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向松祚先生受邀出席“恒心·恒新”2022恒天財富榮耀年會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向松祚先生受邀出席“恒心·恒新”2022恒天財富榮耀年會,并圍繞“2022年全球經濟金融趨勢--展望疫情、滯脹背景下的資產配置邏輯”發表主題演講,站在經濟學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視角,為投資者厘清2022年的宏觀大勢,讓其對投資有了更加清晰和理性的認識。以下為內容精編,望有所得。
分享伊始,向松祚說到,2019年年底,沒有人能預測到新冠疫情的到來,大家對于2020年的預判非常樂觀,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這一切。當前,整個全球經濟金融正處在一個非常不確定性的一個時代,相信沒有一個經濟學者能夠預測未來,那么為什么我們還需要做趨勢的預判呢?因為我們人類的行動是looking forward--面向未來。所以我們必須要做一個預判,不是說能夠準確預判,是因為我們需要一個預判。而針對2022年的全球經濟金融趨勢,他則概括了幾個“不確定性”,分別是滯脹、轉向、巨變、風險和配置。
01
滯脹:疫情持續,全球經濟體呈現滯脹趨勢
針對滯脹,向松祚說到,新冠疫情持續蔓延依然是全球經濟金融面臨的最大風險和不確定性,沒有人知道疫情什么時候結束,對于企業家和投資者而言,把控風險是最重要的。新冠疫情導致2020年全球經濟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美國經濟萎縮3.5%,日本萎縮4.8%,德國萎縮4.9%,歐元區萎縮6.8%,衰退幅度超過歷次金融危機。
直至今日,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還在繼續,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沖擊超出了幾乎所有人的預料,盡管2021年開始有所恢復,但是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其對經濟衰退的效應將會持續很長時間。無論疫情何時結束,未來,全球經濟總體將呈現“衰退、蕭條和低速增長”的特征。
02
轉向:美聯儲和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被迫轉向
在這樣的全球經濟環境下,為應對疫情沖擊,美聯儲、歐央行和日本央行等紛紛實施量化寬松和零利率貨幣政策,資產規模迅猛擴張。然而寬松的貨幣政策依然無法避免全球經濟陷入低速增長態勢,貨幣萬能主義失效。
相反,為此引發的通脹問題,使得貨幣政策必須被迫轉向,而美聯儲和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被迫轉向必然會引發諸多風險和不確定性。對此,向松祚指出,實際上人類歷史上的經濟增長與貨幣政策是沒有關系的,當通脹問題愈演愈烈,貨幣政策被迫轉向后,經濟的增長需要依靠實質性的調整和改革,以及實體經濟的增長,這是非常難的。此外,全要素勞動生產力TFP增長放緩或下降也將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普遍放緩和下降,科技、制造業將成為下一個經濟增長的重要突破點。
03
巨變:中美關系巨變加劇全球經濟金融不確定性
緊接著,談及中美關系,向松祚則指出,中美關系巨變也會加劇全球經濟金融的不確定性。展望未來的中美關系,他說到,總體將從接觸、合作、共贏轉向遏制、對抗、脫鉤。大家對中美關系不應該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永遠是憑借實力說話。
對于我們來說,當前需要思考的最根本和最長遠的問題是:中國如何才能真正成為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學強國、技術強國、制造強國、金融貨幣強國、世界軍事強國、價值觀和思想強國;如何才能從根本上擺脫被美國及其盟國“卡脖子”的困境;如何實現與美國及其盟國在綜合實力上的真正平衡或所謂“恐怖平衡”。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提到的:“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
04
風險:所有資產的金融風險全面凸顯
在此大背景下,向松祚指出,所有資產的金融風險將全面凸顯,防范風險和強化監管是當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國經濟面臨增速持續放緩,房地產市場整體走弱等突出問題,不可能回到高速增長時代。而邁入高質量增長階段,我們需要沉下心來,放眼長遠,以創新科技為新的經濟增長突破點,去逐一化解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最突出的幾大問題,包括滯脹風險、房地產市場整體走弱、能源供求矛盾和結構性矛盾、通脹風險、美國持續加強對我國高科技“卡脖子”力度、民營企業投資動力不足,以及政府“干預之手”越伸越長,某些地區經濟呈現“官僚化、泡沫化、空心化”的危機。
此外,中國經濟過去快速增長也累積了大量的金融風險,這也需要長時間去消化。我們做財富管理、資產配置也需要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以風險管控為首要原則,做好杠桿管控。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作為當前最大的金融風險,現階段及未來我們需要將資源資金轉向硬科技、制造業,轉向實體經濟,這是難而必須要做的事情。
05
配置:投資增長點和資產配置基本邏輯
演講最后,向松祚談到,當前中國居民的金融資產配置是比較低的,很多都是配置在房地產上。面對政府靠土地財政,企業靠房地產賺錢,銀行靠房地產抵押,居民靠房地產理財的情況,債務風險問題比較麻煩。對此,他推測,未來幾年我們很有可能面對“寬貨幣緊信用”的狀況,行業也將呈現二八分化的狀態,財富管理行業也不例外。
談及未來的投資增長點和資產配置基本邏輯,他則說到,雖然當前的外部環境危機四伏,但投資機會依然無限,尤其是以硬科技、創新、新能源、數字化轉型等為代表的行業,其未來發展及投資空間巨大。而隨著房地產投資黃金時代的落幕,未來資產配置的基本趨勢也將圍繞股權投資、二級市場投資以及保險等金融資產持續展開。最后他再次提醒大家,無論是對公司、對行業,還是對個人家庭,在未來最重要的是如何控制好杠桿風險,在管理好風險的前提之下,再去尋找高收益的資產。
2025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將近,平安銀行信用卡積極響應監管號召推出“保障金融權益,助力美...
截止2024年12月,經布基納法索國家經濟和財政部、國家安全部及其下設各機構的審核,世界金融資產交易...
維昇藥業,股票代碼2561.HK,于2025年3月13日至3月18日期間招股,百惠金控團隊擔任聯席牽...
3月12日晚間藍思科技發布公告,宣布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交...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