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22年1月29日,消費電子領域已有75家A股公司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預告。
截至2022年1月29日,消費電子領域已有75家A股公司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預告。
梳理后發現,這75家公司中有21家業績預虧,占比近30%;在業績盈利的54家公司中,僅有32家實現凈利潤同步正增長,占比僅為42.7%。
這些公司中,虧損額度最高的是歐菲光,2021年預計凈虧損19.2億-26.7億元。另外,長盈精密預計虧損4.9億-6.9億,*ST星星虧損11.4億-15.4億,春興精工虧損7.5億-9.5億。
近三成公司年報預虧
在發布年度業績預告的75家消費電子領域公司中,有21家業績預虧,占比近30%。而且,有多家公司業績波動幅度巨大。
比如,長盈精密2020年盈利為6.0億元,2021年預計虧損4.9億-6.9億元,業績降幅達200%左右;得潤電子2020年盈利為1.2億元,2021年預計虧損4.8億-6.8億元,業績降幅超過500%;捷榮技術2020年盈利為1.0億元,2021年預計虧損1.5億-2.2億元,業績降幅達300%左右。
此外,對于消費電子產業鏈上的一些龍頭公司,雖然2021年維持了盈利狀態,但業績降幅明顯。像奮達科技2021年凈利潤僅6300萬-8500萬元,下降幅度94.09%-92.02%;安潔科技2021年凈利潤僅1.6億-2.1億元,下降幅度66.06%-56.03%;勝利精密2021年凈利潤僅4000萬-5500萬元,下降幅度85.79%-89.67%。
另據同花順iFind數據,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的近200家電子行業A股公司中,預計88家公司第四季度業績環比下滑,占比46.56%,環比跌幅均在100%以上的公司共16家。
缺芯、疫情等拖累消費電子產業
消費電子產業鏈上諸如長盈精密等公司,布局了的新能源汽車賽道,是景氣度向上的行業,同時公司也都擁有重量級的客戶,緣何會在單季出現業績暴雷呢?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芯!據財聯社報道,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從今年年初開始,由于客戶芯片短缺,訂單延遲或取消,整個產業秩序呈現相對混亂狀態,很多電子制造代工廠也出現停工停產、產能利用率不足的現象。”
芯片是電子產品的“大腦”,用一位電子元器件資深從業人士的話說,如果沒有芯片,其他的元器件再充足都無濟于事。
除了缺芯,疫情、限電等也是拖累消費電子產業的重要因素。
新冠疫情的持續,會導致消費電子產業運營成本大幅增加。一方面,疫情和全球雙碳政策導致工業品原材料供應短缺、價格大幅上漲,使得行業采購成本上升,對盈利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導致芯片、半導體供需矛盾逐漸加劇,使得行業部分客戶出貨不及預期。
同時,受疫情影響,物流受阻、供應鏈疫情防控等因素,都會影響訂單的生產和交付。
此外,限電的影響也不可小視!限電對電子行業訂單的生產交付、經營調度造成一定影響,造成良率波動、成本上升,擾亂既定生產、交付節奏。
不過,業內人士預計,到2022年二季度之后,產業鏈供應情況有望改善,疫情或趨于緩和,智能手機市場需求有望迎來復蘇。
12月5日,由思維財經&投資者網主辦的2024年投資者年會在上海隆重舉辦,并正式揭曉了“金橋獎”獲獎...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
寵物鮮食賽道殺出黑馬!派特鮮生斬獲2500萬美元天使輪
抗衰老黑馬NewLimit斬獲1.3億美元B輪融資,劍指細胞“逆齡”療法
FoodHealth重塑營養評分標準,750萬美元A輪融資加速“食品即健康”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