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似乎沒有任何的預兆,華為突然放了一個大招!
似乎沒有任何的預兆,華為突然放了一個大招!
衛星通話火了,概念股暴漲
8月29日中午,華為直接在官網發布了新款手機Mate60 Pro,引發全網關注。
關于Mate60 Pro的各種配置,網上到處可見,尤其引人關注的是Mate60 Pro這次帶上了衛星通話功能。
據說,這是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
衛星通話,價格自然不便宜。
具體收費標準是:包年1000元,包含750分鐘國內衛星通話及若干免費短信;包月則是350元,包含150分鐘國內衛星通話。超出套餐的部分,衛星通話費用為1.6元/分鐘。
華為作為國內最有名的科技巨頭,一放什么大招,A股必然有所反應。之前一度暴漲的鴻蒙概念股、華為汽車概念股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這次的“華為+衛星通話”,對A股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于是我們看到,在8月29日下午剛一開盤,衛星通信、天基互聯概念股們就出現了明顯異動。
比如,主營業務為衛星應用、無人系統、雷達仿真的華力創通,在29日下午剛一開盤就直線拉起,從上漲8%一下沖到了20%的漲停板位置,后面雖然回落,但收盤依舊大漲近15%。
華為Mate60 Pro的真正發酵是在29日晚上,關于麒麟9000s芯片、衛星通話、跑分測評的消息越來越多,大有刷屏網絡之勢。
在這種氛圍的烘托下,華為概念股,尤其是衛星通話分支的概念股,第二天出現集體大漲。
8月30日剛開盤,華力創通高開10%以上,之后迅速拉到20cm漲停板上,收盤大漲11.57%。
8月16日才上市的科創板股票司南導航,開盤不到15分鐘就封死20cm漲停板,尾盤炸板,收盤大漲13.17%。
6月2日上市的航天環宇,在昨天上漲超過8%之后,今天再度大漲14%以上,兩天大漲超過22%!
華力創通:業績下滑,股東減持
華力創通、司南導航、航天環宇是這次華為衛星通話+天基互聯概念的龍頭股,它們的現狀及發展情況如何呢?
華力創通的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機電仿真測試產品、射頻仿真測試產品、仿真應用開發服務。
在某電商平臺可以看到其衛星電話產品,售價達7500元,包含了北斗+GPS定位。
所以華力創通(300045.SZ)還是正宗的北斗概念股。
從營收和利潤方面看,華力創通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1億元,同比增長1.30%,凈虧損1225.48萬元,同比擴大55.63%。
2022年,華力創通虧損了1.1億元,今年上半年則是延續了虧損狀態。
華力創通將業績虧損歸因于產品交付不及預期導致營收規模相對較小、成本上升等。
A股太多的公司業績不行的同時股東又減持,華力創通也是如此。
6月5日,華力創通發布公告,多位股東宣布減持:
持有公司股份8549.866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2.9020%)的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王琦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137.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比例的3.2254%。
持有公司股份89.7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1354%)的董事兼總經理王偉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2.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比例的0.0338%。
持有公司股份19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2958%)的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吳夢冰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9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比例的0.0739%。
實控人之一王琦計劃減持的數量無疑是大額減持了,這直接導致公司股價在6月6日大跌超過6%。
發布這一減持公告的時候,華力創通股價是11元左右,如今是14元以上。
股價越高,這幾位股東們的減持動力無疑就越強,因此后面要注意一下他們的減持情況。
司南導航:業績變差,股價仍大漲
司南導航今天盤中長時間封死20cm大號漲停,直到尾盤才炸板,收盤大漲13%,這種較強勢的表現跟公司疊加了次新股的屬性或許有關。
在上周末放出的“救市大招”中,有一項是階段性收緊IPO節奏,這個最有利于當下的次新股。
筆者在之前寫盟固利等次新股大妖股的文章中,對此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這里就不再贅述。
司南導航(688592.SH)在上市前兩天是上漲的,之后連續多天陷入到了下跌中,昨天和今天在華為衛星電話概念火了之后才出現大漲。
司南導航的主要業務是高精度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差分定位核心技術算法、芯片、板卡/模塊及終端產品的研發等。
作為次新股,司南導航的估值是很高的,目前動態市盈率高達290倍左右。
昨天晚間(8月29日),司南導航發布了半年度業績報告,具體數據為:
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17億元,同比減少2.2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52萬元,同比減少24.94%;
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減少23.81%。
在上市之前的三年,也就是2020-2022年,司南導航營業收入分別為2.88億元、2.88億元、3.3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20.30萬元、2915.12萬元、3617.90萬元。
把公司上半年的營收和凈利潤數據乘以2來算,這兩項數據在全年的水平大概為2.5億元、1500萬元,都低于上市前三年的水平。尤其是凈利潤下滑的實在太快,堪稱“大變臉”。
值得注意的是,司南導航這一下滑幅度較大的業績數據公布之后,第二天其股價不僅沒有大跌,反而在大部分的交易時間內封死了20cm漲停板,這再次說明了A股“重概念、輕業績”的特點。
還有就是,司南導航昨晚發布公告,副總經理王立端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剛上市沒幾天重要高管就辭職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咱也不知道了。
航天環宇:業績大增,宇航產品為主
今天大漲超過14%的航天環宇(688523.SH),上半年業績增長較快:
營業收入約1.08億元,同比增加42.77%;
凈利潤約1775萬元,同比增加43.46%;
基本每股收益0.0476元,同比增加40.83%。
從主營產品構成上看,航天環宇地面通信及測控測量裝備占比為11%左右,其最主要的產品是宇航產品及航空航天工藝裝備。
這種主營產品構成,決定了公司在在飛船發射、火箭發射、登月、登陸火星等熱點事件上,可能會成為最正宗的概念股。
在以往的華為概念股炒作中,華為造車概念的龍頭賽力斯在2020-2021年大約一年的時間里漲了10倍,華為鴻蒙概念的龍頭股潤和軟件在2021年上半年大約漲了5倍,都是當時的超級大牛股。
這次華為Mate60 Pro的問世能否出現像賽力斯、潤和軟件這種動輒5倍、10倍的大牛股呢?
筆者認為,相對于之前華為的涉足汽車和研發鴻蒙系統,一款新手機問世帶來的轟動效應和引發的產業鏈變革不能與之相比,再想出現幾倍的大牛股,概率就要低多了。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