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時間無腦爆炒“龍字輩”個股之后,最近游資又盯上了“數字輩”個股,那些名字里帶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公司,股價集體被爆炒。
“數字輩”個股的數量比“龍字輩”的多多了,所以已經形成了明顯的題材效應。
大漲特漲,北交所股票瘋了
不過,“數字輩”個股們就算再牛,一天也只能漲20%。
為何說“只能”呢?因為滬深交易所之外的北交所股票,每天的漲跌幅限制是30%。
在冷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后,北交所股票近期突然集體爆發,多只個股出現連續30%的暴漲!
比如,華陽變速連續3天30cm漲停,暴漲近120%!
凱華材料4天3個30cm漲停+一個25cm暴漲,暴漲175%!
星辰科技、志晟信息、流金科技、旭杰科技、三維股份都是連續兩個30cm漲停,兩天暴漲近70%!
如果說滬深股市的代表性指數是滬深300,那么最能代表北交所的就是北交所50指數,它是北交所目前200多家公司中選出來的50家頭部公司。
在今天(11月22日)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板指都出現明顯下跌,且最低點收盤這種光腳陰線的情況下,北交所50指數卻逆勢大漲近8.5%,而且還是最高點收盤這種光頭陽線的走勢,跟三大指數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
無數投資者都在感慨,北交所股票這是瘋了吧!
其實在昨天,北交所50指數就出現異動,盤中一度暴漲近12%,下午跳水后,收盤上漲4.51%。
因此在昨天的盤中大跳水后,很多人都覺得北交所股票歇菜了,沒想到今天殺了個回馬槍,指數一路上漲,并以最高點收盤!
在創造暴漲歷史的同時,北交所50指數的成交額也連續創出歷史記錄。很多時候單日成交額還不足10億的北交所50指數,昨天成交額102億,今天131億。
流動性嚴重不足,各種利好都來了
北交所這個場子一度非常冷,甚至出現過廣咨國際這種全天基本零成交的個股。
流動性嚴重不足,是北交所股票最大的問題。這也跟北交所的高門檻有關,在北交所開戶交易的投資者,必須滿足50萬資產和兩年以上投資經驗才行。
所以這次北交所股票的大漲,跟流動性方面的刺激有重要關系。
市場傳聞,各大券商下了任務,要求北交所權限開通率在年底要達到80%。
受50萬開戶門檻的限制,大多數散戶是沒有北交所股票交易權限的。這個場子是游資、大戶、機構們的天下,目前參與北交所的賬戶為600萬戶。
跟2億股民相比,600萬戶才3%的比重,所以積極引入增量資金,北交所股票才能活躍起來。
既然要讓北交所場子活起來,那么就又有了降低開戶門檻的預期。
此外,市場還傳聞,在當下滬深交易所IPO節奏收緊的情況下,北交所將承擔越來越多的IPO任務。公司先在北交所上市,滿一年之后再轉去滬深交易所上市成為一個選項。
很多公司IPO只想去滬深交易所,原因就是那邊的流動性更好,能有個更高的發行價,和較為理想的未來減持套現價格。如果北交所有了穩定的轉板預期和相關規定,那么無疑會加大不少公司在北交所IPO的熱情。
事實上,赴北交所IPO的保薦業務也正在被各家券商重視起來。例如,今年下半年以來,“券商一哥”中信證券保薦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為3家,去年全年才1家。
北交所公司的保薦業務或許很多券商之前還愛理不理,但券商集體反應過來都做這塊業務之后,又有可能會“高攀不起”,出現激烈的競爭。
還有就是,市場傳聞中證指數計劃將北交所公司納入300、500、1000樣本空間。
這一點也會刺激北交所的流動性,邏輯就是,納入中證指數的北交所公司將被基金被動買入。
既然有基金被動買入,那么也不排除一些北交所的優質公司基金會主動買入。
高流動性才有高溢價,前文提到的增加北交所權限開通率、先在北交所IPO后轉板上滬深、將北交所公司納入中證指數,都是提高北交所股票流動性的“大招”。
明天基金解禁,所以拉高出貨?
不過還有一點要注意,在2021年11月19日發售,當年11月23日成立的首批8只北交所主題基金將在今年11月23日(也就是明天)迎來解禁。
目前,北交所主題基金有23只,合計基金規模為36.27億元,其中有11只是兩年定期開放運作模式,有12只是北證50指數基金,基金規模分別為30.80億元和5.47億元。
由于北交所股票這兩年缺少流動性,因此大部分北交所基金都是虧損的。其中虧的最多是嘉實的北交所基金,虧了將近40%!
明天,第一批兩年期北交所主題基金就要放開贖回了,所以有可能出現大面積拋壓。
那么這兩天的大漲特漲有可能就是為了拉高應對贖回之需,某種程度上是北交所基金們的自救行為。
買北交所基金賺了還是賠了,對投資者的心態影響、后面北交所新基金的發行等,都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尤其是現在自媒體這么發達,這種口碑效應會更明顯,所以這兩天拉升,也有心理層面的博弈。
北證50第一大權重股是貝特瑞,市值280多億,公司主要生產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正極材料、石墨烯材料等。目前,貝特瑞動態市盈率15倍左右,比同行杉杉股份的19倍市盈率、璞泰來的23倍市盈率都要低,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認為它是低估值的。
不過在這幾天的暴漲后,很多北交所股票這種“低估值”被填平的太快了些。
尤其是今天滬深創三大指數集體全天最低點收盤,北交所50指數全天最高點收盤,形成了明顯的蹺蹺板效應,資金的存量博弈特征過于明顯。
這種蹺蹺板效應應該不會持續太久,瘋狂的北交所行情,或許在相關基金開始被集體贖回的時候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