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想之星與莒納科技正式簽定融資協議。至此,莒納科技已完成數千萬元的種子輪、天使輪融資。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錨定了我國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的“頂層設計”。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氫(即綠氫)供應占比,減少由天然氣和煤炭制氫的比重已經獲得政策支持。而如何提高電解槽運行效率,是實現綠氫生產成本降低、得以大規模市場化應用的關鍵。因此,電催化材料技術作為決定電解槽運行效率及成本的關鍵性因素,對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有著決定性意義。作為國內少有的電解水制氫催化劑廠商,莒納科技正憑借自研的核心技術,迅速攻占這項“卡脖子”環節。莒納科技的科研團隊由來自國家級科研機構的研發人員領銜;管理團隊則由全球500強跨國公司高管組成;中西合璧的創業團隊既具備全自主的創新能力,又擁有國際化的經營理念。目前,莒納科技已取得32項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10余項技術秘密。1、堿液催化電極片系列:高電流密度、低電耗的堿液電解槽電極片,同等體積和能耗,產氫量提升至3倍。有望助力電解槽廠商單槽產氫量達3000方。2、PEM膜電極系列:“陰極低鉑,陽極去銥”的PEM電解槽膜電極,減少貴金屬依賴,成本下降30%。據莒納科技介紹,其首個GW級產能超級工廠預計于今年6月落戶川渝。整個工廠將以工業4.0標準打造,通過數字孿生、多線協同、虛擬調試等技術,可實現快速達產及自動化生產。首期的400MW產線將用于生產堿性電解槽電極片,擬于10月份竣工、12月份達產,年產值達2億元。公司后續生產計劃包括:將于2023年投產的PEM電解槽膜電極,以及正在研發中的AEM關鍵材料。目前,莒納科技正在與產業基礎條件優秀的地區合作設立運營中心和區域機構,助力地方氫能科技產業發展并積極與地方政府開展合作。未來三年,莒納科技將實現快速布局、穩步發展和產業引領三步走,為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聯想之星合伙人高天垚表示:“加大可再生能源制氫在能源結構占比,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重要的技術路徑,未來將成為千億級賽道。但目前還面臨著電解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其中電解催化劑是解決成本和效率的關鍵材料。莒納科技團隊經過長期積累,成功突破關鍵技術,并具備大型能源企業運營管理經驗,其綜合實力在該領域是非常亮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