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聯社4月21日訊(記者劉科陳抗),泡沫時代遠去,行業寒冬繼續,不斷被過濾的影視行業,沒有停止找尋新的機遇。
財聯社4月21日訊(記者劉科 陳抗),泡沫時代遠去,行業寒冬繼續,不斷被過濾的影視行業,沒有停止找尋新的機遇。當下,影視行業龍頭公司正在踐行著新的目標:持續穩定地輸出優質內容,為觀眾打造更多文化精神產品。
今年1月,華策影視(300133.SZ)公告,華策影視創始人趙依芳之女傅斌星正式接任華策影視總裁。履新百日之際,傅斌星接受了財聯社的獨家專訪。她提到,作為二代接班,還是要堅定“這家公司為什么成立”的戰略初心,對于華策來說,內容為王、產業為基、華流出海三大核心戰略不會變,頭部精品是核心競爭力。
傅斌星從2007年開始進入華策影視,主導制作過《外交風云》《我們的新時代》《以家人之名》《八零九零》《刺客聶隱娘》《地球最后的夜晚》《刺殺小說家》等多部作品。對于傅斌星的接任,趙依芳表示:“這絕不是家族企業的傳承,而是文化事業的傳承。”
有著“電視劇第一股”之稱的華策影視,今年已儲備了多個題材的劇集,年內電影儲備項目超20個,有望形成穩定的盈利能力,并繼續擴大海外市場。主營業務之外,公司已形成了六大生態新業務:電影、版權、國際、元宇宙、教育、產業園(備注:教育、產業園為大股東業務)。其中,最先落地的版權業務,將對整體營收有很大貢獻。
原有賽道升級,新賽道謹慎探索
疫情擾動加上政策規范,影視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在提升,精品化的趨勢也愈發明顯,這與華策提出的“內容為王”不謀而合。
電視劇業務是華策的核心業務,根據藝恩咨詢數據,2021 年中國電視劇總體播出項目數從 409 部下降至 341 部,下降 16.6%。公司劇集播出數量逆勢增長,2020 年為 13 部 527 集,2021 年為 19 部 665 集,2021 年播出的 19 部劇集中有 7 部劇集是占據了各個播出平臺的前 10 位,頭部劇集項目占公司項目比例創下歷史新高,占比36.8%。
傅斌星提到,想要打造爆款,首先得在垂直賽道里爭前三,然后再形成破圈層的傳播。公司目前深度聚焦頭部主題精品劇,在主旋律賽道保持優勢,去年《覺醒年代》等作品獲得了人氣口碑的雙收,今年有獻禮“二十大”的主題作品《我們這十年》、公安題材重點影視項目《我是刑警》、聚焦航空事業的勵志劇《向風而行》等,同時在現實主義、古裝題材等賽道不斷拓展。
目前,華策大部分的劇集的合作是版權劇,公司擁有永久版權。劇集類型方面,公司開創了主旋律賽道,并一直保持著優勢,同時也推出了懸疑現實主義類型劇集,在做“破圈”探索。傅斌星稱,總原則是:在原有賽道上進行升級,對于新賽道謹慎探索。
2014年開始,華策影視新開辟了一塊版圖——華策影業,負責人就是傅斌星。去年,華策主投資的《刺殺小說家》全球票房突破10億,《反貪風暴:最終章》成為內地影史元旦檔犯罪電影票房冠軍,公司還綁定了路陽、畢贛、饒曉志等一系列有潛力的青年導演。
傅斌星介紹,今年由郭帆監制、饒曉志導演的《萬里歸途》是主旋律重點項目,此外還有一些商業電影的系列化合作,還有柯南系列,也是業內都比較關注的幾部影片,目前公司的電影儲備項目有20多個。
對電影項目的規劃,傅斌星認為,公司在匯聚越來越多新一代核心導演基礎上,避免高風險業務,堅持在扎實穩健的投入產出基礎上,打造爆款電影,然后再追求向上的彈性。在題材的選擇上,則堅持“七二一”原則:70%的內容圍繞新時代重大題材;20%圍繞國際化、系列化的商業電影;10%布局以孵化新銳導演為目標的小成本電影。
傅斌星稱,當前,內容監管收緊,文化創意產業對精品內容的剛性需求和價值提升日趨凸顯,影視行業全面回歸“內容為王”的產業本質,預示著一個新周期的開始,“隨著公司在主創、影視作品在核心檔期布局加強,電影業務有望在未來三年內,穩定在行業排名前列的位置,從而形成穩定的盈利能力。”
海外用戶訂閱量超1000萬人
在國際業務方面,作為國內最早“出海”的民營影視公司,華策影視已在YouTube、Amazon Prime、ViKi、華為視頻等多個國內外主流新媒體上建立自營專區,并在歐洲、亞洲及北非的2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合作“華劇場”,實現了版權出口、渠道建設、劇本出海的復合型跨越式國際傳播,每年海外出口影視劇的份額位居全國影視企業第一。
以2021年為例,華策影視出品的電視劇在海外的銷售額接近2000萬美元,占國內電視劇海外發行市場的25-30%。
在傅斌星看來,國產劇出海業務具備很大的想象空間,“《魷魚游戲》的火爆證明了優質內容是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流行的,目前韓劇、日劇單集發行價最高能達到一兩百萬美元,國產電視劇的發行價一般在10萬美元,這個十倍的差距是未來我們努力的方向。”
在2018年,華策影視就聯合搭建了產業平臺,提出“抱團出海”,在疫情影響下,產業合力尤為重要。今年年初,華策與芒果TV就中國文化出海等內容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傅斌星介紹說,“我們希望把海外渠道建設等能力賦能給更多產業內的合作伙伴,同時也加強自身海外發行渠道的內容儲備量。”
傅斌星介紹,華策影視在海外發行渠道方面優勢顯著,構建了全球180多個國家的電視臺、流媒體平臺、社交媒體的銷售網絡,目前海外用戶訂閱量總數已超1000萬人。
財聯社記者了解到,2021年前三季度,海外Youtube平臺中,華策用戶數達到870萬,同比增長66%,獲得收益同比增長65%,播放量達到20億次,同比增長15%。近期,華策主營的中國(浙江)國際產業合作區還推出了C-Drama Rights國際影視云交易平臺,為國內影視公司、影視項目做全球的線上服務,從挑選、確定、洽談、合作、供帶等一條龍的服務,將成為華策國際業務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從行業來看,出海電影近幾年受到海外疫情的影響較大,海外電影票房并不理想。而縱觀全球電影市場,中國近幾年電影票房是比較好的。傅斌星稱,“海外電影的發行,主要看內容的豐富性和品質。這幾年的疫情,中國電影的產量和類型多樣性都有一定下降。做電影的華流出海,需要符合國際標準質量的批量化輸出,才能迎來海外發行質量的提升,電影板塊也需要同行一起努力。”
獨家版權時長超3萬小時
“我們的生態業務多元賽道可以說是在加速奔跑的,而且是充滿了決心和實力。”傅斌星說。
與傅斌星上任公告同一天的另一份公告,宣布了華策將成立專門的元宇宙新業務部門,力求通過技術與藝術的結合,讓影視作品的經典場景、人物、世界觀在元宇宙中得到重現。元宇宙這塊業務也將由傅斌星主導。
放眼全球,電影和電視劇制作公司迪士尼、華納兄弟都已經在元宇宙領域進行了布局,比如迪士尼將旗下皮克斯和漫威的核心影視IP發行數字藏品,華納兄弟也將核心影視IP蝙蝠俠進行數字藏品的發行。
傅斌星提到,華策去年的電影《刺殺小說家》中創造了三個虛擬形象;《反貪風暴5:最終章》推出了NFT盲盒;今年2月和4月初分別推出了典藏海報和《長歌行》播出一周年數字藏品營銷活動,“元宇宙是一個長期戰略,未來我們還會重點圍繞虛擬形象、數字藏品、數字影棚等方向,打造出華策元宇宙夢工廠。”
版權賽道上,2021年下半年,華策影視搭建的正版影視素材庫“華策新視界”進入正式運營,同時,“悅耳”音頻矩陣項目也正在開發中。
傅斌星表示,“從HBO的例子可以看到,3/4的收益來自于它的片庫分銷和授權,所以我們對于版權的認知和理解是,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進一步的規范化,版權業務有值得做的市場空間。當然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加大投入,進一步聚集優質版權,同時開發一些數字化技術驅動的一些版權新業務。”
據財聯社記者了解,目前公司手握國內最大的自制影視永久版權庫,擁有3萬多小時的版權,15000多小時是永久版權,三分之一為公司原創自制的頭部內容版權,隨著頭部影視版權的價格上漲,有望給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
傅斌星稱,未來,華策版權公司將構建中國最大的影視劇版權運營平臺,形成以視頻版權為核心資產,以數字科技為技術支撐,面向全消費群體、全消費市場的影視版權運營頭部企業。
采訪實錄
談公司:危機中求發展,變局中開新局
財聯社:今年1月你接任華策影視總裁,履新后做了哪些工作?
傅斌星:2022年對于華策來說,是一個充滿挑戰,也充滿機遇的年份。我們經常說,在危機中求發展、于變局中開新局,對于華策來說也是如此。在疫情的挑戰中,我們要逆境蛻變,文娛治理使我們更加規范管理更加高質量發展,科技元宇宙的到來,驅動我們去擁抱變化、布局新的賽道。
今年以來,華策圍繞戰略升級,的確有些動作。我們與華為攜手,加入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參與制定音視頻產業標準;我們自主研發的全球數字視頻版權交易云平臺C-Drama Rights升級上線;還有我們投資運營的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區二期即將擴容。在科技變革背景下,我們的生態業務多元賽道可以說是在加速奔跑的,而且是充滿了決心和實力。
今年公司的工作思路是八個字:穩中求進、降本增效。在經營方面,華策在電視劇這一業務線有強大的優勢,在電影、版權、國際、元宇宙等業務線也在不斷深化布局,正在推動電視劇主營業務和四大戰略新興業務的協同發展。2022年華策將堅持內容為王、堅持“頭頂部”戰略,持續進擊全球華語影視第一品牌。以內容核心業務為引領,全面發力電影、版權、國際、元宇宙、教育、產業園六大創新業務,不斷拓寬合作邊界、延伸文化產業鏈,引領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在管理方面,為了更好地保障戰略升級、目標升級、人才升級,公司在人才培養、文化建設、績效考核方面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和升級;在各大事業群中,強調強中臺建設、強賦能建設,讓組織更好地賦能業務、賦能一線、賦能行業上下游;我們引進了專業培訓機構和孵化機制,可以看到,公司近年來的頭部作品中,每年都有第一次當導演、第一次擔任制片人的新銳創作人的作品;我們也盤點了行業內以及跨行業的優秀人才的激勵機制,不斷論證人才培養的方法論,優化人才激勵機制,推出因人制宜的績效方案,進一步升級合伙人機制。未來三年,我們也將保持“蹲馬步”的節奏,淬煉內功,不斷孵化新銳編劇、導演,演員和制片人。
財聯社:你認為目前影視文化行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是什么?
傅斌星: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數字經濟成為了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文化消費新的增長點和推動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數字技術在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引領文創新業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我看來,機遇是大于挑戰的。
目前,文化產業數字化在兩條道路上齊頭并進:一是新產業的興起,二是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前者指的是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為依托形成的新型文化,包括網絡文學、網絡直播、網絡視頻等;后者則是文博業、圖書出版、傳統影視等業態,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轉型升級,包括數字出版、數字影視、數字音樂等。同時,數字技術激發了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促進文化創作、傳播和接受方式的創新轉變,讓精品內容實現更多元化。因為文化產業數字化,本質上講是全面的、更廣泛的、更多元的新一代產業形態。
比如目前十分火熱的“元宇宙”科技浪潮,與文化產業的接入方式充滿了想象空間,從數字藏品、數字孿生到虛擬形象,將帶來數字化、多樣化的內容商業模式,為文化產業孕育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文化產業與數字化的深度融合和應用,不僅有利于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和文化自信,同時也更加速科技的進步發展,更將加速人工智能、區塊鏈、5G、云計算、Web3.0等新一代科學技術創新落地,促進更多生產生活消費場景和內容商業模式創新。
作為全國文化行業頭部企業,華策十分期待數字技術對于內容創作和內容價值的進一步賦能與提升,促進中國的數字精品內容揚帆出海。下一步,華策將聯合產業上下游企業,共建開放的內容創新和科技應用新生態,一方面形成合力,加快數字化對傳統影視行業的滲透,另一方面共建聯盟,抱團出海,助力更多的文化企業、科技企業走出去,增強全球競爭話語權。
談傳承:華策的底色是傳播優秀中華文化
財聯社:對于民營企業代際傳承這個話題,你怎么看待?
傅斌星:回到企業創辦的核心關鍵詞:使命、愿景、價值觀。在我看來,民營企業的代際傳承就是堅守使命,本著長期主義的經營理念,不斷為行業為社會的價值創造而努力奮斗。
對于華策來講,核心團隊創業30年,過去這30年得益于改革開放和時代的發展,我們一直在內容領域深耕,與國家的文化戰略始終保持同頻共振。 今年也是華策上市第12年。過去這12年,我們在整體、逐步、探索性的發展過程中,取得了很多引領行業發展的第一,但我們離全球頂尖的內容公司還有很大差距。我們一直聚焦于內容,一直探索體系化、工業化,一直推進組織團隊科學的發展機制,一直在搭建行業的賦能平臺,不遺余力地推進行業的規范化和高質量發展。
華策一直在內容領域深耕,與國家的文化戰略始終保持同頻共振。錨定文化強國建設,傳播優秀中華文化,是華策不變的底色和信仰,也是企業使命。
過去30年,華策積累了六大核心能力,契合“十四五”規劃產業引導方向。為將華策打造成為中國影視文化全球傳播第一品牌,進軍全球一流的華語影視傳媒集團構筑了核心能力基礎。我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華策聚焦主營業務,構建六大核心能力,將帶來下一輪厚積薄發式的發展。
華策有一句話,叫“一群人、一輩子、一條心、一件事”,我想這句話非常能夠說明我們對事業、對使命的傳承與賡續,為了文化事業的繁榮,為了向世界講述更多中國故事,華策將不遺余力,代代相傳,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4月25日晚間,華策影視發布2023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4億元,同比增長104....
DeepSeek熱、直播帶貨整治、減少調休“湊假”、促進應屆生就業……今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們...
日前,渤海人壽積極響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2025年“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
近日,由北京市馬拉松協會指導、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主辦的精誠跑團啟動儀式暨奧森跑活動在奧林匹克森林公...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