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活機器人火了,完全代替人?
這些天,一個機器人做家務的視頻火了。
斯坦福大學研究團隊推出的雙臂移動操控系統Mobile ALOHA,在搭配了機械手臂后,化身全能保姆,把炒菜、洗衣服、打掃衛生、整理衣物等家務活全部搞定,甚至能幫助人刮胡子。
Mobile ALOHA通過模仿真人做家務的動作,在越來越快的掌握做家務的技能。
除了科技效果拉滿之外,能否商業化是重要看點。那么,這樣的“全能保姆”成本多少錢呢?
成本清單顯示,在包含了機器人硬件、攝像頭、傳感器、電源、計算設備、組裝維護費、開源軟件的情況下,整套機器人操作系統的成本為3.2萬美元(不到23萬元人民幣)。
應該說,很多經濟實力強的家庭能夠接受這個價格,更何況隨著商業化的推進,其成本還有不斷下降的空間。
3天3漲停,龍頭股成色如何?
“家務活機器人”的視頻越來越熱,A股機器人概念也隨之出現異動。
其中,愛仕達1月5日、8日、9日連續三個漲停板,成為龍頭股。
股價大漲之后,愛仕達發布股價異動公告稱,沒有影響股票價格變化的重大信息,公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存在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
從主營業務看,愛仕達近70%的營收都來自炊具,機器人業務占營收的比例僅14%,此外超過13%的營收來自小家電。
所以,如果給愛仕達下定義的話,它就是一家做炊具小家電的公司。
或許是因為機器人炒菜的視頻太火,導致主營炊具的愛仕達連續漲停。
就在愛仕達連續漲停前夕,公司1月3日發布了一則股份質押公告。
愛仕達的控股股東愛仕達集團有限公司質押50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3.98%,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47%,主要用于自身生產經營。
目前,愛仕達集團已經將持有的愛仕達超過70%的股份質押了出去。
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通常意味著缺錢。
那么,愛仕達的業績是不是不行呢?
公司最新的2023年三季報顯示,凈利潤為-7784.45萬元。
其實,愛仕達已經是連續多年虧損。
2020-2022年,愛仕達營收分別為28.93億元、35.08億元、29.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3億元、-0.89億元、-0.79億元。
2020年的時候,愛仕達把2.35億元的土地拆遷款等算進了收益里面,否則當年也是虧損的。
連續虧損的愛仕達,已經引起了股民的退市擔憂。2023年底,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公司提問,如果公司連續三年虧損,按照新的注冊制證券法規會被st嗎?
愛仕達無奈又客氣地說:公司目前不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風險,感謝對公司的關注。
產品多次被投訴,機器人業務并非頭部
愛仕達最有名的是不粘鍋,公司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不過借力資本市場之后,愛仕達發展的并沒有特別出彩。
現在一說到鍋具,人們第一印象往往是美的、蘇泊爾、九陽這些品牌。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愛仕達被投訴產品質量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
而愛仕達之所以成為機器人概念股,是因為前幾年的時候,公司收購了一些機器人公司:
2016年10月,收購浙江錢江機器人有限公司51%股份。
2017年起,收購索魯馨、松盛機器人、勞博物流、三佑科技等機器人公司。
2019年,加碼收購錢江機器人,持有其90%股份。
在機器人業務上,愛仕達絕對控股的錢江機器人也不是國內工業機器人領域頭部的公司,現在國內靠前的公司是匯川技術。
匯川技術目前1600億的市值,而愛仕達在三連板之后也才40億的市值,兩者整整差了40倍!
所以,別看愛仕達又做家電又做工業機器人,其實都是國內第三檔公司的規模。
而業績的連年虧損,也說明公司沒有找到特別好的盈利點。
20cm漲停,量化資金打板?
機器人概念里,除了愛仕達之外,百勝智能今天也出現20cm漲停,也是今天滬深兩市唯一20cm漲停的個股!
去年底,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問百勝智能所生產的紅外線傳感器、紅外熱成像儀零部件、電動機、編碼器的核心技術和產能情況。
百勝智能在12月12日回復投資者這一提問時表示,公司根據產品特性自研了一系列限位編碼器,使用在各種自動門控系統當中。
或許是這個回復跟“家務活機器人”的某些零部件高度相關,所以今天百勝智能是股市唯一一只20cm漲停的個股!
盤后龍虎榜顯示,百勝智能的買入前5名里有4家來自華鑫證券的席位,這應該是華鑫證券的營業部之間聯合作戰。
這里要多說一句,市場一直傳聞華鑫證券旗下的營業部VIP快速下單通道很好,喜歡量化打板和量化砸盤。
所以我們在前文百勝智能的分時圖上也能看到,其開盤不到10分鐘就拉到20cm的漲停板上,這是典型的量化資金快速打板手法。
關于機器人,其實這兩年最火的還是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概念。所以要時刻關注馬斯克,以及國外機器人技術的相關動態。
隨著機器人在工業、生活上的應用越來越多,股市也會時不時炒一下相關概念。
不過要注意,都是炒短線、炒小盤股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