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專注于醫療物資智能管理領域并率先在A股上市的艾隆科技(688329.SH)發布了2021年半年度報告。
近日,專注于醫療物資智能管理領域并率先在A股上市的艾隆科技(688329.SH)發布了2021年半年度報告。財報顯示,艾隆科技2021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億,同比增長44.4%;實現歸母凈利潤1861.3萬,同比增長39.9%;每股收益為0.28元。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在手合同金額為3.02億元(含稅),2020年同期在手合同金額為1.56億元(含稅),同比增長93.59%,為公司收入持續增長提供保障。
上述財務數據顯示艾隆科技盈利能力的持續增強。公司經營層表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雖有局部城市和地區出現疫情反彈,但均得以迅速有效控制,國內疫情相對穩定,公司業務基本恢復正常。公司管理層在董事會帶領下,圍繞年初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在智能醫療物資管理領域,通過夯實技術優勢,豐富了應用領域及產品線的延伸;通過增加市場投入力度、拓展銷售渠道廣度及深度,實現了銷售業績的新突破。”
“白衣天使”張銀花,和她領導的艾隆科技
提到艾隆科技,首先要說的就是帶領這家公司的核心人物,董事長張銀花女士。
張銀花是手術室護士出身,曾在醫療一線工作多年,擁有深厚的醫療行業從業經驗。2000年左右,信息化和自動化技術開始在醫藥領域應用。對新鮮事物抱有極強好奇心的張銀花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02年,張銀花曾前往新加坡等地學習、臨床調研,并深感這一技術在國內醫院的應用空間非常可觀,但彼時,藥房自動化概念在國內還處于模糊狀態,而海外且尚無可適配國內醫院的產品。
“自己研發”的大膽想法便在此刻在張銀花的心中生根發芽。之后,張銀花同一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教授,共同研發出了第一代自動化藥房系統。也是在這次合作中,艾隆科技積累了第一批技術力量。2007年,艾隆科技首臺自動化藥房系統在蘇州一家醫院試用成功。
自設立以來,艾隆科技一直專注于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系統解決方案,不斷深耕醫療物資領域,逐漸拓展產品線與應用場景。艾隆科技總經理徐立先生將艾隆科技的15年發展歷程劃分為了四個階段:
階段一:2006年~2010年,原始研發經驗累積階段,于2007年研發、生產了第一代快速發藥機等產品,并迅速打入國內市場;
階段二:2010年~2016年,公司以門診產品為中心,在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各環節不斷摸索、成長,逐步推出高速發藥機、智能存取機等門/急診自動化藥房產品,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打造“全院級、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
階段三:2016年~2019年,隨著《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等一系列產業政策的不斷出臺,公司以各級醫療機構切身需求為導向,以門/急診自動化藥房為基礎,逐步豐富產品線布局,研發推出靜配中心自動化藥房、自動化病區、自動化物流等系列產品,助力各級醫療機構完善區域建設和轉變傳統模式。在這個階段,艾隆科技也憑借研發實力、管理體制、成本管理、售后維護等方面優勢,勇于創新,不斷提升產品設計、技術研發、生產工藝設計、品質檢測水平等各項軟實力,逐步贏得國內知名醫療機構和醫藥供應鏈服務企業的認同,公司業務得到迅速發展。
階段四:2019年~至今,院內產品不斷豐富,院外外延場景應用領域產品不斷拓展,打造推出城市中央藥房、無人自助藥房、中藥個性化智能制劑系統、醫院一體化調配庫等新型智能產品,主要以醫療物資智能化管理為核心,拓展公司產品應用領域。項目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昔日的職業經歷,張銀花始終牽掛著護理事業,并將這份惦念融入到了現有的事業中,目前在艾隆科技的業務板塊中涵蓋智慧病區,智能化的病區解決方案已讓眾多醫護工作人員從中受益。
“樸素、務實,卻又勇敢,具有開拓精神。”這就是大家眼中張銀花女士的特質。
“對于想要創業或者轉型的年輕人來說,除了要有大膽的想法,還要有與過去‘決裂’的勇氣,做著這個想著別的,到頭來只會什么都做不好;最重要的還是得堅持,堅持學習,堅持走下去,做5年是專業,做10年是專家。”這是艾隆科技掌舵人張銀花對年輕人的寄語,也是她創業十余年來對自己的鞭策。
艾隆科技產品的先進性也獲得了眾多投資機構的青睞。艾隆科技是隆門資本的首個投資案例。隆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海寧表示,艾隆科技是自動化藥房的行業開創者。傳統的醫院藥房管理有很多痛點,存在較大的差錯率和人才浪費,自動化藥房極大提升了藥房的管理效率。艾隆科技的創始團隊來自醫院管理一線,對醫院的痛點深有體會,產品非常貼近醫院的需求。近幾年,艾隆的產品體系越來越完善,從自動化藥房延伸到自動化病區和自動化物流,已經成為國內規模領先的全智能物資管理系統及整體解決方案開發商。“我們非常認同艾隆科技的業務方向和產品邏輯,在基金成立的早期,就投資于艾隆科技,也很高興能伴隨企業快速成長并成功實現IPO。”
醫療物資管理,醫院精益化管理不可忽視的一環
艾隆科技所處的醫療物資管理領域是智慧醫院建設的重要部分。現階段,綜合醫院全成本構成中,藥品、衛生材料等物資占成本的比重最大。隨著醫保壓力日趨增大,醫療物資供應商的生存形式日趨嚴峻,醫院的利潤空間也在逐漸縮小,傳統的依賴高強度的人工處理的醫療物資管理方式已無法滿足現階段的管理需求。
這一行業在內外雙重原因作用下迎來發展良機:精益管理迫在眉睫,以精益化運營為目標、信息化+自動化為手段的現代醫療物資智能化管理存在強烈的內生需求;鼓勵和引導醫療物資智能化管理的文件的相繼出臺,也為這一行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土壤。
雖然醫療物資管理這一細分領域,未有公開的行研數據可參考,暫時無法對一個非存量的新生市場做估算。但是我們可以從艾隆科技的一個業務板塊來管中窺豹。以自動化藥房市場為例,市場的滲透率目前仍非常低,艾隆科技目前主要客戶仍以新建三級醫院為主。
關于這一點,徐立先生表示:“曾有關注我們的投資者問道,如果全國二級以上醫院如果都覆蓋到的話,公司有無評估過自動發藥機的大概市場規模?“那我們是這樣理解的:全國三級醫院大概2900家,二級醫院12000家,合計約15000家,保守按每家500萬規模測算,那就是750億的市場規模。所以,我國在醫療衛生領域的長期投資毋庸置疑,精益化運營是各大醫療機構追求的目標,艾隆科技所處的賽道發展潛力相信也是巨大的。”
自成立以來,艾隆科技一直將技術研發與儲備放在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地位。財報顯示,艾隆科技2021年上半年研發費用為1777.21萬元,研發費用率為13.62%,產品綜合毛利率為41.7%。在知識產權上,艾隆科技已掌握醫療物資智能管理領域軟硬件整體研發能力及多項核心技術,并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優秀獎”。截止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軟件著作權74項和375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57項(PCT國際發明專利1項),專利數量屬行業最多。
艾隆科技的技術先進性、業務擴張規模及發展質量示范性等多方面也得到了了官方的認可與肯定。2021年7月19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艾隆科技上榜。
專新特精“小巨人”企業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專”,即專業化、“精”即精細化、“特”即特色化。“新”即自主創新能力強。而這些標準正與艾隆科技始終貫徹的“自主研發、精益制造、持續創新”的發展理念是高度吻合的。目前, 艾隆科技已覆蓋國內800余家醫療衛生機構(其中包含400余家三甲醫院),擁有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售后服務網絡,提供全年365天X24小時服務響應等。
上市半年實現業務新突破,將持續構建新型智慧醫療體系
自2021年3月29日登陸上交所科創板,艾隆科技便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也承擔了更多的責任,要實現客戶、員工、社會和投資者的共贏。徐立表示:“成功上市對公司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公司將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擴大主營業務的生產規模,優化公司的產品結構。全面提升公司綜合實力,提升公司價值,保持公司的領先優勢。”
在這半年里,艾隆科技在自身的智能藥庫業務領域實現了新的革新,先后取得了兩個大型一體化智能調配庫的項目合同,累積金額高達9265萬元。該類項目整合了醫院藥學部的資源,實現了資源共享服務,包括藥事管理、自動化設備、藥學人員、醫療信息等,協同了全院相關醫療資源,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形成全院級的藥品閉環管理、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合理的藥事服務,同時降低了藥品相關的運營成本,最終實現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
“艾隆科技成立的最初使命是;普及智能醫療科技,讓更多客戶用得起、用得好先進的技術。我們也是一直在踐行這一使命。”徐立說道,未來,艾隆科技將在醫療物資的智能管理領域持續深耕,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持續加大創新投入、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運營及精細化產出,積級參與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合,提升企業和產業鏈的競爭力,為醫療物資的智能管理行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助力構建全面有效的新型智慧醫療體系。
【隆門資本投資案例】
關于隆門資本
隆門資本是醫藥行業的專業創投機構,專注在醫藥生物創新方向的早期和成長期投資。團隊成員具備醫學、藥學、生物學、金融學復合教育背景,并有多年醫藥創投及產業經驗。自2017年成立至今,隆門資本已投資了30多家醫藥創新企業,管理規模近30億元。
為填補這一巨大缺口,多方都在積極探索。高校紛紛增設AI相關專業課程,企業也加強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加...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