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當前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有序推進,這其中管理資產超過60萬億元的基金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基金行業迎來監管層重磅發聲!
8月3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當前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有序推進,這其中管理資產超過60萬億元的基金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隨著國務院、證監會等與股權投資行業相關的重磅文件和有關規定的出臺,監管環境在朝著肉眼可見的方向變化。這是必然的趨勢,隨著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基金數量不斷膨脹,對監管和行業從業者必然會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作為基金管理者,GP如果再用增加人力這種原始、過時的方式來應付管理問題,無疑會拉低財務、運營、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效率,進一步增加基金管理成本。而這樣的信息非標準化,更是不利于行業整體的有效監管。盡快引入資產管理系統、以科技化、信息化的手段標準化賦能基金管理,將成為大勢所趨。
對此,已經有國內頂級LP發聲,并強烈建議GP加快基金資產管理系統的引入,向著數字化、信息化和標準化全面看齊。LP們預測,在不久的將來,監管層或將要求所有備案基金全面使用信息化系統,規范行業管理、提升監管效率。
對監管風向不敏感的私募從業者,將注定要失敗
2021年,在黨的100周年誕辰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進一步推動社會高質量的發展。
近期的雙減政策、滴滴IPO事件等,也讓整個私募股權投資圈掀起了一陣學習十四五規劃的浪潮。可以預見的將來,我們國家宏觀調控的“這只手”,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GP、LP從業人員,如果對“國家未來幾年鼓勵什么、不鼓勵什么”不能做到了如指掌的話,可能投資業績也不會做的很好。
2021年1月8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緊接著的2月,國務院國資委正式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這些政策的提出,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意味著監管層對于提升監管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為什么在當下,提升監管效率刻不容緩?這與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的蓬勃發展與體量擴充脫不開關系。
據“中基協”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我國私募基金管理人2.45萬家,管理基金數量10.88萬只,管理基金規模17.89萬億元。備案基金越來越多,“中基協”對于監管規范化、提升管理效率自然產生了更高的需求。
數據顯示,年內共785家機構被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僅剛剛過去的7月,中基協已經注銷271家私募基金公司,創下了2021年以來單月新高。
2021年8月30日(昨天),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指出,中國的私募股權行業仍然存在多而不精、魚龍混雜的情況,下一步必須以改革的思路和手段破解結構性難題。在繼續嚴格落實資管新規的基礎上,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要全面梳理完善“募投管退”全流程全鏈條風險控制體系。監管部門也會適時出臺新的私募基金條例,持續完善基金監管制度體系。
“監管的加強,可以規范私募運作,維護市場秩序和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真正實現魚和熊掌兼得的雙贏局面。那些對監管風向不敏感的私募從業者,恐怕終將失敗。”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道。
國資LP日趨成為主流,數字化監管是必然趨勢
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2018年“資管新規”的發布后,讓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一個重要資金來源被切斷。從數據來看,2018年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年度募集資金規模也呈逐年持續下降的趨勢。
注:2020年數據為前三季度。
數據來源:私募通。
圖1 2010年以來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市場募資情況
私募通數據顯示,2018年的募集規模降至13317億元,即使在科創板及注冊制等政策的持續刺激下,整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募集資金環境仍然不樂觀。2019年的募集規模仍然保持下降趨勢,達到12444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募集規模為7042億元,同比下降19.2%。
募資難題的背后,折射出來的是整個資金鏈的頂端——LP結構的深刻變化。
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顯示,金融機構(含險資)、富有家族及個人兩類LP投資占比明顯下降。
但與此同時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國資背景LP的占比正在明顯上升,并且在LP的占比日益擴大。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2019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LP結構已經較之前發生變化:以企業(含上市企業和非上市企業)、政府機構/政府出資平臺、政府引導基金為主要的LP類型,占比分別為24.3%、17.6%和11.1%,政府機構/政府出資平臺和政府引導基金的占比排名有明顯的提升。
2019中國股權投資市場LP結構
政府引導基金投資步伐加快,多數引導基金由募集期轉入投資期,投資額近年增加,累計投資額超7,000億;以基金的備案時間為基準,近五年,政府引導基金、政府機構/政府出資平臺、企業三類LP占比整體呈增長趨勢,金融機構(含險資)、富有家族及個人兩類LP投資占比明顯下降。
2014-2019年中基協備案股權投資基金LP類型變化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基金LP市場趨勢分析》,LP的資金屬性發生了較大變化,以國企/央企、政府引導金為代表的國資LP參與股權投資步伐加快,日漸成為人民幣基金的重要募資方,出資額占比已超七成。
自2021年2月,國務院國資委正式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以來,已經過了半年。這半年可以說是國資LP爭相“上信息化系統”的半年。據鯨準CEO柴源介紹:“最近半年國資類的母基金、直投基金找我們上系統的客戶數量是去年同期的5~6倍之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剛創業做這業務也就是4年多前的2017年,當時很少有基金管理人覺得需要給自己的基金上一套信息化系統。”(鯨準目前已經成為私募基金信息化系統領域的領頭羊企業,已經服務了近300多家的國資母基金、直投基金客戶。)
隨著國資滲透率的上升,投資監管的加強,圍繞主業投資將是未來趨勢。對于具有國資背景的LP來說,追求的不僅是經濟上投資回報,還肩負著響應政策號召、引導產業落地、推動產業創新、幫助政府招商引資這些宏觀長遠使命。
2018年,北京市政府主導發起了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簡稱“北科創基金”),重點投資光電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戰略性新材料等一系列領域。作為政府引導基金,投資不僅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還承擔著引領產業創新和高科技產業落地的戰略任務。
同樣成立于2018年,由國科控股發起設立的投資平臺“中科院資本”,也以“科技創新”作為投資支點,圍繞“中科院優勢”和“科創中心建設及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兩條主線進行投資布局,將科技資源和金融資源的有效對接,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規模產業化,將科技創新與現代金融協同。
包括北科創基金、中科院資本等這些頭部的LP們,都已經在用全球最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在管理整個資金和資產。雖然中國的股權投資行業在全球是第二大規模的市場,整體體量和成熟度都不如美國,但在信息化方面,中國的LP們已經走在了全球最前面。
不一而足,越來越多具有國資背景的LP,正加速投資,成為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主力軍之一。
大環境對GP也提出更高要求,GP數字化轉型刻不容緩
對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的監管環境、不斷擴張的基金管理規模,對從業者來說意味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更是對GP的基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私募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或將成未來大勢所趨。
“北科創基金”投后總監王苗苗推斷,未來幾年內,全面數字化轉型恐成私募行業的規范與標準。“中國基金業管理協會、監管層將可能對GP資產管理的數字化、系統化提出明確要求,機構LP所投資的GP都應該引入資產管理系統提升管理效率,對市場良性發展與監管的便利都是好事。”
王苗苗指出,作為國資背景LP,政府對資產管理系統化相當重視。“在《北京基金管理辦法》文件中,有專門的段落指出要如何用系統促進投資管理,促進政府與整個生態環境的搭建,因此北科創很早就開始探尋這樣的系統化管理。”王苗苗說道。
國資LP們把GP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作為評估標準,這已經成為一個趨勢。國資LP們希望通過這些手段,在未來能更加方便地管理自己所投資的GP們——這可能會加速推進整個中國私募股權行業的信息化進程。
不斷擴張的基金規模,也驅動著從業者探尋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以降低運營成本、提升資產管理效率。
麥肯錫的一份最新研究表明:對于私募股權基金來說,當資產管理規模在80億美元和100億美元之間時,規模經濟效益開始出現,同時卻也伴隨著越來越復雜的內部經營。
中科院資本執行董事袁昊冉說:“在基金管理中遇到的一大挑戰,便是隨時間增長而不斷累積疊加的工作量,以及越來越多需要管理的數據,在投資管理中面臨更是許多非標準化的挑戰。”
在王苗苗看來,隨著母基金體量的不斷擴大,對于資產管理的信息化需求日益提升。在未建立信息化系統管理的情況下,母基金管理可能存在數據統計難,資料整理難,文件分散、要點管控難,經驗傳承難等問題。隨著激烈的行業競爭,母基金管理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優化業務管理,以創造投資價值。
在商業社會中,數字化是一個好方法。據相關數據顯示,全世界的公司已經將40% 的工作數字化,然而這項研究并不包括私募基金行業,在我們的認知中GP還距離數字化很遠。
可以預見,各行各業進入數字化模式僅僅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私募行業和諸多行業存在密切聯系,若想保持辦公和服務的高效,趕上數字化浪潮尤為重要。
數字化可以防止GP落入生產率陷阱。在中臺和后臺,數字化交易能夠保持預期的經濟效益,從而促進GP的利潤增長。
尋求一個規范化、智能化和生態化的資產管理系統,也自然成為“北科創基金”早年間的目標之一。
在過去的兩年里,“北科創基金”已經通過鯨準資管系統實現了全方位的管理優化,打通過往項目信息聯通關系,聚焦產業化信息焦點,打破以往數據孤島態勢,深入挖掘投資業務信息價值,實現投資全流程數據效能分析,助力投資業務高速發展。這些成績也同樣助力北科創向真正的科技化母基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從傳統來看,很多母基金都讓子基金不停地上報各種數據,子基金也很煩燥,報的東西也是七七八八,在匯總、交互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特別對于一些沒錢購買管理系統或者根本不夠重視的小基金,以前做上報可能就是一個excel,但現在可以通過鯨準資管系統做日常管理,季度報告的時候可以一鍵上報。現在我們旗下四十多支基金都在陸續使用鯨準資管系統填報,填報效果非常好,對子基金端的效益提升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袁昊冉預計,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私募股權機構,采取數字智能化的方式開展投資管理工作。
“我們的需求其實就是在后端的分析上要更高效、更快速、更定制化。我們投資的基金存量規模較大,也遇到了投后管理問題,自然希望建設一個架構合理、邏輯清晰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期間跟鯨準合作建設了資產管理系統,省掉了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在信息提取、管理分析和無紙化方面都比非常顯著和立竿見影。”
袁昊冉表示,隨著系統不斷升級完善,未來將和GP陸續約定,通過資管系統的方式進行信息整理與規范。“越頭部越規范的私募股權機構,都會普遍向數字化進行轉型。一旦資管系統完成打磨升級并投入使用,我們就會要求GP進行投后管理的數字化。”
在袁昊冉看來,資產管理系統的應用將對基金投后進行全方位賦能。“數字化系統將讓機構更實時、更快速了解業務情況,及時快速地復盤業務發展、投資策略還有投資目標的吻合度與完成度,然后快速分析數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數字化的賦能下,私募行業整體的管理效率和質量應該都會提升。”
2020年11月13日,由深圳市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中心指導、投資家網主辦的“投資家網-GPLP...
方太推出的「全球新一代高端全嵌冰箱」斬獲2025iF設計金獎,以全球僅0.7%的獲獎率從一眾老牌頂級...
2025年4月10日,歐瑞澤宣布旗下中小型企業并購基金與Ekoscan Integrity Grou...
《指南》以“數據資產化到資本化躍遷”為核心,從數據盤點、合規、確權、定價入表到多元資本化路徑(交易、...
2025年4月17日,益盛藥業(002566.SZ)發布2024年財務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