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28日,消費電子產業鏈龍頭藍思科技股價盤中大幅波動,消費電子(申萬二級)板塊整體下跌0.87%。
12月28日,消費電子產業鏈龍頭藍思科技股價盤中大幅波動,消費電子(申萬二級)板塊整體下跌0.87%。
盤后,有投資者就目前藍思科技經營情況在互動易平臺提問。藍思科技回應稱,“公司的研發、生產、運營、管理、訂單、交付等均正常、有序地推進。公司在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及光伏新能源領域的垂直整合及戰略布局持續高效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藍思科技智能新能源汽車組件與電子信息綜合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簽約落地上海臨港新片區,成為臨港首個以汽車電子為主要發展方向的重大項目。
有機構研報指出,智能汽車在未來十年有望沿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主線依次展開,并對整車品牌、整車制造、零部件/軟件服務等環節帶來深刻變革,而華為、蘋果、小米等智能機巨頭也會成為其中的重要參與者,或將引領行業發展。
據相關媒體報道稱,蘋果發表首款電動車“Apple Car”預計明年9月,這比原先規劃提早至少兩年,其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據了解,蘋果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方面擁有大量專利,技術儲備充足。天風證券曾指出,Apple將專注在自動駕駛軟硬件、半導體、電池相關技術、外觀與內部空間設計、創新使用者體驗與整合既有Apple的生態。
IHS Markit預計,2030年全球汽車智能座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681億美元,較2020年擁有近一倍的增長空間;根據其預測,國內的智能座艙2030年的市場規模也將超過1600億元,中國市場份額占比將從23%上升至37%,成為全球最主要的智能座艙市場。
藍思科技作為果鏈核心供應商,其生產能力以及創新實力持續獲得蘋果高度認可,未來有望快速切入蘋果汽車供應鏈。今年年初,藍思科技完成定增,擴產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目標直指智能座艙。
目前,藍思科技圍繞汽車智能駕駛艙及周邊結構件研發、批量生產了包括車載中控屏(結構與功能零部件及組裝)、儀表盤組件、B柱、其他智能座艙顯示屏組件、車載裝飾件、車身結構件、后視鏡、導航儀等在內的諸多種類產品。此外,公司還拓展了車窗、天幕與前擋等領域。
客戶層面,藍思科技汽車客戶囊括了賓利、保時捷、奔馳、特斯拉、寶馬、奧迪、現代等高端車企,同時也有蔚來、理想等國內造車新勢力的身影。
11月底,特斯拉對上海超級工廠項目(一期)第二階段-產線優化項目進行環評公示。報告顯示該項目總投資高達12億元,預計在12月動工,最快明年4月份完工。據悉,特斯拉自2019年在上海臨港設廠以來,產銷量快速提升,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過90%。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產能已超過45萬輛,每天可生產超過1600輛Model Y車身和超過2000輛的Model 3車身。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302.3萬輛、299.0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市場滲透率提升至12.7%。造車新勢力方面,蔚來、理想、小鵬11月銷量分別為10878臺、13458臺、15613臺,同比分別增長了106%、190%、270%。
受益于蘋果汽車加快推出以及特斯拉持續擴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訂單有望快速增加。藍思科技核心汽車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有望持續上升,未來其新能源汽車業務將步入快車道。
3月12日晚間藍思科技發布公告,宣布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交...
在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張家港廣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廣大特材 ")憑借其卓越的技...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