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30日-12月1日,以“致追風趕月的你”為主題的2023甲子引力年終盛典在北京舉辦。
11月30日-12月1日,以“致追風趕月的你”為主題的2023甲子引力年終盛典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由科技產業智庫「甲子光年」主辦,共有150+位嘉賓以主題演講或圓桌對話的形式分享他們對科技產業的真知灼見。
在全球經濟形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產業資本的韌性發展對于企業和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為了探討如何駕馭變革,實現產業資本的韌性發展,海爾資本管理合伙人張嘉誠應邀參與圓桌論壇【駕馭變革:產業資本的韌性發展之路】,與現場產業領域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如何調整戰略、優化投資組合,以實現產業資本的持續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論壇開始,張嘉誠首先對海爾資本進行介紹。海爾資本定位于產業全生態投資共創平臺,聚焦智能科技、醫療健康領域進行投資,管理規模超300億元。作為CVC,海爾資本專注于發揮產業資本的優勢,既致力于構建生態共生關系,又積極促進產業間的緊密連接,通過促進產業協同合作,為所投企業創造具有生態價值的機遇。
如何平衡財務收益與產業鏈接的矛盾點,以實現產業資本的可持續發展?
海爾資本張嘉誠:作為基金管理人,既要滿足財務回報,又要滿足其他利益相關方(包括LP、政府、產業等)的需求,看似是一個悖論。然而,產業資本可以通過為項目提供賦能,從而實現這個目標。
在投資階段,產業資本可以利用自身在產業內的優勢,例如集團的產業資源協同性,包括集團的采購需求、產業發展需求、供應鏈支持等,來評估項目的可行性。此外,產業資本還可以在團隊管理、企業文化和規劃方面向企業提供支持和建議。
這樣的綜合能力使得產業資本既能滿足LP的需求,又能滿足政府和機構的招商訴求。財務回報和產業鏈接的平衡點,是將“既要又要還要”轉化為“既能又能還能”,以實現專業基金管理人的使命,為LP帶來回報,并為政府招商和財務回報做出貢獻。這一過程需要精耕細作,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
在考慮主業的同時,對于選擇項目、驗證項目有哪些方法和思路?
海爾資本張嘉誠:產業資本的優勢在于其能夠同時具備多種能力、扮演多重角色。然而,在實踐中遇到與主業關聯度較小的項目,也是常見的情況。在此情況下,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獨立判斷是至關重要的。作為具備投研能力和投后管理資源的專業團隊,要獨立評估項目的潛力和可行性。
其次,盡量讓項目與產業產生交集。海爾資本擁有廣泛的產業背景,投資的項目可以與集團的產業鏈相互關聯。比如醫療健康領域,集團擁有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行業的兩家上市公司,通過與集團產業鏈的鏈接,可以充分探索相關領域與集團產業發生關聯的可能性。
在投后管理和退出階段,要注重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團隊搭建以及資本規劃等方面的賦能。雖然某些項目在投資時與主業看似不相關,但在這些方面,主業擁有豐富的經驗,產業資本可以提供支持和協同。
此外,內外部信息的打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某種程度上可以確保項目選擇和退出的順利進行。
在投資時產業資本如何評估潛在風險,并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和標準?
海爾資本張嘉誠:在選擇投資標的時,通常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技術創新的革命性和持續發展生命力。針對技術類項目,對真正具有顛覆性和革命性的硬科技項目要著重關注。目前,國內這類項目并不多,許多項目只是在應用層面的創新。在投資時,更看重那些在技術、政策、團隊等方面都具備革命性和持續發展能力的創新項目。
第二,創始團隊的能力。“人為先,事為重”,團隊的能力非常重要。過去,大家可能過于注重項目本身,但后來發現團隊的能力對項目的成功至關重要。因此,我們選擇投資標的,對創始人的要求變得更高,希望他們能夠成為既有技術能力、又有市場能力、還有團隊管理能力的企業家。
第三,退出的可能性。在投資階段,就要考慮到退出的可能性。產業資本的優勢之一,是與主業形成拼圖效應,通過與主業的整合實現退出,包括獨立IPO和并購退出等。
1月10日,投資家研究院發布行業重量級榜單——“2023中國股權投資年度系列榜單”,海爾資本攬獲“2...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