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掃地茅”科沃斯日子艱難。
作者 | 吳雯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掃地茅”科沃斯日子艱難。
因2023年業績表現不及預期,科沃斯股價連續下跌,距歷史最高點跌超75%,公司總市值縮水超1000億,實控人錢東奇父子的財富相應縮水超750億。
做貿易起家的科沃斯,雖然從代工模式轉型自主研發,但公司長期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的嫌疑。在以研發推動企業前進的掃地機器人行業,科沃斯的做法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目前,后起之秀石頭科技來勢洶洶,在股價、市值上均超越科沃斯。有網友表示,科沃斯“掃地茅”的頭銜該易主了。長江后浪推前浪,也許科沃斯是時候重新規劃前進路線了。
一
被投資者譽為“掃地茅”的科沃斯,不得不直面現實的考驗。
剛剛出爐的2023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科沃斯實現營收71.44億元,同比增長4.72%,創了新高。
與此同時,科沃斯高調宣布,公司核心產品掃地機器人及洗地機線上線下渠道的市場份額均超過40%,居于行業領先地位。
但在營收創新高的背后,科沃斯遭遇凈利潤“大變臉”。今年上半年,科沃斯實現凈利潤5.841億元,同比大降33.4%。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2022年上半年,科沃斯實現營收68.22億元,同比增長27.31%;實現凈利潤8.769億元,同比增長3.15%。
對比發現,科沃斯的營收增速放緩,以及業績層面的“增收不增利”,都成了擋在科沃斯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在對外宣傳中,科沃斯一直自詡為一家高科技企業,“核心科技”、“研發”、“機器人”等標簽長期以來如影隨形,成為科沃斯的吸睛亮點。
然而,從實際的研發投入來看,事情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今年上半年,科沃斯的研發支出為3.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86%。
即便如此,科沃斯的研發投入仍然遠不及銷售費用。今年上半年,科沃斯的銷售費用高達22.97億元,同比增長23.69%,遠超營收增速。
由此可見,盡管一直對外標榜“高科技”屬性,但科沃斯依然賣力營銷,銷售費用是研發支出的近6倍,難以擺脫“重銷售、輕研發”的質疑。從本質上看,科沃斯更像一家傳統的電器制造企業,而非高科技企業。
以上種種,直接影響到科沃斯的股價走勢。自2023年半年報發布后,科沃斯股價出現連續下跌,公司市值也隨之大幅縮水。
回顧可知,2020年,科沃斯實現逆勢崛起,一年左右股價暴漲超10倍,市值突破千億大關,市值最高超1400億元,一時間風頭無限,被投資者譽為“掃地茅”。
與歷史最高點相比,科沃斯當前股價累計跌超75%,比“腰斬”更慘,可以說是“膝蓋斬”了,市值蒸發超千億元,怎一個“慘”字了得!
面對此情此景,科沃斯大股東坐不住了。近日,科沃斯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創領投資發來的函件,提議公司以自有資金不低于1億元、不超過1.5億元,出手回購公司股份。
科沃斯稱,此舉是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增強公眾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推動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回歸,切實保護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科沃斯控股股東首次提議增持,而提議增持的直接目的,無疑是扭轉公司股價“跌跌不休”的慘淡局面。
二
科沃斯的故事,要從上世紀說起。
1998年,在海南從事外貿工作的錢東奇決定辭職創業,在蘇州吳中區先鋒村,創辦了泰怡凱電器,這便是科沃斯的前身。
創業初期,錢東奇帶領15名員工從零開始,一步步搭建起第一條生產線,主要為國外品牌做吸塵器的代工生產。
短短三年,通過為飛利浦、松下和伊萊克斯等國際品牌代工,泰怡凱電器的年營收突破10億大關,錢東奇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錢東奇并不甘心永遠活在品牌巨頭的陰影下,選擇轉型自主研發。經歷數年的辛苦鉆研,做了上千次的產品測試,泰怡凱電器終于推出了第一款自研產品吸塵器。
2005年,泰怡凱電器旗下的多級旋風吸塵器一經推出便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并在德國獲得追捧,而這一不小心動了全球吸塵器龍頭戴森的奶酪。
當戴森看到自己牢牢把控的吸塵器市場,被一個中國產品占領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發起專利訴訟,將泰怡凱電器告上了法庭。
對此,錢東奇早有準備,具有完備知識產權的泰怡凱電器,提供了上千份專利資料迎戰戴森。所以,就算戴森從德國告到法國,泰怡凱電器都能輕松應對,這場紛爭以戴森敗訴告終。
經此一役,泰怡凱電器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而吸塵器產品的成功,也讓錢東奇堅定了走自主品牌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2006年,錢東奇正式成立科沃斯品牌,進軍掃地機器人市場。2011年,錢東奇撤掉了原有的吸塵器代工業務,開始向掃地機器人方向全面轉型。
彼時,國內還沒有太多的掃地機器人企業,科沃斯相當于進入了一片藍海市場。憑借先發優勢,科沃斯發展十分迅猛,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渠道布局,攻占了用戶心智。
這一次,科沃斯又選對了賽道,在智能家居浪潮的推動下,科沃斯吃盡了行業紅利,并在成長壯大的過程中萌生了上市想法。
2018年5月,科沃斯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A股市場的“掃地機器人第一股”,憑借稀缺性賺足了投資者的目光。
2019年,錢程接任科沃斯CEO,全面執掌科沃斯的掃地機器人等業務。而錢程的另一重身份,是科沃斯創始人錢東奇的兒子。至此,科沃斯正式完成了“二代”接班。
2020年,受益于居家消費需求拉動,加上產品擴張,科沃斯的經營業績大幅增長,刺激了二級市場上股價暴漲,科沃斯市值一度超1400億元,被投資者譽為“掃地茅”。
科沃斯股價大漲,受益最大的是公司實控人。據悉,科沃斯的實控人是錢東奇、錢程父子,二人合計持有公司66.6%股權。在科沃斯市值最高峰,錢東奇父子的持股財富超960億。
而隨著全面放開,加之競爭者不斷涌現,科沃斯的業績迎來考驗,在凈利潤大幅下滑后,公司股價連續下挫,市值蒸發超千億,公司實控人錢東奇父子的財富相應縮水超750億。
三
科沃斯的處境,既與行業環境有關,也與自身操作相連。做貿易起家的科沃斯,長期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的嫌疑。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科沃斯的銷售費用高達46.23億,占成本總額的比例達到了34.7%;當期研發費用僅為7.44億,還不足銷售費用的五分之一,占成本總額的比例僅有5.3%。
掃地機器人是一個講究技術的行業,研發驅動無疑是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的主要動力,而科沃斯在費用投入的權重上研發跟銷售相差甚遠。
此外,由于走的是“貿工技”路線,科沃斯實際上并沒有太多核心技術可言,很多重要技術都是通過購買獲得的。
據媒體報道,清潔技術是掃地機器人的核心技術,但科沃斯的清潔技術是向iRobot購買了一項Aeroforce技術和相關知識產權,這是一種由iRobot研發的能夠有效避免掃地機器人刷頭清潔過程中與毛發纏繞在一起的技術。
在專利數量方面,截至2022年底,科沃斯獲得授權專利1540項,其中發明專利531項。同期,行業競爭者石頭科技累計獲得知識產權1664項,其中包括122項發明專利、451項實用新型專利和408項外觀設計專利。
公開資料顯示,石頭科技成立于2014年7月,是一家專注于智能清潔機器人及其他智能電器研發和生產的公司。作為一家比科沃斯年輕許多的公司,石頭科技在專利數量上已經反超了行業“老大哥”科沃斯。
因為在研發上投入力度不足,加之大批競爭者奮起直追,產品同質化嚴重,當前的科沃斯雖然在行業內仍具備一定的優勢,但領先優勢已經不太明顯。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在國內市場掃地機器人線上銷售額市占率方面,科沃斯、石頭、云鯨、小米、追覓市占率分別為39.98%、21.53%、15.07%、9.19%、6.8%;而在國內市場銷售量市占率方面,科沃斯、石頭、云鯨、小米、追覓市占率分別為34.56%、16.97%、15.21%、13%、5.46%。
要知道,早在2020年,科沃斯的市占率就接近80%,行業地位遙遙領先。如今,科沃斯的市場份額正在被大批競爭者瓜分,行業地位岌岌可危。
在二級市場上,科沃斯的處境雪上加霜。因2023年半年報業績表現不及預期,科沃斯股價跌至50元出頭,市值僅剩300億出頭。
作為對比,今年上半年,石頭科技實現營收33.74億元,同比增長15.41%;實現凈利潤7.394億元,同比增長19.93%。
在營收、凈利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刺激下,石頭科技在二級市場迎來股價上漲,股價漲超300元,公司總市值接近400億元。
比較來看,后起之秀石頭科技來勢洶洶,在股價、市值上均超越科沃斯。有網友表示,科沃斯“掃地茅”的頭銜該易主了。
曾因市場先發優勢吃盡了行業紅利的科沃斯,也在行業變革中遭受了嚴峻考驗。在行業格局瞬息萬變的當下,或許科沃斯該重新規劃前進路線了。
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全球動力電池最新統計報告,今年前兩個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總量...
云南省近日出臺政策,為咖啡產業提供資金支持。該政策面向從事咖啡種植、生產加工及標志管理的企業、合作社...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批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公告,推出特色品種1254個,同時撤銷“仿種子”問題品...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