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來,港股醫美概念板塊表現不佳,許多醫美股跌跌不休,股價腰斬。
今年以來,港股醫美概念板塊表現不佳,許多醫美股跌跌不休,股價腰斬。盡管近期部分公司股價出現反彈,但從估值來看,港股醫美概念板塊整體依然處于較低估值。
今年港股IPO數量和募資規模較往年雙雙下滑,上市首日破發的新股數量有所增加。盡管港股IPO市場和醫美板塊低迷,近日,上海上美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美集團”)卻堅持遞表,沖刺港股上市。
這家由70后潮汕商人呂義雄創辦的國貨美妝公司,擁有“韓束”、“一葉子”、“紅色小象”等品牌,在我國國貨化妝品市場有一定地位,同時公司也存在“重營銷、輕研發”、新品牌營收欠佳等槽點。
在市場低迷之際,上美集團這次能否闖關成功并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01
70后潮汕商人創業做化妝品
上美集團的創始人呂義雄是位70后,出生于廣東汕頭。
去廣州求學期間,他讀了大量經商書籍,并學以致用,在擺地攤、開便利店的過程中慢慢拓寬視野,形成自己的經商之道。
1999年,呂義雄來到西安準備做服裝生意,但經過一番調研后,他發現做化妝品生意更好,于是在批發市場開了一家店,主營化妝品批發零售。在用心經營下,他的化妝品店生意還不錯,呂義雄也因此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上美集團創始人呂義雄,圖片來源于網絡
3年后,他帶著8人小團隊來到大都市上海,準備大展身手。2004年,上海卡卡化妝品有限公司(上美集團前稱)成立,姚振雄和呂麗純(呂義雄胞姊妹)各占60%、40%的股權。
經歷多輪股權轉讓后,如今呂義雄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分別直接及間接持有公司40.96%、50.31%股權。公司在2020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為上海上美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公司規模越做越大,呂義雄的身家也水漲船高。2021年,他以70億身家位列胡潤百富榜1044名。
02
業績增速下滑,上市前巨額派息
近年來,隨著人們收入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美妝產品的需求持續增加,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市場。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零售額來算,中國化妝品行業的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4801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946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2%,增長速度遠超同期全球化妝品市場。預計到2026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將達到1.48萬億元,其中母嬰護理品、護膚品和彩妝產品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速。
在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呂義雄的化妝品公司也越做越大。
2019-2021年,上美集團營業收入分別為28.74億元、33.82億元、36.19億元,同期經調整利潤分別約為1.14億元、2.65億元、3.91億元,公司營收規模呈增長趨勢,但增速有所下滑。
2022年1-6月,上美集團營收同比減少31.1%至12.62億元,經調整利潤同比下降59.2%至0.84億元。主要受疫情影響,公司在上海的生產及交付受到沖擊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公司今年上半年利潤下滑近6成,公司仍在2022年4月的股東大會上向全體股東宣派2億元現金股息。在收入減少、應付股息增加等影響下,今年前6個月上美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7460萬元。
我國化妝品市場格局較為分散,且高端化妝品市場大都已被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國際化妝品巨頭占據,許多國貨品牌只能在平價產品上廝殺,競爭激烈。上美集團的收入也主要來源于大眾品牌,公司高端、中高端產品的收入占比低。
公司產品分類,招股書
具體來看,公司收入主要來源于韓束、一葉子、紅色小象這三個2015年及之前推出的老品牌,報告期內,這三個品牌的產品為公司貢獻了近9成收入。相較于韓束等老品牌的吸金能力,上美集團近年來推出的新品牌營收占比明顯偏低。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零售額來算,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前五名均為國際化妝品集團,前五名的市場份額為21.9%。2021年,上美集團以75.56億元的零售額在中國整體化妝品市場中排名14。其中,公司在國貨化妝品領域的市場份額為1.7%,排在第4位。
03
銷售費用是研發成本的10倍以上
許多化妝品公司都喜歡花大筆費用來進行營銷宣傳,以提高產品知名度,從而打開市場,上美集團也不例外。
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13.25億元、15.36億元、15.72億元、6.08億元,銷售及分銷開支占總收入的比重均超40%。其中,公司銷售及分銷費用中,超6成是營銷及推廣開支。
上美集團的營銷方式花樣百出,請明星代言、冠名熱門綜藝、線上推廣等均有涉足。呂義雄曾表示“打廣告,不一定能做成品牌,不打廣告,很難做成品牌”。
這些年來,公司陸續為旗下品牌聘請過多位明星做代言人。請當紅明星做代言的方式雖然有利于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但也有風險,一旦明星代言翻車,公司品牌形象難免受到波及。
三年銷售費用累計超40億元,上美集團可謂是大手筆。盡管花錢打廣告、提高知名度很重要,但消費者最關心的還是產品的質量和效果。
盡管公司很早就開始自主研發產品,還在日本成立了研發中心,但其研發投入仍遠不及銷售費用。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上美集團的研發成本分別約為8290萬元、7740萬元、1.05億元、5190萬元,均不及銷售及分銷開支的十分之一。
從銷售渠道來看,在電商、疫情等沖擊下,公司線下渠道的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45.7%大幅降至2021年的22.9%,同期線上渠道的收入占比有所增加。
隨著流量往線上渠道聚集,線上平臺及大網紅將左右流量生意,導致流量的成本逐漸上升,這很可能會擠壓品牌方的利潤,這是上美集團乃至整個化妝品行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04
結語
整體來看,我國化妝品市場格局分散,行業競爭激烈。上美集團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大眾品牌,在中高端產品方面缺乏競爭力。在疫情反復、消費承壓、線上流量成本上升等影響下,公司業績已面臨增長壓力,今年以來港股醫美板塊表現低迷,公司此時沖擊港股上市恐怕難以獲得較高估值。
今年以來,現貨黃金價格大起大落,但市場整體熱度持續攀升,基本面信息長期看漲金價,諸多投資機構紛紛上調...
在行業深度重構期,華龍航空(Sino Jet)以41架的機隊規模持續領跑,第六次登頂亞太公務機運營商...
市場易 Custouch,作為業內領先的營銷自動化平臺,始終致力于為工業制造業客戶提供高效、精準的數...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