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港上市大軍再添一員猛將。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 | 趙思蕊
回港上市大軍再添一員猛將。
投資家網獲悉,信貸科技平臺360 數科在香港聯交所二次上市通過聆訊,此次上市的保薦機構為花旗和中金。
目前,360 集團創始人周鴻祎擔任360 數科董事會主席,也是360 數科的第一大股東。倘若360 數科回港二次上市順利推進,那么52 歲的周鴻祎又要去上市敲鐘了。
一
360 數科創立于2016 年,是中國大型互聯網信貸科技平臺,旗下產品有360 借條、360 分期、360 小微貸等產品。
在上市資料中,360 數科自稱:“我們是一家成立于2016 年的中國信貸科技平臺,服務包括在貸款生命周期中協助金融機構、消費者及小微企業,服務范圍包括獲取借款人、初步信用評估、資金匹配及貸后服務,并以360 借條應用程序為主要用戶界面?!?/span>
2018年12 月,360 數科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最新收盤價報16.4 美元,當前總市值為25.63 億美元,僅次于平安集團旗下的陸金所控股(53.49 億美元)。
赴美上市后,360 數科的業績保持了增長態勢。從2019 年至2022 年上半年,360 數科的凈收入總額分別約為92 億元、136 億元、166 億元、85 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25 億元、35 億元、58 億元、21 億元。
在回港二次上市的同時,360 數科披露了2022 年三季度財報。截至今年9月末,360 數科在貸余額為1600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 。公司累計為4300 萬用戶提供授信服務,第三季度累計注冊用戶首次突破2 億。
近年來,360 數科多次傳出回港上市的消息。2021 年3 月,360 數科首席財務官徐祚立在業績電話會上首度確認,正在籌備在香港上市。不過,公司需要處理一些技術性問題,還處于上市申請的前期階段。
彼時,徐祚立表示,香港交易所對VIE 結構、加載權等方面的所有要求與美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需要做出一些改變,而這些過程需要時間,一旦解決了這些技術問題,就會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上市。
據360 數科披露,目前公司基本完成基于自查結果的整改措施,并根據監管機構提供的指導從自查整改階段進入常態化監管階段。在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的前提下,360 數科回港二次上市終于取得實質性進展。
目前,360 集團創始人周鴻祎擔任360 數科董事會主席,周鴻祎占有360 數科已發行及發行在外股份全部投票權75% ,是360 數科的第一大股東。倘若360 數科回港二次上市順利推進,那么52 歲的周鴻祎又要去上市敲鐘了。
二
有意思的是,周鴻祎曾揚言不會做互聯網金融。
2013 年,被稱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元年。在這一年里,互聯網思維猶如一場當代的文藝復興,影響并改變著傳統的金融業態與格局。
當年,中國互聯網巨頭紛紛跨界布局金融業務,如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蘇寧等互聯網企業都開始在金融領域跑馬圈地并試圖構建自身的業務模式。
對于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跨界布局金融業務這一波操作,號稱互聯網圈“紅衣大炮”的周鴻祎明確表態,要踏踏實實做好安全領域的產品,不會涉足互聯網金融。
不過,隨著互聯網金融熱風越刮越猛,眼看其他互聯網企業沉浸在這場“錢生錢”的游戲中無法自拔,并且賺得盆滿缽滿,周鴻祎也心動了,很快便付諸行動。
2015 年5 月,360 金服正式成立。經過一年多的發展,360 金服在2016 年7 月升級為360 金融集團,自此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在360 金融集團的成長道路上,360 集團始終陪伴左右。企查查信息顯示,在赴美上市前,360金融集團共計完成4 輪融資,其中360 集團參與3 輪融資,其他投資者還有紅點創投、五岳資本、峰瑞資本、云啟資本、IDG 資本、和君資本等知名機構。
在資本助力下,360 金融集團的業務不斷豐富。2016 年9 月,360 借條上線,作為互聯網消費信貸產品,為用戶推薦即時到賬的貸款服務。2018 年9 月,360 分期、360 小微貸上線,360 金融集團開始獨立運營。
360 小微貸以為小微企業提供線上流動資金貸款服務為主,幫助中國的小微企業解決資金周轉難題;360 分期作為集團旗下的消費金融子品牌,通過自主搭建分期電商平臺,綁定已有金融科技業務。
至此,360借條、360 分期、360 小微貸共同構建起360 金融集團旗下的三大業務線。在360 集團的強力背書與資源支持下,360 金融集團很快便躋身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第一梯隊。玩轉了“錢生錢”的游戲后,周鴻祎決定帶360 金融集團去上市。
2018 年12 月,360 金融集團奔赴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360 集團的金融版圖日益開拓而來。據披露,截至今年6 月底,360 數科已累計為133 家金融機構和2560 萬名借款人,撮合貸款約1.13 萬億元。
自2020 年下半年以來,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一個持續規范的過程中。個人信息保護、平臺反壟斷、過度借貸風險提示、互聯網存款等政策相繼出臺,對信用支付、現金貸和線上財富管理行業產生了強烈沖擊。
在此背景下, 國內互聯網金融企業開始主動“去金融”,并披上“科技”外衣,最直觀的體現是業內掀起一股更名潮。例如,京東金融更名為京東數科,螞蟻金服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 2020 年8 月,360 金融集團也順應時代潮流更名為360 數科。
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不少中概股都面臨著更加嚴格的審查。重壓之下,它們將香港作為雙重上市的地點。具體到互聯網金融領域,樂信、360 數科、陸金所控股等均表達了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想法,如今360 數科率先通過港交所聆訊,或將搶先一步敲鐘上市。
三
不過,即便回港二次上市順利推進,360 數科要面臨的現實考驗也不少。
業績方面,盡管凈收入總額持續增長,但360 數科在2022 年上半年遭遇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360 數科的凈利潤接近29 億元,2022 年上半年則為21 億元,同比下降超過27% ,警鐘已經敲響。
從細分業務來看,360 數科主要為客戶提供信貸驅動服務和平臺服務。近年來,360 數科通過平臺服務促成的貸款規模占比不斷提高,到2022 年上半年達到總撮合貸款的54.8% 。
從運營數據來看,360 數科已經出現業務危機。2019 年至2022 年上半年,公司的消費者借款人數分別為1160 萬、990 萬、1020 萬、530 萬,用戶規模下降。
與此同時,360 數科的獲客成本不斷提高。報告期內,公司獲取單個有效用戶的成本分別為216 元、138 元、228 元、365 元。
值得注意的是,360 數科的貸款利率呈下降趨勢,但仍處于高位。報告期內,公司的名義年利率分別為16.6% 、15.3% 、15.0% 、12.9% ,實際年利率分別為28.8% 、27.2% 、26.0% 、23.0% 。
在這背后,360數科的不良率逐年提升。報告期內,公司的30 天+ 逾期率分別為2.8% 、2.5% 、3.2% 、4.4% ,90 天+ 逾期率分別為1.3% 、1.5% 、1.5% 、2.6% 。同時,平臺撮合的所有貸款核銷率分別為3.7% 、5.3% 、4.8% 、6.5% 。
360 數科表示,2022 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主要由于營銷相關開支增加。在不良率方面,360 數科歸因于疫情反彈,導致宏觀經濟環境艱難,削弱了借款人按時還款的能力。
今年1 月25 日,360 員工被砍傷事件沖上了熱搜,在警方通報中得知,這起惡性事件的起因是傷人者與360 借條平臺存在借款糾紛。
在黑貓投訴上,搜索360 數科出現上百條結果,涉及高利貸、暴力催收、惡意騷擾、泄露個人隱私等多個方面。
目前,信貸科技平臺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監管層面的合規性,即在金融監管框架內的展業要求,不去觸碰灰色地帶;二是在合規的業務范圍內,把控自身的經營風險,在業務創新、拓展的同時,把控自身資產質量,避免風險堆積。
有業內專家指出,轉入常態化監管階段并不意味著信貸服務業務的放松。監管對于金融行業的監管是動態發展的,相關機構要及時根據監管要求進行合規調整,因此公司業務發展面臨不確定性。
360數科選擇此時回港上市,在原有上市地位繼續保持的同時,還可以形成穩定的估值預期,并且獲得新的資金補充。360 數科表示,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將為其帶來機遇,并進一步拓寬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渠道。
對于本次募集資金的用途,360 數科表示主要用于追加研發投入、擴大獲客規模等。招股書顯示,2020 年、2021 年及2022 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費用較上一周期分別增長40.9% 、35.5% 及58.8% ,研發團隊占員工總數43.7% 。
經過了早期的野蠻生產階段和之后的精細化運營階段,當前互聯網金融行業已進入常態化監管階段,當金融與科技的界限越發分明之際,助貸機構面臨來自市場和監管的雙重壓力,需要及時采取措施以提前應對,這對相關機構展業提出了更高要求。360 數科能否在擴張規模的同時兼顧業務質量,我們不妨邊走邊看。
在今年2月的光伏行業研討會上,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預測樂觀情況下,2025年全球光伏新...
2025年5月13日,廣州 —— 在全球經濟格局重塑、資產流動加速的大背景下,由亞洲家族辦公室基金會...
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事件,標志著海南發展在應對行業周期性波動、優化戰略布局、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邁...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