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蹭AI又不敢蹭
“中特估”的威力實在太強,繼上周五大行大漲之后,本周一開盤五大行繼續發力爆拉,“工農中建交”中的中國銀行(601988.sh)漲停,而它上一次漲停還是在2015年的7月7日,五大行中剩下的工農建交今天均漲超5%。
“中特估”的強勢靠的是絕對的資金實力,隨著今年A股炒作ChatGPT、AI、人工智能的持續深入,目前炒作已經泛化到了教育行業,而對教育股的炒作就與“中特估”完全不同,只要與人工智能搭點邊股價就能大幅上漲,最近股價“狂漲”的學大教育(000526.sz)就是如此。
利好凸顯,股價4天3漲停
學大教育的品牌影響力應該說還是眾人皆知的,它的主營業務就是教育服務,在國內中小學課外輔導和教育培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2022年的營收已經超過17億,單今年一季度營收就超過了5億。
另外,學大教育2022年的業績實現了扭虧,今年一季度業績實現了334%的同比大幅增長。
最近有關部門表示,教育是提供人口素質的重要途經,也是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的關鍵,把教育強國建設作為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思想道德素質。
(資料來源網絡)
在這樣的背景下,主營中小學課外輔導及教育培訓服務的學大教育二級市場股價持續走強,最近4個交易日已經收獲3個漲停板,自4月26日以來已經漲超45%,即使這樣公司市值也只有不到30億,但市盈率已經達到133倍!
(學大教育股價走勢截圖)
這也好理解,因為學大教育2022年雖然扭虧但實現的凈利潤只有1088.89萬,且全靠非經常性項目支撐,實際扣非凈利潤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看來似乎做課外培訓也不賺錢嘛!
蹭人工智能,難解巨額債務壓力
如果說課外培訓真的不賺錢,這顯然與大家知道的課外培訓高昂的收費不成比例。
實際上,學大教育的課外培訓業務其實是賺錢的,只是這個毛利率可能沒有想象的那么高,據學大教育2022年財報顯示,公司教育培訓業務的毛利率為27.15%,收入占比超過96%。
(學大教育2022年財報截圖)
接近30%的毛利率其實已經不低了,與格力、美的等制造業巨頭也差不多,但學大教育是怎么在近30%的毛利率的情況下虧損的呢?
答案自然在于廣告、銷售、管理、財務等相關支出費用中。
學大教育2022年雖然毛利潤達到5.04億,但銷售費用支出1.17億、管理費用支出2.57億、研發支出2352.15萬、利息支出5187.12萬,再扣除一些其他非經常性項目之后,最終導致公司扣非凈利潤虧損超864萬。
然而,據學大教育的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總負債超過29.46億,資產負債率高達87.35%,其中需要在一年內償還的流動負債就達到26.66億,這里面短期借款就有10.76億,而公司引以為傲的學費預收款僅有8.1億!
顯然,學大教育的償債能力其實是相當弱的。
這樣的情況下,學大教育自然是要主要尋求轉型的。
早在去年11月27日的時候,公司就在互動平臺表示,2022年繼續深入“人工智能+閱讀”的業務方向,并稱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方面有一定技術積累。
(學大教育互動平臺截圖)
年內伴隨ChatGPT的大熱,AI、人工智能行業再次掀起炒作熱潮,2023年是人工智能大年的聲音再起,可是學大教育在面對這樣的大熱潮、大機遇的時候反而不積極了。
從今年2月開始就有投資者在學大教育的互動平臺詢問關于ChatGPT、AI、人工智能的情況,但公司基本一概忽視、一概不予回復!
(學大教育互動平臺截圖)
這種截然相反的態度又是什么原因呢?根本沒有人工智能產品心虛,還是公司不愿參與內年A股的這波人工智能炒作行情?
要是不想參與概念炒作,那最近4天3漲停的股價表現又該如何解釋,并且對于最近股價的表現公司也在今天的股價異動公告中模板式的回復,不存在應披露未披露事項。
虛假宣傳、違規收費,頻遭投訴
不管學大教育對于ChatGPT、人工智能的態度到底如何,公司是否真的有人工智能相關業務,到黑貓投訴上去看了一圈,似乎能夠知道為什么學大教育的主業會連年虧損了。
因為,消費者投訴太頻繁,學大教育太不把消費者當回事了!
截至目前,在黑貓投訴上顯示的學大教育投訴量為117條,近30天投訴量為10條,這個投訴量看起來似乎并不多,但是看一下投訴頻率就太頻繁了。
今天上午看的時候,最新投訴是4月24日發起的,到了午后再看,今天又增加了一條投訴,投訴武漢師育學大教育虛假宣傳、違規收費,要求退款。
(黑貓投訴截圖)
4月24日、4月20日、4月19日的投訴也同樣是投訴學大教育虛假宣傳、違規收費的,另外4月21日還有投訴學大教育誘導消費貸款的。
(黑貓投訴截圖)
然而,遺憾的是,不管是什么時候的消費者投訴,學大教育都沒有及時的予以回復處理。截至到目前,消費者在2019年5月21日發起的投訴都還處于“處理中”的狀態。
(黑貓投訴截圖)
如前文所述,學大教育賬上8個億的預收款是其所引以為傲的,因為在去年11月底有投資者曾質疑公司為什么負債率那么高,公司的回復是,公司短期負債主要為股東借款、預收學費。
(學大教育互動平臺截圖)
這是自然的了,消費者的投訴、退費要求從來都置之不理,學大教育賬上的預收學費自然也就很高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學大教育賬上貨幣資金為11.03億。
這樣一來,學大教育似乎又存在大存大貸的情況了。
總的來看,學大教育這波行情可能主要是受教育強國相關文件的影響,反而與ChatGPT、人工智能的關聯度似乎不太大,因為公司從始至終都不敢正面回應一下投資者關于ChatGPT、人工智能的提問,但股價漲跌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當前市場中也很難說學大教育ChatGPT無關。
不過,學大教育這樣一概不管的“惰性”似乎也延伸到了投訴平臺上,面對消費者的頻繁投訴學大教育同樣置若罔聞。
這態度,像是既不管投資者也不管消費者,學大教育只管收學費!
在電動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關注愈發聚焦于動力性能、安全配置、續航能力、智能化...
近日,在剛剛揭曉的2025年德國iF設計獎評選中,徠芬科技憑借高速吹風機Mini再度折桂。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