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間腳步匆匆,不知不覺2021年已經走過四分之三,四季度已經向我們悄悄走來。
時間腳步匆匆,不知不覺2021年已經走過四分之三,四季度已經向我們悄悄走來。回顧過去的9個月,A股市場震蕩與波動加大,板塊輪動明顯,但結構性機會仍在不斷涌現。國慶假期結束后,四季度行情會如何演繹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未來全球宏觀經濟形勢會如何演繹?
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又會如何走?
美聯儲加息預期對我們影響幾何?
未來結構性投資機會在哪里?
大類資產又該如何配置?
10月13日,好順景集團2021年第四季度資產配置策略報告會全國巡演活動首先在佛山公司啟航。好順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王松從全球宏觀經濟形勢、中國宏觀經濟形勢、權益與債券投資、大類資產配置等方面進行研判,為到場投資者分享了四季度投資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首席經濟學家王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好順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王松首先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的古詩來形容四季度的全球市場走勢。他表示,目前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可以說是一片烏云壓頂,從三季度開始之后,未來全球宏觀經濟會經歷一段很大的動蕩,不過在動蕩中,中國市場仍然存在巨大的結構性投資機會,然而這個機會卻難以把握。
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2021年下半年以來,得益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疫苗接種率普遍達到60%以上,以及主要經濟體的強力政策支持,發達經濟體從三季度開始經濟復蘇態勢明顯回升。根據IMF最新GDP增速預測顯示,預計到明年全球發達經濟體經濟有望超過疫情前的趨勢水平。
然而,盡管全球經濟復蘇態勢遠超預期,但全球的產出缺口仍然非常大,與 2016-2019 年疫情前全球經濟增長趨勢水平相比,2021、2022 年全球產出水平仍有約 5、3 個百分點的缺口。例如受“缺芯”影響,全球的汽車產業鏈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輪產出水平缺口的原因主要在于:占全球原材料供應60%以上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由于疫苗獲取能力有限、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導致其經濟復蘇態勢不及預期,進而導致全球上游產業鏈產出水平受限、原材料價格不斷遠超預期地抬升,與下游市場需求的急劇反彈形成巨大的供需缺口,導致下游的工業、制造業等產出不及預期。
在巨大的供需缺口下,再加上美元整體匯率又在三季度出人意料地抬升,導致原材料價格呈現幾何倍數增長,影響了制造業大國的生產水平。中國9月制造業PMI降至49.6%,比8月下降0.5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18個月的擴張,跌至50%榮枯線以下,制造業需求短期承壓。
此外,由于美國經濟復蘇進程較快,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是確定性事件。根據美聯儲 9 月份議息會議聲明,美聯儲未來加息預期明顯提升,預計今年 11 月份美聯儲將宣布資產縮減(Taper)購買規模計劃,2022 年中左右結束 Taper。屆時美元在提前升值后將加速回流美國,從而加大全球金融的脆弱性。
由于投入產出缺口的放大,全球制造業和服務業景氣度下降,大宗商品價格也大幅超過疫情前的水平,再加上全球海運運輸成本的提升,以及受美元緊縮預期的擾動,預計大宗商品價格仍將維持高位震蕩,全球各國的通脹水平也會進一步上升,極大地影響資本市場資產價格的走勢,各國央行被迫加息的預期也更為強烈。但在自身經濟復蘇不理想的情況下,被動加息將會對其經濟造成極大的影響,新興經濟體股市調整預期對比美國將明顯幅度更大、時間更長。
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一)在當前全球宏觀經濟背景下,中國能否獨善其身?
首先,從行業來看,在疫情初期,中國寬松的貨幣政策拉高了固定資產投資、制造業、房地產、基建等類別的投資比例,但在疫情放緩后投資增速逐漸從高位向下恢復至正常水平,但制造業投資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后出現了大幅反彈,即將超越房地產成為未來穩定投資的關鍵,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投資機會。
其次,從制造業內部的上中下游分段來看,“上游原材料好于中游裝備制造,中游裝備制造好于下游消費”的制造業投資修復格局延續。在未來一年左右,投資于制造業的上游是最好的選擇。
(二)到底應該投資制造業哪一細分領域?
從中長期貸款增速來看,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持續高于整體的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也在持續向好,再次印證了制造業是中國財政政策支持的重要方向,而其中創新型企業更是國家貨幣政策支持的重中之重。
預計在政策支持力度加碼的帶動下,計算機、新能源等高端制造業投資有望維持高增長,芯片、半導體等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等技改相關投資增速大概率也將迎來改善,對制造業投資形成向上支撐。
因此,盡管明年全球都將籠罩在美聯儲加息的陰影下,各國的通脹水平都會不斷抬升,各國股市都有可能經歷比較大的回調,但中國由于自身的獨特性,在高端制造業投資增速不斷上升的過程中,中國可能是唯一一個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的國家,高端制造業景氣度會非常高,而高端制造業的上游投資機會將更大,其中主要在新能源的上游(光伏、硅、氫、鋰礦、鋰電設備)、半導體上游(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等細分領域。此外,旅游、傳媒、影視、軍工等局部低估值板塊也存在投資機會。
(三)疫情與社零增速變化
受疫情外生擾動以及經濟周期性回落疊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居民收入修復放緩的影響,中國消費行業疲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增長3.9%,增速尚不足疫情前的五成,且趨勢上二季度以來社零增速已呈現出波動回落態勢,已然成為我國經濟修復的最大軟肋。
隨著疫情擾動邊際弱化,加上“雙循環”發展格局的促進,消費環境大概率會逐漸得到改善,以新能源車、醫藥、國潮等為代表的新消費領域將有獲利的機會。
(四)美聯儲退出貨幣寬松對我國的影響
上半年我國貨幣政策已經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態水平,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的態勢,美聯儲退出貨幣寬松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制約有限,我國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在內外部均衡中堅持“以我為主”。歷史經驗也顯示,中美貨幣政策周期并不完全同步,美聯儲收緊貨幣甚至啟動加息時,中國的貨幣政策反而很可能轉向寬松。因此,明年中國很可能是受美聯儲加息影響最小的國家。
大類資產配置分析與建議
2021年三季度,國內大類資產收益排序分別為商品>債券>房地產>現金>0>黃金>股票。
四季度,我們認為大類資產配置的關鍵詞在于“市場波動加大、適當控制風險、挖掘 A 股結構性機會為主”,具體到資產上,建議擇機增配股票,標配債券,低配大宗商品、黃金和房地產。
大盤晴雨表:國內股債相對吸引力
相對來說,股債相對吸引力指標越低,代表股市下跌的可能性越大;股債相對吸引力指標越高,代表股市上漲的可能性越大。目前國內外宏觀、流動性環境日趨復雜嚴峻,國內股債相對吸引力處于70%分位數上方,決定了A 股難有趨勢性的機會,短期波動或加劇,但性價比凸顯,不乏結構性投資機會,投資者不必過分擔憂,結構上新能源、半導體、新基建跑贏的概率很大。
但對于債市來說,美聯儲四季度啟動 Taper 預期雖然已被市場基本消化,但全球供給不足約束仍將推升通脹和通脹預期,加上美國財政存款壓降告一段落后市場流動性邊際趨于收緊,或仍會引發美債利率有所上行,對國內債市形成一定的擾動。
因此,今年四季度到明年,市場波動會加劇且難以把握,獲取收益的難度加大。在這種情況下,依托于市場指數走勢判斷、分時擇策略選擇、全天候FOF量化收益加成的多策略產品的業績表現可能會好于其它產品,是這一時期投資的首選。
此次“和美全球行”美洲站活動,五糧液以樂傳情,走進“古典音樂興盛之城”華盛頓,舉辦了“和美樂章”五糧...
近日,光大信用卡正式啟動了“雙十一去嗨節”系列活動,通過多重優惠活動,旨在幫助消費者實現更大的節省,...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