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134屆廣交會順利落幕。
近日,第134屆廣交會順利落幕。線下出口成交額達223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8%。廣交會再次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第一展”的影響力,彰顯了中國外貿回暖良好趨勢。
廣東中盛控股集團董事長江中詠長年關注大灣區產業動向,他認為廣交會不僅是中國對外經貿的“晴雨表”“風向標”,也是拉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更是為大灣區樓市注入活力的“打氣筒”。
會展經濟直接拉動區域經濟成長
江中詠指出,大型會展本身會為區域經濟發展起到直接的帶動作用。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展覽總面積15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超2.8萬家,展位總數共7.4萬個,展覽規模創新高。龐大的布展規模必將刺激大灣區的會展行業與整體經濟的蓬勃發展。
江中詠介紹,會展經濟也會形成人群聚集效應,讓周邊地區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飲消費、商業購物等需求翻倍上漲。
公開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萬商云集盛況再現,共有來自229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參會,累計到會境外采購商19.8萬人,比上屆增長超50%。此外,共有117家工商機構組團參會,包括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匈牙利企業家與雇主協會、秘魯中國商會、巴西中國商會、尼日利亞拉各斯工商會等。江中詠表示,本屆廣交會人氣十足,龐大的采購商團到會參展,無疑將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成長,進而為區域樓市帶來積極影響。
“虹吸效應”間接助力產業聚集、樓市發展
在廣交會“虹吸效應”的帶動下,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向大灣區加速流動,引領區域產業整體發展,間接為樓市注入活力。
以廣交會舉辦地廣州海珠為例,在廣交會的輻射帶動下,數字經濟、總部經濟迅猛發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騰訊、阿里巴巴、唯品會、三七互娛、小米、今日頭條等數字經濟龍頭云集于此,受其影響,2022年,海珠區限額以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06億元,全年數字經濟核心“四上”企業營收958億元。另據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海珠區引進了131個落地項目,其中包含12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9個中國500強投資項目,產業發展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筑巢引鳳”是江中詠對產業發展的精準比喻。有了產業的聚集,也將吸引大批海內外高端人才落戶大灣區,他們不僅有有購房的需求,也具備置業的實力,他們在灣區安家落戶,必將推動大灣區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江中詠表示,廣東中盛控股集團作為長期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優質房企,無疑將在大灣區房地產市場的穩健發展中迎來利好。
本月,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BYD)宣布了其備受期待的位于匈牙利南部塞格德(Szeged)工廠的詳細...
2023年,美好蘊育潤康2段乳母營養包上市,這款產品通過科學的配方和專業的營養支持,幫助媽媽們揭開科...
12月17日,由太美醫療科技(股票代碼:02576.HK)主辦的“2024醫藥數字生態大會”在上海盛...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