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邊緣云服務商PPIO宣布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額合計近2.5億人民幣,由磐霖資本、CCV創世伙伴、張江科投、IMO Ventures共同投資,老股東藍馳創投等持續加注。此前,藍馳創投曾為PPIO的天使輪投資方,并領投其2021年過億元PreA輪融資。至此,PPIO累計融資額已經超過4億人民幣,位列各邊緣云廠商前列。
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陳維廣表示:藍馳創投是PPIO的早期投資方,我們一直相信,只有支持低延遲的基礎設施成熟時,諸如云游戲、AR/VR、空間數字化、元宇宙等下一代生活和工作場景的應用才能真正可行并被消費者認可。創始人姚欣和PPIO團隊在邊緣計算和分布式云計算服務領域深耕多年,對未來的交互應用和服務場景有著非常深刻的洞察與預見。藍馳深度看好并將長期支持PPIO團隊在成為行業領先者的同時,向全球輸出高質量的邊緣云技術和產品,更好地服務于未來的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的廣泛應用場景,用科技改變生活,幫助世界變得更美好。
PPIO成立于2018年,由原PPTV創始人姚欣、聯合創始人王聞宇共同創立,為客戶提供符合低時延、高帶寬、海量數據分布處理需求的邊緣云計算服務和解決方案。根據艾瑞咨詢測算,中國物聯網連接量將從2019年的55億個增長至2023年的148億個,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8.1%。IDC預測,2025年中國每年產生的數據量將增長48.6ZB。“數據存儲從中心到終端側的比例明顯提高,未來還會持續提高。終端設備和所在的應用場景對于低延時和帶寬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邊緣計算更靠近設備端,靠近用戶,可以更好地支持實時、短周期數據的分析,支撐本地業務的及時處理執行”,PPIO創始人姚欣介紹。“有很多應用場景,是無法接受把數據上傳到中心云后再做決策和交互的。比如,無人駕駛的場景中100km制動距離不超過30cm,那么系統整體響應時間不能超過10毫秒,但是傳統云計算時延至少在100毫秒以上,在這個場景下無法適用”。“在下一代人機交互領域,視頻處理和傳輸時延已經逐漸向毫秒級的超低延時標準去演進。比如云VR里面的畫面,每幀的處理速度到達毫秒級別,才有可能提供流暢不眩暈的用戶體驗”。車聯網、智慧城市、空間數字化、基于AR/VR的生活和工作場景中,終端設備的種類和數量將大規模增長。這些交互界面和終端設備,將實時產生更大規模數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未來的交互,不僅是目前我們所熟悉的人與人、人與機器的交互,而是會產生大量機器與機器之間,甚至集群級別的交互。對于云計算2.0的發展趨勢,姚欣表示,現在以中心云為主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用戶使用成本高。如果需要增長算力應對各類新興場景的需求,在原有中心云建設標準基礎上不斷擴容,會進一步增加成本。而且,加大投入并不能解決問題,中心化云計算模式本身,依然滿足不了超低時延場景的需求。姚欣介紹,“中心云雖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以邊緣云為代表的‘去中心化’云服務,一定會和私有、公有、混合等多種中心云服務同時存在,并相輔相成。當應用場景飽和度提升到一定程度后,有可能出現中心即邊緣、邊緣即中心的互相融合現象,那時候我們的算力服務也就到了和現在的“水電氣煤”一樣觸手可及的程度”。“另外,從技術上來看,邊緣云在基礎設施、云服務技術的架構上,和中心云的建設標準和發展策略均不相同,創業公司沒有傳統云架構的負擔,可以直接基于邊緣云原生來架構新系統,更容易適應碎片化、非標異構的邊緣側基礎設施,將有機會進入到更大的市場”,聯合創始人王聞宇介紹。目前,PPIO邊緣云解決方案,已經在全國30多個省,超過1000 多個縣市及區域,幫助客戶在算力上,實現從中心云向邊緣側的下沉。PPIO的客戶在使用服務并加入邊緣節點后,數據傳輸的路徑,不僅可以從終端到中心云下發,還可以從端到邊緣層先進行預處理,然后再選擇是否需要回到中心云。通過云邊協同,比如視頻直播里的彈幕、編解碼、特效渲染等需求,都可以放到邊端來處理,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據PPIO介紹,目前已有的客戶群體,以對低延時傳輸和大規模成本控制有需求的互聯網企業為主,比如長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手機廠商等,為其提供音視頻、云安全、應用性能管理等解決方案。此外,多家互聯網巨頭、一線云計算服務商、獨角獸級創業公司,目前都在邊緣云領域與PPIO建立了業務合作。本輪融資完成后,PPIO將進一步加大在自研技術和邊緣側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并深化在超低延時直播、云游戲、云渲染、車聯網、空間數字化等對超低延時有改善需求的場景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