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頭辦”上頭條,老料釀新酒,互聯網的輿論場又添了諸多談資。
文/冷不丁
來源/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打頭辦”上頭條,老料釀新酒,互聯網的輿論場又添了諸多談資。
日前,一篇關于“百度‘打頭辦’詆毀抖音”的文章登上了今日頭條,意欲再度將百度與字節跳動兩家企業的競爭往事挑動起來,令人唏噓不已。
且不說,在2020年的年底還能看到2018年的網傳圖片與企業往事,或多或少令筆者有些感慨與恍惚——原來,在“時光飛逝”的客觀存在與“冷飯熱炒”的主觀行為之間,互聯網是真的有記憶的。
但是,這份記憶似乎也是選擇性的。“打頭辦”的口水話早在2018年有了定論,如今再拉出來大談特談,多少有些“暗有所指”。
那么,這個矛頭是指向百度,或是抖音?頗是玩味。
“打頭辦”子虛烏有,平臺切勿漠視民間聲音
時隔兩年,作為一樁舊事,“打頭辦”的前后因果早已在當年蓋棺定論。
彼時,有知名媒體人在其新浪微博發布博文“百度有一個‘打頭辦’,因為表現好,年終獎五個月獎金,厲害……”,同時該博文配有三張圖片,分別為《打頭辦近期工作要點》、微信用戶聊天記錄以及與“打頭辦”工作相關的聊天內容。
百度“打頭辦”之名不脛而走。
對此,百度對該媒體人發起訴訟,而一審判決也很快下達。判決該媒體人在新浪微博賬戶持續十日登載致歉聲明,并賠償維權支出61800元以及經濟損失12萬元,同時指出「在缺乏充分事實依據的情況下,以肯定的口吻公開傳播百度公司成立專門機構不正當打擊競爭對手的情事,該傳播具有明顯的誹謗意義」。
從國家司法層面來講,此事早已經過司法流程證偽。百度“打頭辦”子虛烏有,當年的“打頭辦”往事不過是百度與今日頭條緊張的競爭態勢下的一樁笑談罷了,并無任何可信來源予以證實。
其次,退一萬步來講,互聯網行業本就是一個人員與信息高速流轉的圈子。在百度與字節跳動之間,更是不乏人員相互跳槽、挖掘的信息。在如此碰撞之下,互聯網江湖都未能“發掘”出有關“打頭辦”的新爆點或是邊角料,不正是說明了在司法證偽后的“打頭辦”完全就是一個笑話嘛,連當年的互聯網圈子都懶得再去掰扯兩句。
如今,某些互聯網媒體人再以百度“打頭辦”成員出沒來撰文吸引用戶眼球以獲取流量,顯然有些可笑。誠然,今日頭條登出這樣的文章,也著實令人玩味。
那么,在網傳照片的背后,頭條是否想過“打頭辦”之名不實,而針對抖音平臺內容的控訴或許并不見得為虛。
文章引用2018年的網傳照片展示的內容如下,「“倡議書” 中“一名本校家長”自稱因孩子沉迷抖音,導致視力下降、學業成績下降,甚至出現花費近萬元打賞抖音主播情況,同時“該家長”在倡議書中提及抖音充滿了炫富、暴力、低俗內容,毒害未成年人,并號召廣大家長抵制“毒瘤”抖音。」
網傳照片中的言辭或許有些激烈,但是不得不令人警醒。在互聯網時代,內容平臺獲利于自由的內容創作,是否也承擔起監管平臺內容創作與輸出的責任與義務。
前不久,抖音App再次被國家網信辦點名,存在大量誘導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信息,亟待整改。
這樣的“點名”與2018年的網傳照片內容似乎并無二致,上層的指示與下層的控訴,兩種聲音合為一道。對于一個高速增長的內容平臺來說,若還是大搞“陰謀論”,把眼光局限在同行之間惡性競爭的商業定論上,忽視用戶的聲音,豈不是舍本逐末了嗎?
平臺危機出于內部,警惕內容三俗化
當然,對于互聯網時代的任何一個內容平臺來講,這都應該成為一道底線,也是紅線。
目前,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百度App、抖音、快手等幾大超級平臺的DAU數據已經超過1億,在龐大的流量與內容消費需求上,內容創作平臺不斷趨于成熟,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者投身其中。
幾大平臺是移動互聯網市場的極點,內容產出在呈幾何倍增長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三俗化的內容。
可以說,三俗內容是每個平臺的“蛀蟲”,一著不慎,很有可能便會把平臺拉入深淵。那么,如何做好平臺管理與規劃,引導適合的內容產出,是內容平臺長久生存的必答題。
在市場上,不乏優秀的案例。后起之秀B站開設知識版塊,一度躍居成為年輕人的學習高地,前有央視力挺,后有用戶稱贊,可謂名利雙收。
百度在激戰直播帶貨的檔口上,重點發力泛知識賽道,“知識直播帶貨”頻頻出圈。日前,其超級直播IP“寶藏中國”更是斬獲了靈眸獎“十大直播內容創意案例”獎。
據悉,截至目前,“寶藏中國”已進行總計114小時直播,與超過3750萬名觀眾進行了多達千萬次的互動,獲得了多省市網信辦、文旅局等40多家政府部門肯定,帶動超過200家各區域品牌進入全國人民視野,實現品牌的曝光與銷量的增長。
可見,并非只有三俗化的內容才有市場。大眾真正喜聞樂見的內容可以是登大雅之堂的陽春白雪,也可以是入市井小巷的下里巴人,但絕非是庸俗、媚俗、低俗的低智反智內容。
內容平臺理應清楚這一點,同時更應該明白,大眾的內容消費不在一極,而在多元。
也就是說,百度不是抖音的敵人,其他平臺的好內容不應該被視為市場“樹敵”的標準。若有真正的敵人,那應該是所謂三俗化的創作者。
內容平臺,需自省,而非攻訐。
如果僅是因為批評的聲音有些刺耳,而把其歸結為“打頭辦”的惡性競爭行為,屬實有些剛愎自用,從而忽視了用戶真正的訴求反饋。
顯然,龐大的內容消費市場,也就意味著平臺需要面對等量的內容需求,很難在同一標準、同一產品上滿足所有人的內容需要。
正如三俗化的產品無法杜絕,用戶的批評與苛責也不可避免。或許真的存在“打頭辦”,其根基不在于同行企業,而在于用戶群體。
實際上,面對這樣的情況,對于任何一個內容平臺來講,都存在一個“打x辦”。身處市場與社會的高光底下,批評之聲不絕于耳,唯有企業自省,規范平臺,方是正道。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螳螂財經】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北京時間11月21日,百度發布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三季度營收達344.47億元,歸屬于百度的凈利潤...
10月17日,APUS出席百度世界大會2023。會上,百度公布了靈境矩陣業務進展,APUS作為靈境矩...
2025年6月30日,DJI 大疆正式發布全新旗艦級民用運載無人機DJI FlyCart 100(以...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