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然歷經風霜,中國獨角獸前行的步伐堅定依舊。
創業邦睿獸分析數據監測顯示,2021年,中國新晉獨角獸群體爆發出令人震驚的能量:
新晉獨角獸115家,占中國獨角獸(369家)的比重超三成,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家獨角獸誕生,產出獨角獸的頻率加快;
新晉獨角獸平均估值144.44億人民幣,平均估值較2020提升126.1%,資本有向獨角獸企業加速集中的態勢;
新晉獨角獸融資處于B輪之前的占比為38%,數量較2020年提升9.5%,成為獨角獸的時間不斷提前。
推動中國獨角獸快速成長的持久而強大的能量,源自中國新興技術商業化落地的加速、消費的升級換代、健康中國2030規劃的推進,以及資本的加持與賦能。但同時,中國獨角獸規模加速擴大的背后,也得益于潛在獨角獸等新生代商業力量的孵化培育、高速成長。潛在獨角獸的涌現,讓中國科創領域不斷推陳出新,構建出良好的創業生態。
當下的榮耀與成就固然可喜,但未來也尤為可期。我們更希望帶著一份使命感,以專業的視角去發現中國未來的獨角獸,去預見未來的榮光。與新晉獨角獸相比,未來獨角獸這個新生力量,同樣值得我們探索,值得我們憧憬,值得我們認真審視、深思。
基于此,2021年,“創業邦100”全新升級,首次隆重推出“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聚焦于尋找成立時間在10年內,估值在1億~10億美金,正處于高速成長階段,未來極有可能晉升為獨角獸行列的企業。
當然,沒有任何人能百分百預知未來的一切,但我們可以以專業的精神、科學的方法,通過尋找發現未來的獨角獸,去洞察中國商業的變遷。這何嘗又不是創業邦作為一家成立超過14年的國際創新生態服務平臺,理應承擔的使命?
創業邦堅持每年發布“創業邦100-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不斷尋找100家新經濟高成長企業。過去13年,累計有超過1000家優秀企業成功入圍“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截止2021年11月底,近80家有IPO記錄,超過70家為獨角獸企業,包括京東、美團、奇虎360、字節跳動、蔚來、地平線、寒武紀、文遠知行等優秀企業。
今年,我們通過長達近2個月的征集報名,經由數百家投資機構的推薦,最終超過700家企業踴躍提交報名信息。評審人員以參選企業的創新實踐、成長速度、融資能力、管理團隊和發展前景五大評選維度為基礎,建立多維度企業價值評估體系,通過對參評企業進行數據清洗、篩選、桌研、走訪調研、討論、核實、專家評審,最終評出“2021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
從100家未來獨角獸的數據(詳細請看“2021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數據分析”),或許我們能看到中國未來獨角獸的樣貌:
在行業分布方面,人工智能、醫療健康、企業服務、大消費、先進制造等領域的未來獨角獸集中度較高,智能感知、AI芯片、智能機器人、隱私計算、數字醫療、腦機結合、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的細分場景有著無限的想象空間。
在區域分布方面,北京市依舊以強勁的優勢,成為誕生未來獨角獸的高地。以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成為孕育未來獨角獸的重要一極。
在估值增長方面,100家未來獨角獸總估值超過2300億元,本次入圍的100家未來獨角獸平均成立時間為4.17年,未來增長空間廣闊。
在投資機構方面,100家未來獨角獸的背后離不開機構的投資與賦能,高瓴、紅杉中國所投未來獨角獸入圍企業數量居前列,此外,也可以看到聯想創投、百度風投、招商局創投等CVC積極布局的身影。
在創始人方面,年輕科技型人才成為未來獨角獸的重要締造者,100家未來獨角獸創始人平均年齡為41.72歲,77.9%畢業于理工科,超過60%畢業于全球排名前100大學。
2021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




2021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
數據分析
● 數字經濟領域是誕生未來獨角獸的重要領地
調研數據顯示,2021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中,以人工智能、醫療健康、企業服務領域的企業數量占比最高。此外,無論是在賽道深耕、模式選擇抑或產品打磨方面,所有入圍企業均體現出硬核技術的持續創新力,尤其是在后疫情時代,更是成為企業角逐制勝的法寶。
從100家未來獨角獸的所屬行業分布看:
(1)數字經濟領域將成為誕生未來獨角獸的重要領域,在100家未來獨角獸企業中,人工智能、企業服務等數字化重要領域的未來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分別達到21家和17家,此外,數字化技術與制造業、消費等垂直領域的深度融合,也正催生出一大批的未來獨角獸;
(2)在100家未來獨角獸企業中,以智能感知(極視角、馭光科技、宇泛、竹間智能等)、AI芯片(愛芯元智、后摩智能、墨芯人工智能等)、智能機器人(優艾智合、未來機器人等)、隱私計算(數牘科技)、數字醫療(明度智云)、腦機結合(腦陸科技)、量子計算(圖靈量子)等前沿科技為代表的創新企業,開始走進未來獨角獸的陣營,這些領域的未來獨角獸在悉數體現了尖端技術無限切割出的細分場景應用之余,更是展示出人文理性對于先進科學技術的控制能力至關重要。
2021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產業圖譜

數據來源: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調研數據,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 未來獨角獸集聚一線城市,長三角地區群星璀璨
在100家未來獨角獸企業中,“北上深杭”四個城市聚集著超過80家未來獨角獸企業,其中北京以39家位居首位,其次是上海18家,深圳16家。
值得關注的是,位于長三角區域的未來獨角獸39家,與北京并駕齊驅,其中,上海18家,杭州11家,南京7家,蘇州3家。長三角地區匯聚了孵化獨角獸及未來獨角獸的各種關鍵要素,經濟實力強勁,消費能力強,擁有2.25億人口,貢獻了全國1/4左右的GDP;該區域創新資源集聚,匯集了全國約1/4的“雙一流”高校,年研發經費支出和有效發明專利數均占全國1/3左右。
此外,從入圍的未來獨角獸企業看,長三角區域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產業集群一方面向高端化看齊,企業中以人工智能、企業服務為代表的數字化服務企業達到14家,占該區域的35.9%,以先進制造、生物醫藥、汽車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關鍵領域企業達到17家,占比43.6%;另一方面,數字化和Z時代需求帶來消費升級,為長三角地區的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該區域消費領域的未來獨角獸企業6家,占消費領域全部入圍企業(14家)的42.9%。

數據來源: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調研數據,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 中國創投市場深刻影響著未來獨角獸的孕育
獨角獸或未來獨角獸的孕育與中國創投市場的發展息息相關,創投市場的冷暖與創業者的創業決策、創業公司的成長存在很強的相關性。創業邦睿獸分析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一級股權投資市場的熱度達到頂峰,獲投企業數(種子輪至Pre-IPO)創下高峰,隨后創投市場的熱度逐步下降。100家未來獨角獸成立的時間印證了中國創投市場的趨勢,2016年成立的企業最多,達到22家,隨后穩步下降。
整體來看,本次入圍的100家未來獨角獸平均成立時間為4.17年,年輕且充滿活力。其中有7家成立時間在2年之內,分別為芯華章、時識科技、后摩智能、與光科技、探馬、前晨汽車科技、圖靈量子。而他們所處的領域——芯片設計、類腦智能、量子計算、新能源汽車等則體現很強的創新性、前沿性。

數據來源: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調研數據,睿獸分析,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 年輕科技型人才成為未來獨角獸的重要締造者
調研數據顯示,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創始人平均年齡為41.72歲,35~45歲創始人占比超過50%,年輕有為。
此外,這些年輕的創始人均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能夠在復雜的經濟環境和技術變革中洞察和把握未來的商機。這些創始人中,超過90%擁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超過60%畢業于全球排名前100大學。
從創始人所學專業來看,77.9%畢業于理工科,13.2%畢業于經濟學,7.4%畢業于醫學,1.5%畢業于文學,其中理工類中主要以計算機、人工智能、自動化、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專業為主,大量技術類專業畢業生進入創業領域,使未來獨角獸企業更具有技術驅動的特征。
數據來源: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調研數據,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 技術創新是未來獨角獸發展的核心生產力
隨著全球科技競爭的加劇,核心技術的創新對未來獨角獸的長遠發展尤為重要。從100家未來獨角獸企業看,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生產力。2021年,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企業研發投入總金額超過31億元,平均每家研發投入超過3000萬元。100家未來獨角獸企業在研發人員總數方面就突破10000人,平均每家研發人員數量超過100人,約占入圍未來獨角獸平均人員規模260人的一半,人員結構上更偏科研屬性。
從研發投入平均值和專利數的平均值比較來看,各行業研發投入與獲得的專利數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其中,企業服務、汽車交通、人工智能、新材料、醫療健康領域未來獨角獸企業當前的研發投入較高,專利數相對其他行業卻不占據優勢,顯示相關領域的未來獨角獸處在加大研發投入的階段;而VR/AR、物聯網等領域未來獨角獸研發投入相對偏低,但獲得的專利數相比其他領域占有一定優勢,顯示相關行業處在研發成果加速商業化落地的階段。

數據來源: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調研數據,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 總估值超2300億,增長潛力大
調研數據顯示,有93家未來獨角獸企業在2021年披露過新融資,占比超過90%。從統計結果來看,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總估值超過2300億元,平均估值約為23億元,有67%的未來獨角獸估值集中在10~30億元,其中大消費、企業服務、工具軟件、醫療健康等行業平均估值相對較高,皆超過20億元。由于本次入圍的100家未來獨角獸平均成立時間為4.17年,未來擁有廣闊的增長空間。

數據來源: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調研數據,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另外,融資方面,本次入圍的100家未來獨角獸最新一輪融資總金額超過280億元,平均融資金額在2.8億元,超過70%的企業最新一輪融資金額在2億元以上,從最新一輪融資階段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B輪和C輪,兩者分別占比為43.0%和27.0%。

數據來源: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調研數據,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 投資機構加力賦能未來獨角獸成長
隨著資本的退潮,機構的投資更為理性,遵循行業發展客觀規律與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存在強共振的項目,受到機構青睞。投資機構的專業性、服務性也進一步強化。100家未來獨角獸的成長,離不開機構的投資和賦能。從100家未來獨角獸背后的投資機構看,高瓴、紅杉中國投的未來獨角獸企業數量居前列,分別達到18家和12家。
此外,近年來隨著中國CVC的快速崛起,CVC投資的項目也迅速成長,已經躋身獨角獸或未來獨角獸行業。在100家未來獨角獸中,可以看到聯想創投、百度風投、招商局創投的身影,其投資未來獨角獸100企業的案例數分別達到7起、7起和6起。

數據來源: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調研數據,創業邦研究中心整理
掃碼報名創業邦 100 未來獨角獸峰會暨 2021創業邦年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