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7日,藍思科技(300433.SZ)披露了《關于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的公告》,公司擬將“長沙(二)園智能穿戴和觸控功能面板建設項目”投資總額由原151,476.08萬元增加至540,601.97萬元,募集資金投入金額由原127,123.43萬元增加至229,159.04萬元。
4月7日,藍思科技(300433.SZ)披露了《關于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的公告》,公司擬將“長沙(二)園智能穿戴和觸控功能面板建設項目”投資總額由原151,476.08萬元增加至540,601.97萬元,募集資金投入金額由原127,123.43萬元增加至229,159.04萬元。
藍思科技表示,本次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是公司根據外部環境變化,結合公司戰略規劃和實際經營需要,為緊跟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主動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募集資金使用效率,持續優化核心財務指標做出的審慎決策。
此次調整募集資金用途,體現了藍思科技對智能穿戴賽道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消費電子市場發展前景的準確把握。國盛證券表示,VR/AR產業在經歷 2016-2019 年的低谷期后,2020 年實現穩步發展,海外消費級VR市場逐步打開。當前消費級VR/AR產業飛輪已開始初步旋轉,產業鏈各環節升級驅動用戶滲透率提升,未來現象級終端設備、內容應用的誕生亦將帶來板塊強催化。
AR/VR等智能穿戴市場增長前景可期,產品創新孕育新增長點
隨著應用場景的日趨豐富和功能的進一步完善,智能穿戴領域增長空間快速釋放,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耳機、智能頭顯等產品在內的智能穿戴設備越來越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而諸如5G通訊、智能交互、云計算等高新技術的發展,也加速了這一藍海市場的成長。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人們對于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日趨多元化,對智能穿戴設備的健康監測、運動健身影音娛樂等功能更為看重,這也讓相關產品獲得消費者青睞。
IDC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可穿戴市場出貨量近1.4億臺,同比增長25.4%。預計 2022 年出貨量或超1.6億臺,達到18.5%的增長。其中,2020年中國VR終端硬件市場規模為107.0億元,AR終端硬件市場規模為125.9億元,預計到2025年,中國VR和AR終端硬件市場規模分別達到563.3億元和1314.4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興起,VR/AR行業未來發展將更加受到業界的關注,現下正是快速布局的最佳時機。
藍思科技作為全球消費電子供應鏈龍頭,也是最大的智能設備外觀結構及功能模塊方案提供商,本身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這也是公司得以擴大智能穿戴項目規模的基礎。據悉,藍思科技是行業內最早開始對光學、結構件及功能件模組開展研發、創新的企業之一,已有量產產品落地,持續參與各個客戶的智能手表、AR/VR 項目,具有豐富的技術儲備和全球優質客戶資源。值得一提的是,在AR業務方面,玻璃鏡片的研發制造具有難度大、價值高的特點,而藍思科技擁有領先的玻璃生產工藝和成熟的經驗,也能夠取得明顯的優勢。
優化資金用途適應經營實際需要,規模持續提升可期
目前,藍思科技業務范圍已經形成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光伏三大賽道,此次公司還調整細化了經營范圍,對公司賽道產品范圍具體細化,反映出公司產品布局方面的全面性和創新優勢。
下游細分領域景氣高企,市場需求仍在快速增長,而且還遠未得到充分滿足,可見未來空間依然巨大。2021年,藍思科技營業收入達到452.86億元,同比上升22.60%,公司發展仍然處于快車道。基于此,藍思科技憑借對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的把握,調整募投資金用途,有助于公司深化核心客戶業務關系,加速拓展客戶,持續獲取新訂單。
此前,中信證券判斷,當前正處于兩輪科技紅利之間,5AIoT(5G+AI+物聯網)將成繼移動互聯網后,下一輪科技紅利最大的機遇。業內人士指出,在新的技術驅動引領下,藍思科技未來長期發展邏輯更為清晰,發展動力也有望因此得到進一步提振。得益于短期的經營韌性和長期的產品創新,藍思科技成長空間正在加速打開。
3月12日晚間藍思科技發布公告,宣布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交...
在騰訊云的全力支持下,香港天星銀行于2024年12月14日成功實現全量業務搬遷上云。目前,天星銀行已...
作為在新能源開發領域深耕多年的龍頭企業,陽光新能源始終堅持“多發電 更友好”的價值主張,旗下的“陽光...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