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4月11號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4月11號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是一種什么病?
神經退行性疾病,與大腦中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死亡相關,曾“困住”一代偉人鄧小平、拳王阿里、數學家陳景潤、作家巴金等家喻戶曉的名人。
雖不會致死,但是目前也無法完全治愈,且并發癥、合并癥多,往往會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巨大的生活、心理和經濟負擔。
該病多發于中老年!在我國,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大約為1.7%,目前患病人數已達300萬,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形勢將愈發嚴峻。
1
帕金森,有哪些表現?
Career In Business
很多人認為帕金森就是“手抖病”!其實不然,手抖只是其中一種,帕金森具有多種特征包括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應綜合判斷。
運動癥狀
運動遲緩
隨運動中逐漸出現遲疑、猶豫和暫停等癥狀。除上下肢運動外,還有面部表情、發音吞咽等,如轉身和起步困難、走路雙臂擺幅小、面具臉、小寫癥等。
靜止性震顫
身體處于靜止狀態時,也可能出現不可控地抖動。如手抖,全身顫抖,甚至震顫可能會累及頭部、口唇、下頜等。
肌強直
四肢、頸部、面部肌肉發硬,活動時肢體沉重無力。如,臥床翻身困難、猿猴姿勢、鉛管樣強直等。
除此之外,姿勢步態也會出現異常的情況。
非運動癥狀
精神障礙:抑郁、焦慮、幻覺、癡呆等;
睡眠障礙:白天過度嗜睡、夜間多夢易醒;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頑固性便秘、尿頻、尿急、夜尿、出汗、性功能減退等。
情況嚴重時,還會出現認知不佳以及嗅覺減退等情況。
2
帕金森,防治如何做?
Career In Business
帕金森的確切病因未明,年齡老化、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參與多巴胺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故此,預防也需從此入手!
日常生活中,避免或減少有害因素的接觸;適當的體育鍛煉,維持健康生活,保護多巴胺神經元;維護腸道健康;預防動脈硬化。
“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康復治療、心理治療”等都是帕金森的治療方式,其中藥物治療最為常見,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體激動劑便是早期PD患者常用的藥物。
對于中晚期的病人,藥物療效減退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是腦深部電極刺激術(DBS),對患者的震顫、僵直、運動遲緩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除此之外,日常做好安全防護,堅持康復鍛煉,注意飲食、勞逸結合、心理調節等皆有益處。
3
干細胞療法,有望擺脫“抖動”生活
Career In Business
藥物的副作用和耐藥性、手術的損傷與風險性,讓研究者們不得不“另辟蹊徑”,尋找更安全有效的帕金森治療方法。
多年來,科學家對于細胞移植一直很感興趣,也寄予厚望,認為干細胞治療能夠恢復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數量和生理功能。
干細胞也不負眾望,在治療帕金森方面取得巨大進展。
CCTV-7報道的真實案例——《告別“抖動生活”》,正是講述了河北省冀縣60歲王大媽患上帕金森,并利用干細胞成功治愈的故事。
在用藥后病情反復,手術損傷大不被建議,王大媽一家心灰意冷之時,干細胞移植療法能夠有效地治愈神經性疾病,這個消息讓王大媽和家人非常興奮。
以往帕金森的藥物、手術治療只能改善癥狀,不能解決帕金森本身的神經性病變的問題,但干細胞治療不同,每次給患者注射的五千到一個億的干細胞,可以替代或產生多巴胺能,從根本上改善帕金森的疾病癥狀。
干細胞被稱為“萬能細胞”,具有多潛能分化,組織再生的功能,能轉化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替代損傷細胞,重建神經環路,從而達到恢復神經功能的目的。
干細胞注入體內后,還能分泌各種營養因子,起到對多巴胺能神經元保護及營養作用。
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醫生經討論后,決定對王大媽進行干細胞移植治療。手術一周后,王大媽的四肢抖動減輕,甚至能正常走路,一個療程后,抖動情況日漸好轉,且再無復發。
王大媽的治愈,可以說是對干細胞治愈帕金森最有效的證明,這對于百萬帕金森患者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相信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會因干細胞而受益!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
賽那德完成超億元B輪系列融資,提升裝卸貨機器人實力
申科譜獲超億元“B+輪”融資,加速產業發展
陜西麥科奧特醫藥完成超億元D輪融資,浙商創投領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