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銀門之后,理想汽車座椅又生銹了?
水銀門之后,理想汽車座椅又生銹了?
7 月初,理想 ONE 被車主曝光座椅內有水銀,當時理想汽車堅稱水銀和車輛生產無關。
氣急敗壞的李想還發(fā)微博怒斥:" 造謠我們用水銀的人和媒體,祝愿你們血液里流動著水銀,腦子里裝滿了水銀 "....
為了驗證理想新車是否存在水銀,7 月 27 日知乎 " 拆車實驗室 " 拆了款 2021 款理想 ONE 新車。結果拆完新車座椅后,里面沒發(fā)現水銀,卻發(fā)現鐵質支架上存在大面積銹蝕痕跡。
新車座椅竟然生銹,這和理想汽車奢華的外觀形成鮮明對比,造車新勢力的質量問題再度被人質疑。
其實除了理想汽車,特斯拉的質量問題也很嚴重,連馬斯克自己都曾承認特斯拉座椅很差。
勢不可擋的新能源大潮下,電動車品牌為何質量問題頻出?
壹
先來看理想汽車的生銹問題,對于新車座椅支架大面積生銹的現象,理想做出回應,大概意思是如下:
生銹是因為骨架與發(fā)泡無紡布的摩擦,導致金屬保護材料會被擦掉,但只是浮銹,不影響質量,所以這個不是質量問題。
而且大部分座椅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個例,你拆蔚來、特斯拉、雷克薩斯也是一樣的。
這個解釋看上去有理有據,但還是避重就輕,沒說為啥剛提的新車就生銹了?
實際上這涉及成本問題,座椅骨架生銹是不影響安全質量,不過可以做防銹,比如材質換成鋁,或者表層鍍膜、鍍漆。問題在于這些都會增加成本,很多車企對這種看不到的角落,選擇放松質量要求,那就有了生銹問題。
所以這事說到底是質量把控的問題,不嚴就是不嚴,不能自己生銹還拉著別人墊背吧,那你咋不和做的好的比呢?
當然了,任何人、任何企業(yè)都是時代的產物。現階段造車新勢力的產品質量粗糙是普遍現象,銷量火爆的特斯拉座椅也沒好哪去。
今年 2 月馬斯克就曾在采訪中承認 Model S 早期版本的座椅很糟糕," 可能是我坐過的所有汽車中最糟糕的座椅 "。
除了這些,特斯拉剎車失靈、車主維權也是常有的事,搞得電動車的口碑很撕裂,認可的覺得電動車香的不行,不認可的覺得質量這么差 .....
這種撕裂是特殊階段的必然結果,因為新勢力畢竟是互聯網跨界而來,營銷基因爆棚,制造基因不足。
他們選擇代工生產模式,蔚來找江淮汽車代工,小鵬找海馬汽車代工,理想找重慶力帆汽車代工。
代工模式,雖然讓新勢力輕裝上陣跑的更快、更遠,但也有嚴重不足,比如生產質量、成本、生產流程都不可控。尤其是電動大潮下,各家都在瘋狂趕產能,更是沒法把控質量。
這就導致了其產品的各種瑕疵,以及交貨周期不固定,價格也不固定,隨便降價讓老車主很惱火。
馬斯克說過:" 有朋友問我,應該什么時候買特斯拉?我的回答是,要么一開始買,要么等生產穩(wěn)定下來再買。因為在生產加速過程中,要讓產量直線上升同時還要在所有細節(jié)上做到完美的確非常困難。"
所以電動車還在搶占市場份額的時代,粗糙是不分國界的 ....
新勢力自己也知道這些不足,不可能一直粗糙下去吧,不然怎么和燃油車巨頭正面對抗。為了扭轉局勢,他們正在瘋狂融資,去美股上市不夠還得再回港股上一次。
貳
7 月 26 日,理想汽車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高盛、中金為聯席保薦方,一切順利的話,估計 8 月就能正式掛牌上市。
這是繼小鵬汽車后,又一回港上市的新勢力車企,估計蔚來也在回港的路上了。
在造車三劍客中,理想在技術、研發(fā)上屬于最保守的。核心驅動方面,它用的是增程式技術,也就是一半用電池發(fā)電,一半用燃油發(fā)電。
這種類似插電混動的技術,好處在于不用擔心續(xù)航、找不到充電樁,電池沒電時加油也能繼續(xù)跑,但被行業(yè)稱為過時技術。
自動駕駛方面,理想也很落后。目前全球自動駕駛頂級玩家是特斯拉和華為,一個主打視覺識別,一個主打激光雷達。
新勢力陣營中小鵬對自動駕駛技術投入最深,已率先推出搭載激光雷達的智能駕駛 L3 車型、蔚來也推出了 L2.5 自動駕駛,可實現輕度的輔助駕駛。
只有理想在 5 月發(fā)布的新車上才剛配備智能座艙和 L2 輔助駕駛技術,技術整整落后同行 1 年。
平庸的定位,導致理想銷量不是很理想。
2018 年— 2020 年,蔚來累計交付新車 7.4 萬輛,虧損超 300 億元;小鵬累計交付新車 4.3 萬輛,虧損超 70 億元;理想累計交付新車 3.36 萬輛,虧損超 40 億元。
今年一季度,蔚來交付量為 20060 輛,總營收約 79.82 億元,凈虧損約為 4.51 億元;小鵬交付量為 13340 輛,總營收約 29.5 億元,凈虧損為 7.866 億元;理想交付量為 12579 輛,總營收為 35.8 億元,凈虧損 3.6 億元。
為了實現趕超,理想開始改變過去的保守。
李想曾說 2021 年理想汽車的研發(fā)投入要達到 30 億,比去年實現翻倍。這次招股書中,理想汽車重點描述了其未來規(guī)劃。
包括正在開發(fā)的 X 平臺,這是理想 ONE 現有增程式電動汽車平臺的升級。按照理想規(guī)劃,2022 年 X 平臺將推出首款全尺寸豪華增程式電動 SUV,2023 年還會推出另外兩款 SUV。
此外,理想還在研究高壓純電動汽車技術,并打造 Whale、Shark 兩大高壓純電動車型開發(fā)平臺,盡快切入純電領域。
自動駕駛方面,理想也開始加大投入,計劃從 2022 年起將所有新車型標配上自家自主研發(fā)的 L4 級自動駕駛兼容的必要硬件。
這些脫變都需要巨額資金來完成,回港二次上市也成了必然選擇,畢竟現在中美都在大力扶持新能源車,融資很輕松。
今年 2 月,李想曾在內部信中稱 2025 年理想要拿下 20% 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的智能電動車企業(yè);2030 年成為全球第一的智能電動車企業(yè)。
2020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136.7 萬輛,而理想為 3.2 萬輛,市占率為 2%。20% 的目標意味著,理想要在未來 5 年內市占率增長 10 倍。
以理想目前的質量和技術積累來看,想超越特斯拉、比亞迪等同行并非易事,而且跨界造車大潮已經開啟,百度、小米、華為、蘋果等巨頭都在殺入電動車賽道。
強敵環(huán)伺下,與其空喊宏偉目標,不如踏實積累,先把質量和技術做好。第一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口碑決定的!
為助力國家“人工智能+”新質生產力的發(fā)展,推動算力產業(yè)從“技術支撐”到“經濟引擎”的升級,近日,鴻博...
2025年4月25日至28日,第33屆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工藝品·鐘表及家庭用品展覽會(以下簡稱“...
神州春來早,奮進正當時。近期,2025年全國“兩會”為“十四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的經濟社會發(fā)展謀定基調、...
在“消費提振年”的政策東風下,實體零售作為擴內需的核心載體,正經歷從“渠道價值”到“體驗價值”的躍遷...
2025年3月20日,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 2025)在上海盛大啟幕。
此次合作不僅是金融與體育的跨界融合,也是長安信托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實踐。
2025年,隨著電動車以舊換新政策的持續(xù)推進,行業(yè)頭部品牌小刀電動車在全國范圍延續(xù)以舊換新的熱潮,推...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yè)創(chuàng)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yè)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yè)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tài)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