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7日,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輝龍,股票代碼:688575.SH)發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以下簡稱三季報)。
10月27日,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輝龍,股票代碼:688575.SH)發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以下簡稱三季報)。
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亞輝龍實現營業收入15.45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5億。今年1-9月,亞輝龍自產非新冠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1億元,同比增長47.9%,其中自產化學發光業務營業收入8億元,同比增長48.4%。在后疫情時代,亞輝龍能實現這樣的增長,得益于亞輝龍作為化學發光領域的主力軍,持續加碼創新投入,逐步實現在特色領域的彎道超車,在體外診斷(IVD)領域逐漸成為國產替代的領頭羊。
自產非新冠業務營收的大幅提升與企業的戰略布局、技術創新、高質量發展及企業的運營、人才理念密不可分,為了進一步提高核心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亞輝龍也推出了股權激勵,實現與人才的深度綁定。
推出多項創新產品 三季度新增裝機超450臺
據了解,亞輝龍成立于2008年,主要從事IVD領域,主營業務為以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為主的IVD儀器及配套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部分非自產醫療器械產品的代理銷售業務。
在高質量發展的當下,對于國外壟斷產業逐步實現國產替代,不僅僅是國產品牌成為“國貨之光”的必經之路,更是逐步掌握產業鏈話語權和定價權的關鍵一環。
從化學發光領域來看,羅氏、雅培、貝克曼和西門子等國際龍頭較早地掌握了化學發光技術,同時擁有較為豐富的檢驗試劑菜單,并在特定領域具備顯著的領先優勢,根據興業證券研究所數據,上述四家跨國企業約占據國內化學發光市場70%以上。
根據《“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提出重點發展新型醫學影像、體外診斷、疾病康復、腫瘤放療、應急救治、生命支持、可穿戴監測、中醫診療等領域的醫療器械。以化學發光為代表的體外診斷產業正在實現國產替代,亞輝龍等相關企業產品也逐步在國內醫療機構更多地鋪開應用。
根據亞輝龍三季報,今年1-9月,公司自產非新冠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1億元,同比增長47.9%,其中自產化學發光業務營業收入8億元,同比增長48.4%。
僅在今年7-9月,亞輝龍自產化學發光儀器新增裝機就超過450臺,其中600速iFlash 3000G新增裝機120臺;自產非新冠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69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自產化學發光業務營業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40.9%。
在產品方面,亞輝龍還通過科技創新,持續推出新品投放市場,豐富產品菜單,形成規模效應,打造自身優勢。
例如,在今年9月,亞輝龍高敏肌鈣蛋白I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法)獲得了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醫療器械注冊證;其研發的N末端-腦鈉肽前體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法)亦獲得了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醫療器械注冊證。
其中以高敏肌鈣蛋白I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法)為例,這項新產品的推出將搭配亞輝龍心梗五項在心肌心梗領域為臨床提供更全面的檢測產品,未來亞輝龍也將致力于將心肌心梗打造為公司的又一優勢領域。
此外,在儀器方面亞輝龍還推出了其王牌產品智能化實驗室流水線iTLA的mini版,聚焦醫療下沉市場,前處理模塊+免疫分析儀+生化分析儀的搭配,對場地要求極低,支持一管血實現生化免疫全項目檢測,大大提高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檢驗效率。同時,該產品與亞輝龍iTLA、iCube實驗室信息化管理軟件及iPAM BCIM流水線一起,形成了可覆蓋“大、中、小”全場景的實驗室智能化解決方案,可為用戶提供更多樣化的智能化產品解決方案,滿足終端不同等級醫療機構多樣化需求,助力醫學檢驗實驗室降本、增效、提質、增益,這也是亞輝龍作為優秀國產體外診斷企業的靈活之處。
持續推進產學研合作 在強勢領域持續占主導地位
體外診斷是技術密集型行業,其研發和生產是一種多學科相互高度滲透、知識密集、技術含量高的活動。
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頭部優勢,就要打造產學研結合,推動新項目研發,以及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后備人才。
就在今年9月15日,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化學學會榮譽會員、南加州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講座教授阿里耶?瓦謝爾參觀亞輝龍,高度評價了亞輝龍的產品優勢和創新性的戰略布局,認為亞輝龍作為民族IVD企業,為中國體外診斷事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瓦謝爾還表示,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以成為世界級的理論生物計算中心為目標,致力于跨學科研究及成果轉化,期待在今后的課題當中能有機會與亞輝龍產生思想碰撞,幫助亞輝龍更快速的發展。
除了諾獎得主之外,今年以來,中國科學院院士顧東風也兩次親臨亞輝龍參觀調研,與亞輝龍相關負責人對高敏肌鈣蛋白的檢測和應用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并就開發相關可穿戴設備進行初步溝通,接下來雙方將一起在心血管疾病的早篩早診領域合作攻關創新技術難題。無疑,這將為亞輝龍在心血管疾病檢測領域的強勢地位再添砝碼。
人才和產業布局齊頭并進 謀劃未來更大發展
體外診斷市場規模龐大,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從全球角度來看,根據Kalorama Information報告,2022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規模預計超1274億美元。
從國內市場角度來看,目前,國內體外診斷行業正處于快速增長期,根據《中國體外診斷行業年度報告(2021 版)》,2021年中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約1300億人民幣,增速15%左右。
為了能夠與技術骨干、相關人才同命運、共發展、搶市場、抓機會,亞輝龍也適時推出了股票激勵計劃,今年9月,共向60名核心骨干授予198.30萬股第二類限制性股票。
并且,分別設置了非新冠自產產品營業收入增長率、自產化學發光產品營業收入增長率、國內及國際化學發光儀器裝機數等考核指標,以激勵團隊挑戰更高的目標。
面對高速增長的行業趨勢,未來產業布局方面亞輝龍也動作不斷。今年7月,亞輝龍的長沙研發基地正式入駐啟用,將與其在湘潭的生產基地相互配合,在高速生化、微流控、POCT、分子診斷等方面做全方位提升。據悉,去年以來亞輝龍就連續在儀器研發、試劑原材料研發、生產基地、辦公等方面做出連續布局,且進展極快,足見其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實力的決心。
根據亞輝龍未來的規劃,其將在諸多前沿領域持續發力,圍繞其發展戰略,充分把握行業發展機遇,不斷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繼續保持其在體外診斷領域的市場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公布了2024年高端醫療裝備推廣應用項目清單,亞輝龍自主研...
12月20日,聯想「新商業創新生態路演」第二季線下路演北京站開啟,梅花創投、聯想創投、高榕創投等投資...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公布了2024年高端醫療裝備推廣應用項目清單,亞輝龍自主研...
昨晚深夜,海爾生物發布重磅公告,海爾生物計劃通過向上海萊士全體股東發行 A 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
隨著再生醫學的不斷進步,醫美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創新與變革的浪潮,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為臨床解決方...
12月18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評選的 “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發布...
12月19日,由W.AWARDS金網獎主辦,36氪聯合主辦,中歐校友數字生態俱樂部、中歐商學院營銷學...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