標與時間點。
在今年8月28日,商務部發布了《商務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在11月30日,商務部又頒發了《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
從目前來看,國內已建立成較為完善的禁塑限塑政策體系。而以海南為代表的地方省市開始落地禁塑限塑措施。在12月1日, 《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規定》施行,海南省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可降解塑料將迎爆發式增長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最嚴“禁塑令”實施,可降解塑料等替代材料市場將迎爆發式增長。
對于行業空間,東吳證券研報中預測稱,可降解塑料有望迎來 500 億左右的市場規模。
“ 根據年初發改委的《意見》及農業部對農膜的管理規定,我們梳理了有望率先發展可降解塑料的領域為快遞包裝、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購物袋和農用地膜,到 2025 年上述四個領域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間分別達到 100 萬噸、 70 萬噸、50 萬噸和 30 萬噸,合計形成約 250 萬噸的市場空間, 500 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東吳證券表示。
金發科技獲機構青睞
信息顯示,近年來, 已有十余家國內企業宣布進軍或擴大可降解塑料產能和布局,其中上市公司包括金發科技、金丹科技、瑞豐高材、彤程新材等。不過,在當前A股的上市公司中,已有產能建成的主要就是金發科技,而其他的上市公司尚處于產能規劃和建設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金發科技的可降解塑料和特種工程塑料新增產能投產在即,有望帶來業績增量和爆發。華安證券分析師劉萬鵬在研報中表示,目前, 金發科技擁有生物降解聚酯合成產能 6 萬噸,并配有專業生物降解塑料改性生產線,產品涵蓋 PBAT、 PBS、 PLA 樹脂及相關改性材料。新增產能方面, 6 萬噸 PBAT 生產線進展順利,預計于 2021 年投產; 3 萬噸 PLA 生產線也在建設當中,工程進度 33.5%,預計于 2021 年四季度投產。
正是由于公司的優異表現,作為可降解塑料領域龍頭企業的金發科技得到了機構的廣泛看好。
比如,中信證券在近期發布的研報《金發科技:新材料平臺進入收獲期,成長屬性有望推動市值上行》中表示,“我們認為,公司作為國內改性塑料行業龍頭,已經形成較為穩定的生產銷售體系,且通過供應國際整車廠巨頭,公司改性塑料業務結構持續改善;另一方面,國內PDH產能大幅投放,原材料價格已經進入長期下行軌道,公司改性塑料業務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另外,借助對寧波金發的收購,公司已經完整貫穿改性塑料產業鏈,提升業績穩定性的同時,也擴大了自己的盈利空間。”
3月29日晚間,改性塑料龍頭企業金發科技對外披露了公司2020年年度報告,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1...
3月26日,中國飛鶴宣布,將于4月初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啟動飛鶴生育補貼計劃,為全國范圍內符合條件的孕期...
國內先進的汽車零部件及商用整車制造商五菱汽車(00305.HK)于3月25日公布2024年全年業績。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