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下半年以來,A股及港股醫藥板塊公司普遍“膝蓋斬”,不得不讓人感嘆,寒冬過于凜冽。
去年下半年以來,A股及港股醫藥板塊公司普遍“膝蓋斬”,不得不讓人感嘆,寒冬過于凜冽。
不過,如果對美國生物科技公司泡沫史有所了解的人,應該不會對這樣級別的市場波動大驚小怪。
1992年的時候,美國的生物科技企業遭遇了一輪泡沫破裂。BTK生物科技指數從1992年1月223.92點,跌至1995年3月的77.56的低點,直到1999年才終于漲回7年前的水平,2021年對于美股生物科技企業迎來高光的一年,BTK指數一度超漲至6000點。與之相對應的則是A股及港股的醫藥板塊企業在經歷2021年上半年的瘋狂后,開始了長達近九個月的下跌。
醫藥板塊的很多子行業和生物科技行業一樣,長期有著一個好的趨勢,但行業的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發展的曲折總是隨著資本的潮起潮落。對于投資人來講,每一次歷史級別的調整,往往都是一次難得的投資機會,當資本潮水退去,我們才得以冷靜判斷誰是金子,誰又在裸泳。
1. 此輪醫藥行情回顧
A.潮起
這一輪醫藥股行情從19年開始啟動,終于21年7月。行情的底層邏輯其實很簡單,就是決策者并通過各種政策(例如:帶量采購、創新藥進醫保等),倒逼藥企、生物科技企業、醫療器械企業及醫療服務企業加速自身迭代,以促進行業優勝劣汰,并積極扶持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最終最大限度解決和醫療相關的民生問題。在這個大邏輯下,資本市場改革也如期而至,2018年開始,隨著香港18A、上交所科創板的問世,整個醫藥板行情逐步啟動。在這期間,市場涌現出了眾多牛股,如Pharma的恒瑞醫藥,CXO的藥明康德,Biotech的百濟神州、金斯瑞生物,癌癥檢測的諾輝健康,還有創新器械的沛嘉醫療等等。
B.高潮
伴隨著21年港股創新藥/創新器械上市熱潮,醫藥板塊的市場情緒被推到了頂峰。不少公司的股價,要么透支了業績,要么過于樂觀,這都在估值層面得以體現。試想,一個只有早期管線的創新藥公司,動輒估值上百億是一件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C.潮落
潮起潮落,醫療板塊這輪調整,固然有宏觀層面的因素,但也有合理的一面。醫保談判降價、創新藥出海失敗的種種風險,刺激著市場脆弱的神經。去年下半年以來,很多醫藥板塊的公司都經歷了殺邏輯、殺估值、殺業績的過程。
殺邏輯:醫藥行業的大邏輯似乎沒有那么順暢,一方面美國可能打遏制中國生物醫藥發展的牌,另一方面國內高層也似乎察覺了過度依靠資本,行業發展暴露出不少問題,政策開始出現一些調整。
殺估值:醫藥行業很多公司估值都處于歷史比較高的位置,尤其是很多未盈利的18A企業。行情好的時候市場的投資人都看PEG,都愿意聽創新藥/創新器械的商業化前景。一旦遭遇市場調整,尤其是投資邏輯的變化,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就變的很低。
殺業績:下跌過程中最慘的就是邏輯不順、估值太高,業績還被證偽的公司。這里面的典型就是一些創新器械公司,這些企業上市后業績表現不及預期,市值縮水嚴重。
2. 醫藥板塊是否可以重新介入
就像霍華德·馬克斯所說,市場的鐘擺從來不會在半路停下來,一定要走到階段。現在的市場反應可能過度了。我對國內醫藥板塊依然保持信心,這是源于:1)醫藥行業的大邏輯沒有變,民眾需要在能夠負擔的情況下用更好的藥、更好的器械,接受更精準的診療,享受更便捷的醫療服務;2)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很多頭部的企業,仍能交出滿意的答卷,就拿預期最不確定的創新藥企業來說,大部分頭部公司剛剛邁入商業化的第二或第三個完整年度,但不少公司的收入已經邁過10億元大關.
3. 眼下投資醫療板塊,需要關注什么
周期避無可避,我們需要做的是,尋找能夠穿越周期的公司。經歷這段時間以來的調整,哪些公司更值得關注呢?我們應該關注那些細分行業賽道前景好,增長邏輯清晰可驗證,企業抗壓能力強(在政策、疫情等不利影響下依然穩?。?,財務指標健康(現金流好、盈利指標不錯)的企業,這里我關注的是獨立第三方檢驗(ICL)中的特檢企業
4. 為什么看好特檢賽道
首先,這個市場的成長性十分確定。
一方面,在基因組學的推動下,精準治療已經成為“剛需”。在美國,超過85%的腫瘤治療,都是靶向藥或免疫治療,對應著特檢的需求。隨著未來精準治療及創新藥的發展,特檢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廣泛。
另一方面,隨著醫改深入,DRG/DIP等一系列針對醫院端的政策出臺,醫院檢測需求的外溢是必然事件。參考歐美市場,歐洲ICL滲透率超過50%,日本滲透率達到60%,即便美國稍低,但也達到35%。而我國目前滲透率不足10%。特檢作為ICL最重要的組成,外溢會更為明顯。
其次,行業壁壘高。大部分醫療行業容易內卷,但特檢領域是個例外。
一方面,特檢行業的準入門檻較高。由于檢測項目眾多,且所需的技術難點差異極大,如何構建有競爭力的產品線,對公司的研發能力要求極高;另一方面,特檢又是個拼服務的業務。例如,標本需要及時送檢的特點,要求特檢服務需要強大的物流體系作為支撐。這對公司的供應鏈、物流管控以及實驗室實力要求都很高。
這些因素使得特檢領域很難內卷起來。可以看到,特檢公司的利潤率非常不錯,比普檢公司能高出20個百分點左右。
更重要的是,特檢行業的先發優勢和品牌優勢顯著。
特檢服務,與醫生使用習慣息息相關。一旦某個檢測項目率先進入市場,就有可能率先被醫生認知,俗稱“占領心智”,建立先發優勢。與此同時,特檢公司在提供檢測結果的同時,還需要提供額外的咨詢服務,在醫生確定治療方案過程中提供幫助。誰能做得更好,自然就不會被輕易更換,這是品牌優勢。
這也意味著,當前在特檢領域發力,并逐漸擁有品牌優勢的公司,往往能夠強者恒強。體現在業務層面,不僅是公司營收能夠持續增長,還能實現不錯的規模效應,讓利潤率持續提升。
因為,檢測服務的硬性成本,主要是檢測員工薪酬支出、外包裝、原材料及物流成本等。其中,外包裝成本、原材料成本會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同步增長;而員工薪酬支出和其它費用,則會隨著業務量的增加被攤薄,由此帶來毛利率的提升。隨著公司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兩項費用會被持續攤薄。
也難怪,不管是金域醫學還是迪安診斷,都把特檢業務作為第二成長曲線去發展。
目前,這個賽道的主要玩家有泛生子、燃石科技、華大基因、諾輝健康、康圣環球等。每家的玩法不太一樣,有的和政府合作走大單品路線,有的立足癌癥早篩試劑,有的提供一站式??铺貦z解決方案。不管是哪個模式,只要能走通,都能取得不錯的發展。
5. 特檢頭部玩家亮點拆析
行業的特性,往往也會反映到公司層面。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特檢頭部公司康圣環球的發展來窺探一般。
康圣環球是國內最大的血液特檢服務商,近年來基于血液特檢建立的優勢,逐漸將業務拓展至遺傳病及罕見病、神經學、婦科、傳染病、腫瘤檢測等多個領域。
最初發現這家公司,是因為公司投資者陣容極其強大,上市前獲得晨興創投、KPCB、瑞伏醫療健康基金、CPE源峰、全球第三方醫學檢測龍頭Mayo Clinic、中銀國際、農銀國際、Investcorp、鼎珮集團等海內外機構投資。
而IPO引入的基石投資者陣容也非常豪華,包括貝萊德、雪湖資本、歐洲資管公司Carmignac、DNCA Finance、Athos Capital及常春藤等頂級資本。
隨后,我開始跟蹤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始于“顏值”,陷于“內涵”。所謂內涵指的是公司的業務和財務情況。
第一,公司財務情況很好。2021年,公司在戰略性調整的基礎上,沒有過多去涉足核酸檢測市場,導致這塊業務收入下滑47.3%(2021年為6210萬元,2020年為1.18億元),但公司總收入依然實現了正增長。原因便是,其主營特檢業務給力。得益于產品線擴張和滲透率提升,康圣環球特檢收入同比增長12.3%,達到8.68億元。
不考量會計處理的情況下,康圣環球其實已連續多年盈利,2021年,公司調整后凈利潤為8105萬元,經營現金流為6802萬元。根據公開資料,公司現金流連續四年為正。這在港股醫療板塊并不多見。
加上去年公司在市場頂峰時融到大筆資金,截至2021年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充沛,達到17.97億元。在資本寒冬里,這無疑是大大的加分項。
第二,公司非常專注。大家都知道,過去兩年,不少ICL企業因為核酸業務得以續命。艾迪康更是靠核酸檢測徹底翻身,沖刺IPO。但這種疫情帶來的收益周期性過強,可以看作錦上添花,卻不能是“主菜”,我們終究要回到主營軌跡去探究企業的增長邏輯和價值。在后疫情時代,康圣選擇繼續在特檢領域的深入布局。通過最新財報我們可以看到,康圣環球基于兩個維度不斷擴充產品線。
一是現有6大核心業務的產品擴張,比如,去年血液學新增了50個檢測產品,傳染病新增28個項目,新項目已經開始創造收入,例如髓系疾病新項目銷量實現了突破性增長。
二是檢測領域的外擴。專科特檢領域較多,康圣環球正基于其在血液特檢建立的優勢,不斷往其它科室擴張,比如心血管、眼科、風濕病等。從市場規??矗@幾個領域都是大市場,預計未來能帶來不錯的增量。
更重要的是,寒冬里公司還在通往未來的免疫組技術方面做了布局。所謂免疫組庫測序技術,是指采用PCR或者高通量測序,對基體免疫組庫的多樣性和T/B淋巴細胞克隆的特異性序列進行分析,從而全面分析免疫系統狀態和與疾病的關系。
基于這一特性,該技術不僅可以用于淋巴血液瘤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的分析,還可以用于抗體和細胞治療的研究,檢測行業巨頭紛紛在這一領域布局。
康圣環球的提前卡位,也讓其未來擁有更多外延增長的可能。
當然,作為LDT特檢第一股的康圣環球也面臨很多挑戰。例如:特檢賽道不夠性感,很難出現爆發式增長;康圣的特檢業務也會受到疫情的影響;康圣的股票流動性欠佳。不過對于一個長期能夠保持兩位數增長且行業持續向好的企業,我們應給予關注,更何況公司自己還在不斷回購。
近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召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提...
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慧擇聯袂中國太保產險迭代推出孝心安5號老年人意外險,為家庭高質量應對老齡化貢獻...
11月20日,WellFitXplore 2024(2024亞太康健培訓節)在澳門路氹美獅美高梅隆重...
隨著新年的腳步日益臨近,FWD富衛保險賀歲杯2025發布會于11月14日在中國香港隆重舉行,標志著這...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