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中旬以來,元宇宙企業iBox稱遭遇海量謠言襲擊,平均每天被造謠超過22次,創下企業被網黑造謠之最,被迫連發辟謠公告。
4月中旬以來,元宇宙企業iBox稱遭遇海量謠言襲擊,平均每天被造謠超過22次,創下企業被網黑造謠之最,被迫連發辟謠公告。海量內容都是造謠?真相究竟如何?
平均一天被造謠超22次?
數字藏品是元宇宙行業的細分領域,目前阿里、騰訊、京東、百度、小紅書等互聯網大廠也紛紛涌入這一賽道。iBox是數字藏品市場中的頭部平臺,其以數字產業生態為核心,利用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多項技術,為數字IP提供運營及資產管理服務,目前已與500+頭部IP建立合作。
據iBox稱,2022年4月18日起,ibox突然陷入海量謠言的襲擊中,粗略統計,僅4月18日至5月5日,網上能查詢到的惡意造謠文章就超過了400篇,平均每天被造謠超過22次。
海量內容,都是造謠?令人難以置信。為此,尚法新聞向iBox的運營方海南鏈盒科技有限公司求證,對方向尚法新聞提供了內容系造謠的證據,尚法新聞隨后也進行了深入調查。
iBox要關閉寄售市場?公告系偽造
4月中旬,網上曾出現一則公告,稱iBox平臺將關閉寄售市場。就此,尚法新聞也向iBox進行了求證。海南鏈盒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威告訴尚法新聞,iBox平臺從未發布過上述公告,這種偽造企業公告進行造謠的行為,存在嚴重的主觀惡意,造謠者膽子之大令人咂舌。
“有不少iBox用戶看到這則‘公告’后信以為真,打電話到公司詢問情況,公司人員連日來不停地為大家做解釋工作。”李威說。
尚法新聞在網上搜索發現,標題帶有“iBox平臺跑路”內容的文章共有23篇,其中均附上了上述惡意偽造的“官方公告”圖片。
編造的“四川中級人民法院”不存在
網上還有一些文章稱:“(iBox平臺)在4月3日就已經涉嫌侵權被四川中級人民法院宣判,目前大量場內大戶陷入恐慌狀態。”經尚法新聞與iBox平臺的法務人員核實,該公司目前在四川并沒有因侵權而敗訴的案件。
“四川中級人民法院”也純屬捏造。法律人士告訴尚法新聞,四川的省級法院是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只有省會和地級市的法院才是中級法院,如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等。“這種謠言,說明造謠者對法律缺乏最起碼的了解。”
擅用張國榮圖片?有授權文件
網上還有大量關于iBox平臺擅自利用張國榮照片制作數字藏品的內容。有的甚至公開發文謾罵。在這些人看來,iBox沒有把版權授權文件亮出來,肯定就是沒有。
調查過程中,iBox平臺工作人員向尚法新聞提供了兩份版權授權文件。一份為2021年9月8日張國榮海報所有人賈安宜將簽名NFT作品授權給廈門一家公司的文件。這份作品授權書約定,賈安宜將自己收藏的張國榮生前贈予自己的張國榮圖片,授權廈門公司進行NFT鑄造和售賣。
尚法新聞注意到,授權圖片共有4張,每張上面都有賈安宜簽名。負責從中聯絡版權事宜的工作人員說,賈安宜是個非常有版權意識也很細心的人,在簽名的同時,特意還寫下了日期——“2021.9.8”。
賈安宜是上世紀40年代生人,香港女富商,比張國榮大11歲,張國榮生前認她做干姐姐。
隨后,廈門公司與iBox平臺的經營方海南鏈盒科技有限公司,就上述圖片簽署了NFT許可協議,簽約時間為2021年9月10日。
藏品沒上鏈?謠言!
網上有文章稱,iBox數字藏品都沒有上區塊鏈,只是將圖片放到ibox服務器,“自己畫圖上傳到網站,掛好價格讓你買”。
就此,iBox平臺負責人李威告訴尚法新聞,iBox平臺上的藏品均已上區塊鏈,“那些人覺得區塊鏈看不到摸不著,說你沒上你就沒上,但其實他們不知道,藏品上鏈,是可以用區塊鏈瀏覽器看到的,是完全可視的。”
隨后,李威提供了一系列截圖,作為例證。
用戶資金無法及時提現?從未限制
有多家自媒體稱,iBox平臺上的用戶資金無法及時提現,并發布了多張截圖。iBox就此先后發布了兩份澄清公告。
面對謠言對用戶的干擾,iBox平臺支付端唯一指定官方合作伙伴易寶支付5月11日發布官方聲明,稱該公司作為iBox平臺的交易服務商,為iBox平臺用戶提供錢包支付和其他服務,確保平臺資金安全合規,確保錢包余額提現次日到賬,平臺交易資金受中國人民銀行監管,資金安全,從未發生過限制用戶提現的情況。
據了解,易寶支付是一家第三方頭部支付公司,2003年成立于北京,服務客戶包括中國人保、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百度、京東、聯想、新浪、搜狐等知名國有和民營企業。
李威告訴尚法新聞,iBox平臺分為首發市場和寄售市場,無論用戶選擇哪種方式交易,錢款都需要經過易寶支付的監管賬戶,平臺無法接觸到用戶的資金。用戶可以自由支配賬戶里的資金,“T+1”天即可到賬,不存在限制用戶提現的情況。
大學生貸款投資失敗跳樓?校方:假的
前一段時間,網上還有傳言稱,長沙師范學院一名大學生,貸款30萬購買iBox產品導致虧損,之后跳樓。尚法新聞隨后與校方取得聯系后證實,該校未發生過網上傳言的事件。
海量有組織黑稿,錯別字都一樣
尚法新聞統計發現,存在上述嚴重而明顯失實的文章,網上共有400多篇,逐一點擊查看,400多篇文章系由十余篇稿件“洗稿”發出,有多篇文章是在不同賬號間直接復制粘貼,甚至把錯別字都抄上了。
一篇文章中,作者將“發行的iBOX大鬧天宮系列”,錯寫成“發型的iBOX大鬧天宮系列”,多個其他賬號跟著抄錯;在另外三篇文章里,作者分別將“大股東是宣松濤”筆誤寫成“大股東是宜松濤”,“發行張國榮nft”寫成“發現張國榮nft”,“發行價很低”寫成“發型價很低”,而這些錯別字也全部出現在其他賬號的文章中。
律師:企業可起訴索賠或追究刑責
故意編造事實海量發黑稿,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對此,北京太古律師事務所律師馬紅民表示,企業也有名譽權,體現為企業法人的商譽,上述行為如果確實達到了名譽權侵權的標準,那么,iBox有權提起訴訟,要求合理賠償。
馬紅民強調,根據法律規定,企業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索賠范圍主要為財產損害賠償,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可以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如企業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另外,企業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用和支出,也屬于財產損害的范圍。
馬紅民還表示,根據刑法第221條規定,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或面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背景鏈接
2022年3月17日,國家網信辦部署開展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聚焦十項重點任務。其中第三項為“清朗·打擊網絡謠言”專項行動。國家網信辦要求,對影響大、傳播廣的無權威來源的信息及時查證,建立溯源機制,對首發、多發、情節嚴重的平臺和賬號,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建立健全治理網絡謠言工作機制。
2022年4月24日,國家網信辦開展“清朗·網絡暴力專項治理行動”,主要聚焦網絡暴力易發多發、社會影響力大的18家網站平臺,包括新浪微博、抖音、貼吧、知乎等,通過建立完善監測識別、實時保護、干預處置、溯源追責、宣傳曝光等措施,進行全鏈條治理。
2025年4月9日,深圳開鴻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開鴻")在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
中糧餐飲持續深耕“橫向多元化、縱向專業化”的高質量供應鏈發展體系初具雛形,在2025供應鏈生態共創大...
2025年4月8至11日,以"創新科技,智領未來"為主題的第91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
在人工智能技術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的浪潮中,醫療健康領域正迎來一場深刻的變革。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