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作為政策焦點通過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旗幟鮮明點出,凸顯了新能源產業鏈的全鏈建設和末端處理的重要性。
制造末端,循環起點,國家助推加快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作為政策焦點通過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旗幟鮮明點出,凸顯了新能源產業鏈的全鏈建設和末端處理的重要性。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賽迪智庫數據,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492萬輛,累計退役的動力電池有20萬噸(約25GWh),據推算,2025年我國需要回收的廢舊電池容量將達到137.4GWh,超過2020年的5倍。經濟觀察報2020年針對動力電池回收所做的相關調查和報道,第一批電動車的電池報廢潮已經到來,接下來動力電池回收將大幅增長,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已然站在風口。
5年來,格林美(002340.SZ)重金投入研發,布局大回收體系,敢于挑戰行業痛點難點問題,攻克行業關鍵設備與核心技術,與全球280余家汽車廠和電池廠簽署協議建立廢舊電池定向回收合作關系,打造“廢舊電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電池包再制造—梯級利用—再生利用”全生命周期循環價值鏈,累計回收廢舊動力電池上萬噸,實現廢舊電池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在工信部發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的27家企業中,格林美占據3家,成為行業納入規范條件最多的公司。
2019年10月,格林美與韓國浦項政府、Ecopro簽署《新能源汽車電池梯級利用與循環再生項目推進備忘錄》,正式向韓國輸出動力電池的回收技術。
2020年11月,保爾森基金會通過第一財經向全球直播“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頒獎典禮。格林美的“城市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創新模式”項目從百余項目中經歷初審、評委現場審核和外籍評委遠程視頻答辯等嚴格評選,最終作為國內唯一代表企業榮獲2020年度“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綠色創新類別”大獎,標志格林美的動力電池回收技術被世界認同。
短短5年,格林美何以在世界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嶄露頭角,引領世界動力電池回收的風口?
回收大布局,“2+N”回收利用產業布局與“溝河江海”回收網絡體系領先一步 ,成功實施 “簽約50%、回收30%”的市場戰略
格林美利用全國性報廢汽車與電子廢物產業布局基礎,早在2015年就前瞻性地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部等新能源汽車活躍地帶布局了“2+N”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其中“2”是指格林美(荊門)與格林美(無錫)兩大動力電池綜合利用中心,以格林美荊門園區為主體的華中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處置中心,面向長三角以格林美無錫園區為主體,聯動格林美余姚和格林美泰興園區,建設華東動力電池綜合利用循環基地。 “N”是指武漢、天津、深圳以及江西、河南等,建設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與梯級利用區域中心,目前設計總拆解處理能力45萬套/年。
為了確保車主能就近便捷交回退役動力電池,并確保流入正規處理工廠,格林美率先提出建設一級終端回收,二級回收儲運,三級拆解與梯級利用,四級再生利用的“溝河江海”型全國性回收網絡體系,持續構建從“毛細端”到“主干端”的退役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在全國新能源車保有量較大的大中城市,通過與車企、電池廠、物流商等合作伙伴共建共享收集型、集中型動力電池回收網點,已經超過100家,后續將覆蓋全國,實現有新能源汽車的地方就有回收服務網點,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綠色發展提供兜底保障!
截止當前,格林美已經與全球280余家汽車廠和電池廠簽約,建立廢舊電池定向回收合作關系,成功實現了“簽約50%、回收30%”的市場戰略,累計回收廢舊動力電池上萬噸,實現廢舊電池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2020年11月,北京資源強制回收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受國家發改委委托,依據《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國辦發〔2016〕99號)、《動力蓄電池生產者責任延伸履責績效評價》,評定武漢格林美動力蓄電池生產責任延伸履責5A等級。
2021年1月,無錫格林美和武漢格林美相繼入選工信部第二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荊門市格林美新材料公司已于2018年9月入選工信部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至此在全國27家規范公告企業中,格林美已獲三席,充分證明了前瞻布局的獨到眼光和扎實規范的產業基礎,這為后續迎風飛揚攢足了底氣。
格林美“2+N”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布局
重金投研發,突破電池回收利用關鍵裝備與核心技術,引領行業綠色到綠色發展
由于電池的種類繁多、結構復雜、型號規格各異,電池使用的壽命狀況也具有多樣性,為拆解利用帶來了極大困難。格林美敢為人先,先后投入研發費用3億元以上,以技術裝備、產業痛點難點為突破口,積極進行創新研發和產業實踐。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產品全生命周期識別溯源體系及績效評價技術》、工信部《退役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系統集成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等國家戰略課題,在動力電池回收的裝備與核心技術領域獲取相關核心專利申請320余項,授權200余項,主導、參與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近60項,為行業技術創新起到了帶頭示范作用。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從科學、經濟角度要遵循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的循環利用原則,格林美通過自主創新,率先研制出動力電池智能拆解、梯級利用與再生利用的成套裝備,并率先在武漢、荊門和無錫建成了精細化無損拆解線,并引入了機器視覺識別、柔性混流拆解、拆解深度智能決策和AI拆解等最新技術,電池拆解走向高端智能方式。
在梯次利用上,敢于投資配備國內領先的軟硬件設施,建立起國內領先的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工程技術研究、驗證平臺,可對梯級利用動力電池包進行常規性能、可靠性、安全性進行完整檢測,并開發了工程機械、儲能電站、工業UPS、低速(兩輪、三輪)快遞車、路燈電池等梯級利用產品,受到市場好評。
格林美還聯合了豐田汽車、三井物產等企業共同開展退役鋰電池殘余電量快速判別研究,把回收的廢舊電池應用于儲能系統中進行再利用,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在中國市場實現從"綠色到綠色"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做出了有益探索。
格林美在行業內率先開發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溯源信息管理系統,包括退役動力電池回收APP系統、倉庫管理WMS系統、退役動力電池拆解MES系統和第三接口平臺及數據分析系統,與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無縫對接,實現動力電池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節點可控。通過產線設計和建設以及信息化全流程溯源管理,格林美實現了退役動力電池從“回收拆解——梯級利用——再生利用”的完整產業鏈,體現了強大的上下游環節協同處理能力。
借浩瀚東風,讓動力電池回收奏響世界綠色發展的凱歌,彰顯中國企業的綠色擔當
展望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將大行其道。
開局致勝,綠色是金!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將成為世界新能源產業鏈上新的盈利點與產業風口。
借本次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的政策東風,格林美將在十四五期間加快建設深圳、武漢、天津、無錫、荊門等五大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核心基地,構建遍布中國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華中、中原等核心區域的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同時,格林美將在2021年完成韓國浦項動力電池回收基地的建設,并積極在歐洲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工廠,構建面向全球的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體系,打造世界動力電池回收的領袖企業,化解全球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的產業和技術難題,為推動世界新能源汽車從“綠色”到“綠色”,做出中國企業的貢獻!
專家觀點:
全國政協委員舒心在兩會期間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強電池流向管控的提案》,他指出“一般動力電池會在5-6年后退役,若對報廢電池不加以回收處置,依現在巨大的電池保有量,屆時將形成生態災難。應強制回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認為:針對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可以推進以龍頭企業、試點示范企業為主體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企業主體責任;運用“互聯網+”手段,構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協作機制,完善回收共享體系;開展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等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加快構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體系;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良性發展。
巴塞爾協議亞太回收中心、清華大學李金惠教授認為:報廢動力鋰電池含有大量的鋰、鈷和石墨等國家戰略資源,但也可能產生多類別污染疊加的環境風險,是一把典型的資源與環境“雙刃劍”。建立完善的回收物流鏈是解決好報廢動力電池循環利用的關鍵舉措,只有保證廢鋰電池的穩定供給,才能實現規模化管理效益,才能治理好回收過程可能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和重金屬污染,才能更好的完成國家珍貴資源高效高質量循環利用的歷史使命。
3月11日到14日,全球最大的水處理行業盛會——2025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水處理展覽會(以下簡稱“荷...
在人工智能AI技術問世之前,很多人對于智能技術的想象和理解,大多數都停留在影視劇和科幻小說當中。
3月12日,小度科技與陽光保險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康養、壽險、科技三大版塊開展深度合作,...
自3月5日上市以來,華夏上證科創板綜合ETF(擴位簡稱:科創綜指ETF華夏,證券代碼:589000)...
2024年,中國出口規模達到25.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標志著中國企業在全...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