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漸加深,如何實現“老有所養”已成為最受關注的民生熱點之一。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漸加深,如何實現“老有所養”已成為最受關注的民生熱點之一。12月23日,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清華大學銀色經濟與健康財富指數課題組、大家保險集團三方聯合編制的《中國養老服務藍皮書(2012—2021)》在中新社舉辦的國是論壇之“城心養老:養老新趨勢”上正式發布。
藍皮書從養老服務基本問題、養老服務需求研究、養老服務供給研究和國內外典型案例研究四個方面進行梳理,旨在為養老服務政策制定和企業發展提供參考,促進社會共識,探討最能滿足中國居民養老需求的理想模式。
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應合理界定政府責任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3.5%。“十四五”期間,中國預計將進入深度老齡社會,2035年之前預計進入高度人口老齡化社會。如何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打造完善有效的養老服務體系,成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關鍵。
藍皮書認為,在此過程中應合理界定政府責任。國民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個人長壽風險管理責任不斷加大,政府的有限責任是為人們適應百歲人生提供發展平臺。體現為在宏觀上組織制定法律法規和政策;在中觀上組織制定行業標準、建設基礎設施、打造公共服務平臺、支持發展產業鏈;在微觀上指導和規范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三類產品的生產、定價和供給。
例如,為貧困人口等群體提供的“兜底性服務”等公共產品應當依法由政府提供,以成本定價為主;服務社會大眾的基本保健和養老服務則均屬于“普惠型服務”,這類準公共產品政府應通過包括支持發展社會企業、舉辦公私合作PPP項目在內的多種方式參與;服務高凈值人口的私人產品則屬于完全的市場機制,政府的責任是通過法規、行標和監督規范市場行為。
藍皮書表示,政府滿足養老服務需求和打造養老服務體系要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嚴格依法界定公共品的適用范圍和待遇清單,防止出現任意擴大范圍和利用權力搭便車的現象;二是要在政府和市場之間嵌入社會事業發展基金、社會企業和社會服務,以準公共品的生產機制滿足中等收入人群和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服務需求;三是養老服務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社區、家庭和個人多方通力合作,在黨的領導下,打造“規范政府責任、建立民主協商機制、發動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加之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
超八成受訪者愿接受“城心養老”方式
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城市居民養老需求漸成井噴之勢。為準確識別城市居民養老服務需求,2021年,由大家保險集團與清華課題組合作開展了“中國城市居民養老服務需求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7.5%的受訪者考慮過養老問題;父母健在的受訪者中,82%的考慮過自己和父母的養老問題。
在對于養老方式的認知上,受訪者對于城心養老的優勢選擇排在前三的是離市中心近/生活便利/交通便利、方便子女/親人探望、熟悉的生活圈/社交圈,占比分別為34.49%、32.57%、27.41%。而對于城郊養老的優勢,受訪者選擇排在前三位的為生活環境好、居住面積大、交通便利,占比分別為57.94%、53.06%、49.92%。綜合比較,有83%的受訪者愿意選擇城心養老的模式。
藍皮書同時指出,隨著泰康保險、大家保險等商業保險集團適應銀色經濟時代的消費需求進行金融創新,推動保險、地產、醫護和養老服務閉環管理,實現養老保險產品與養老社區相結合,由此形成養老金融新格局,且正在向核心城市群聚集。
在此背景下,核心城市群發展需要揚長避短。藍皮書表示,核心城市群在養老事業、產業發展上存在諸多優勢:養老金市場發展可以增加長期資產配置,促進資本市場轉型、治理和持續發展;嵌入醫護的養老社區建設,可以促進健康科技與銀發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市場結構轉型,形成既適應青年勞動人口,也適應大齡勞動人口的新型就業市場;帶動當地政府改造老舊居民社區,大力發展養老社區,滿足大多數居民養老服務需求。由此形成核心城市群持續發展優勢,有利于提高國家競爭優勢和促進外循環經濟社會發展。
藍皮書認為,發展核心城市群效應,帶動雙循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去其弊、取其利。一是加大中央政府對非核心城市群的中央轉移支付,促進全國各地經濟社會持續的、均衡的發展;二是大力發展醫養服務PPP,通過劃撥土地與建設公共設施,降低醫養服務的重資產成本,引入民營企業和社會企業經營輕資產,在收費價格中減去地租和部分房租,發展可以滿足中產階級乃至低收入人口需求的醫養服務;由此推動銀色經濟和銀發產業在全國各地區的均衡發展。
“保險+養老”具“雙面黏合效應”
養老服務市場的巨大潛力,令保險業看到機遇。短短幾年內,已有多家保險企業在養老服務市場開始布局。
藍皮書指出,截至2020年9月末,已有10家保險機構投資47個養老社區項目,床位數84155個。從項目情況及入住情況分析,獨立公寓的開放戶數與護理公寓的入住率均逐年遞增,醫養結合過程中醫院部分較難盈利,位于城市郊區面臨急救的困境。2019年,大家保險集團將養老作為集團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在我國社區基本保健基礎設施和15分鐘急救圈尚不完善的階段,從“城心”養老社區做起,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院內院外全覆蓋的“健康管家咨詢+自有醫生面診+外部專家問診+三甲綠通就醫”的顧問式分級診療體系,打通 互聯網醫院平臺、藥事管理平臺和醫保結算系統,為長者提供包括個性化就醫建議及陪診服務、藥品管理及醫保結算在內的一站式就醫解決方案,切實解決就醫慢和就醫難的痛點。
藍皮書指出,上述“保險產品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產品具有“雙面黏合效應”。
一方面,在諸多年金保險產品中選擇了此類產品的消費者,包括青年消費者、中年消費者和老年消費者,不僅關注產品的收益和賠付方式,還有了一個新的偏好,即關注和比較養老社區建設,以增加自己對養老社區的信息擁有。在課題組調研中發現,有這類偏好的消費者的占比非常高。
另一方面,售出此類保險產品的保險公司不僅關注年金產品的死差、利差和費差,更關注養老社區的建設和品牌的培養,并帶動相關保險產品均圍繞這個品牌進行銷售。一旦擁有“一床難求”的品牌效果,養老相關的保險產品的價值和市場就會加大。
藍皮書表示,同時,售出這類產品的保險集團,在理性消費者的關注下,產生了內部合力與外部競爭力。集團內部的發展理念高度統一、發展戰略逐步清晰、資源整合目標明確、品牌和連鎖效應越來越強,市場競爭力快速上升。在中國養老服務市場中,出現了理性的供需雙方,由此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消費選擇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低收益時代的財富損失。
發布會上,匯通達“AI+產品”矩陣集中亮相,覆蓋會員店經營全場景,超50+Agent助手賦能門店實現...
Canva可畫旗下的所有AI工具,包括魔力工作室和即將推出的Canva AI,均由Canva可畫護盾...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