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港交所消息,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第四范式”)于9月18日開啟招股。
據港交所消息,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第四范式”)于9月18日開啟招股。公開信息顯示,中金公司為本次該公司IPO的獨家保薦人。第四范式表示,此次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加強基礎研究、技術能力和解決方案開發;擴展產品、建立品牌并進入新的行業領域;尋求戰略投資和收購機會;以及用作一般企業用途。
招股書顯示,第四范式是一家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專注提供以平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軟件,使企業能夠開發其自有的決策類人工智能應用,讓企業實現快速規模化轉型落地、發掘數據隱含規律并全面提升經營決策能力。第四范式以其過硬的技術實力,已經積累了一定的B端影響力,按2022年收入計算,第四范式是中國最大的以平臺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提供商,占據22.6%的市場份額,遠高于行業第二名12.3%的市場占有率。
自成立以來,第四范式已經獲得了多輪融資,吸引了眾多知名投資機構的關注。時隔近兩年,港股再次迎來AI獨角獸,這家公司即將到來的IPO,及后續增長潛力與成長價值,值得我們長期關注。
01
超前的賽道選擇
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9月,以賦能企業AI轉型并推動AI發展為使命。從所屬賽道上看,第四范式選擇“以平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的定位,即除了人工智能應用和底層計算基礎設施外,還具備人工智能的開發平臺。
其招股書進一步解釋:“以平臺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是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新類別,其提供諸如操作及開發系統、運行環境以及可視化服務等功能……該人工智能開發平臺為終端用戶提供統一的開發標準、高兼容性并能根據實際需求靈活擴展應用,讓企業擁有人工智能開發和管理能力,幫助企業快速、規模化設計、開發、管理AI應用。”
簡而言之,其模式可概括為提供AI應用開發平臺、工具和環境,讓零代碼基礎的用戶開發自己業務所需的AI應用,產品和服務涵蓋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領域。用戶也可以選擇即用型人工智能應用等服務,直接實現數字化升級。
結合行業現狀看,這個定位是具有前瞻性的。
人工智能在經歷數年的野蠻生長后,最初的新鮮感消退,估值也逐漸逼近市場心理極限,通過撩撥好奇心帶來信用儲備和現金流擴張的模式失速,行業應用也來到了深水區。
以今年較為火熱的生成式AI為例,第四范式創始人兼CEO戴文淵,曾這樣描述過自己的見聞:“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大家的認知都在迅速提升。去年12月問得最多的是‘你聽說過ChatGPT嗎?’到今年2月,客戶問的是‘ChatGPT我到底能不能應用它?’”
那么,深水區的規則會是什么?
站在企業需求端的視角,AI技術最終應服務于企業數字化轉型,但這種轉型絕不僅是一個通用大模型可以實現的,而是一整套落實到具體業務場景的技術體系,把技術能力和企業的戰略目標、業務流程深度耦合起來。
話雖如此,眼下AI技術的體系化落地,卻依舊矛盾重重。它將以何種形態賦能業務?它如何盡可能縮短應用從開發、測試到部署的周期?投資收益如何有效量化評估?當下的開發能否保證長遠業務迭代?……這些都是企業借助AI實現數字化升級時,難以規避的挑戰。
這也是為何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等科技巨頭旗下的服務平臺,均已推出針對企業具體業務場景的服務,不僅有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感知類場景,邏輯類、判別類的復雜決策場景也有類似應用的輔助。
而從第四范式招股書中可以清晰看到,其很早就開始借助對行業深入的理解及“以平臺為中心”的整體解決方案,針對性地幫助B端用戶更加從容、高效、體系化地應對上述數字化挑戰,而相關技術和不同行業Know-how的沉淀,進一步幫助公司更快適應深水區的規則。
02
自洽的邏輯閉環
如果說行業的現狀是企業成功的外部因素,那么公司具體的運營機制,則是其能都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的內部因素。
這樣看來,第四范式的內部優勢也十分穩固。
從財務數據上看,第四范式十分重視研發投入。其2020~2022年研發投入分別為5.657億、12.495億、16.5億元,年復合增速達到42.88%,研發強度保持在50%~65%的區間。相較之下,2022財年微軟研發強度為12.83%,谷歌為14.19%。
對研發的重視,一定程度上源自管理層的價值取向。第四范式的管理團隊由頂尖的人工智能科學家和經驗豐富的商業人士組成。例如,創始人兼CEO戴文淵博士加入本公司前,他曾設計了中國最早的人工智能系統之一,并獲得巨大商業成就。戴博士和公司聯合創始人楊強博士是遷移學習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們的成就和貢獻在人工智能行業備受推崇。
多年的高強度研發投入是第四范式技術實力的保障,使之在算法效率、準確性方面持續保持優勢。據公開材料,近兩年公司在KDD Cup、CVPR、OGB(Open Graph Benchmark)等多項世界級大賽及權威標準上,獲得6項世界冠軍,囊括了強化學習、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技術領域。目前,第四范式已經形成了包括自動機器學習、遷移學習、環境學習和自動強化學習在內的核心技術能力,作為操作原子組件嵌入服務中。
目前公司的解決方案已為各行各業的企業創造價值,包括但不限于:金融、零售、制造、能源電力、電信及醫療。于2019~2022年,公司擁有32、47、75、104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或公眾上市公司,且用戶帶來的收益仍在快速增長,2019~2022年,其標桿用戶帶來的平均收入分別為約830萬、1230萬、1370萬、1790萬元,年復合增速21.18%。總體營業收入上,2020~2021年第四范式營收由9.422億元增長114.2%至20.184億元,2022年進一步增長52.7%至30.826億元。
須知營收的高增長,說明公司的銷售額在增加,意味著市場份額的擴大、產品或服務的受歡迎程度的提高,以及公司的業務擴張等。
此外,在高研發投入情況下,利潤率快速改善則反映成本管理的效果。第四范式的營銷策略可概括為從目標行業頭部企業入手,積累成功經驗并逐步擴展到其他行業,市場地位鞏固后可減少推廣和廣告支出。此外,以平臺為中心的解決方案策略,有利于發現客戶的增量機會并擴大使用解決方案,包括促成已有用戶在平臺上開發更多的人工智能應用,購買更多許可、服務、算力,這些都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從招股書反映的利潤率上看,第四范式2020~2022年的銷售成本占營收比重,從54.39%減少到51.77%;一般及行政開支(不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分別占總收入的12.7%、8.6%及8.1%;與之相對應的是毛利率逐年穩定增長,從45.61%增至48.23%;經營虧損率顯著改善;凈虧損率在2022年顯著收窄至-53.64%。
營收的長期快速增長反映了“AI獨角獸”的高成長性,利潤率改善則體現這家公司愈發穩定完善的內部管理,也側面印證了其投資回報周期的相對確定性。
03
做“時代”的朋友
2023年的AI熱潮,從最初生成式AI的一鳴驚人、估值起飛,用戶和資本蜂擁而入,再到眼下的動能轉換,一切似乎都發生得太快。有人說這是又一次“資本發燒”,但事實或許恰恰相反——其具有非常堅實的邏輯。
回望上一輪技術革命,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等美股科技巨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占據市值高地和投資者心智的優質投資標的。
究其原因,經濟衰退周期讓傳統行業的利潤受到較大沖擊,人們開始尋求新的增量與變量。此時,科技由于幫助企業降本增效,被賦予為舊時代生產模式帶來“創造性破壞”的使命,其自身也將會借由其產生的價值的多寡,而被賦予相應的估值。
本輪技術革命的邏輯,不會外乎于此。
第四范式聯合創始人胡時偉曾表示:基于AI這種新的生產力工具,企業在商業模式創新、內部管理、核心競爭力等層面的迭代速度會變得非常快。當人的組織和機器的組織,基于人的決策和數據的決策結合以后,會形成革命性的變化。
但要實現這個目標,AI勢必要從內容“生成”轉向實實在在的“生產”參與。
這也恰恰是第四范式的優勢所在。
作為中國人工智能最早期的入局者,將業務聚焦于AI軟件棧的平臺一層,巨大的研發投入找到一條AI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關鍵路徑,并用九年多的時間沉淀出一套獨特的AI落地方法論。
很多ToB業務往往競爭激烈,又受困于高定制化的泥潭中,但以平臺為中心、高價值的決策類AI似乎入局門檻明顯變高,從而讓第四范式與其他中小型競爭者的摩擦也變少了。
事實上,具有遠見的機構投資者早已入局。自公司成立到2021年中,已先后完成11輪融資,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僅D輪融資就高達7億美元。成立至今,第四范式已獲得紅杉中國、博裕資本、春華資本、元生資本、創新工場、朗瑪峰創投、眾為資本、松禾資本、聯想創投、基石資本、CPE源峰等知名VC/PE,以及多家大型國有基金、多家國有銀行的投資。
從這個意義上看,被用戶和機構爭相“蓋章”的第四范式,在此時赴港掛牌,或許帶來的將是一次投資者與“時代”做朋友的難得機遇。
投資家網12月19日消息,第四范式已于近期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10億元,估值約12億美金。
3月23日,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檢驗醫學暨輸血儀器試劑博覽會(CACLP)首屆“出海論壇”上,菲鵬生...
2015年,哈佛腦科學博士韓璧丞在波士頓宣講腦控假肢的設想時,臺下一半人懷疑,一半人好奇,甚至有人調...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