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說起光伏行業,無論是股民還是基民都有一種深深的被戲耍感覺。
一說起光伏行業,無論是股民還是基民都有一種深深的被戲耍感覺。
股價大跌后,大牛股又要IPO
在前幾年大漲之后,光伏相關基金瘋狂發售,光伏行業也被描繪成無與倫比的朝陽行業,于是股民、基民瘋狂涌入,也自然而然的高位站崗。
最近兩年,虧損最嚴重的或許就是買了光伏股、光伏基金的投資者。
光伏行業這兩年的大跌,重要原因是行業極度內卷,產能過剩的風險加大,各廠家之間大打價格戰,殺得頭破血流。
如果產能過剩還要在資本市場上伸手要錢,那是不是不太合適呢?
這不,前兩年A股的光伏大牛股、這兩年的光伏大熊股鈞達股份,最近又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準備登陸港股。如果能成功上市,它就會成為第一家“A+H”上市的光伏電池制造商。
先來看看鈞達股份(002865.SZ)的整體走勢。
2017年上市的鈞達股份,在上市頭幾年默默無聞,股價一直橫盤震蕩,直到2021年下半年光伏演變成A股的超級賽道后,它的股價也跟著一飛沖天,一年半的時間從12元暴漲到190元以上,漲幅高達約15倍!
之后,隨著散戶股民和基民的高位入場,加上行業開始內卷打起了價格戰,鈞達股份跟其他光伏股一樣,陷入了不斷下跌的泥潭中。
目前,鈞達股份較高點已經下跌超過70%!
急速擴張后,資產巨額減值
在這種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股價持續下跌的大背景下,鈞達股份又要在資本市場融資,這自然引發了一些質疑,尤其是在前幾天鈞達股份公布了其2023年業績快報之后,這種質疑聲就更大了。
鈞達股份預計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3.97億元,同比增長58.6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2億元,同比增長16.00%;實現扣非后凈利潤5.75億元,同比增長16.64%。
乍一看,這是一份不錯的業績答卷,怎么就被質疑了呢?
關鍵看下面:
鈞達股份在業績快報中說,由于P型PERC電池效率逼近理論極限且降本空間有限,N型TOPCon電池轉換效率及生產成本持續進步,尤其是2023年第四季度后,隨著N型電池對于P型電池的優勢加大,公司擬對P型PERC電池相關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減值準備金額約9.00億元。
如此大的資產減值準備,堪稱一場突如其來的財務暴雷,這也對公司第四季度業績帶來極大沖擊,導致其當季在營收超過40億元的情況下,凈利潤慘變為-8.06億元。這一數字跟全年8.32億元的凈利潤相比,顯得是那樣格格不入。
看前文鈞達股份走勢圖,是在2021年6月份之后才開始大漲的,這恰好是公司在2021年完成重大轉型的時間。
原本主營業務是汽車塑料內外飾件的鈞達股份,收入平平,業績平平,所以之前股價也平平無奇。2021年9月,公司收購了捷泰科技51%股權,由此進入到光伏領域,其股價也開始了15倍超級暴漲之旅。
這次的轉型,讓鈞達股份出現爆炸式增長。不過作為一個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汽車內飾行業的玩家,鈞達股份切入當時正熱得發燙的光伏賽道,充滿著匆匆上馬、大干快上的味道。
首先就是收購捷泰科技的錢從哪來的。當時鈞達股份花14.34億元收購捷泰科技51%的股權,自有資金和其他自籌資金僅有2.34億元,其余的12億元里,有6億元是股東借款,6億元是并購貸款。
14.34億里,竟然有12億是借來的!
正當人們驚訝于鈞達股份這個光伏新玩家使用高杠桿方式攻城略地時,僅僅過了一年,鈞達股份又搞了個更大的:
2022年10月份,鈞達股份發布公告,擬斥資130億元投建26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
130億,無疑是超級大手筆,這也成為當時光伏擴產狂潮中的典型案例。
10月份公司宣布130億的巨額投產項目,11月初公司股價就見到歷史大頂190元附近,這難道是某種巧合?
招股書數據“打架”,老板套現過億
一個行業,當大量玩家瘋狂涌入時,再好的賽道都會變得擁擠不堪,內卷、價格戰一定會如期而至。
盡管鈞達股份在2023年上半年就成為全球光伏電池市場排名第5的重要玩家,但由于產品明顯降價,其股價在2023年下跌超過40%。
大客戶占營收比重過高,是很多公司的一大風險。鈞達股份在赴港上市的招股書里就提到,2021年、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前五大客戶分別給公司帶來12.76億元、59.81億元、70.93億元的營收,分別占總收入的77.8%、53.9%和49.4%。
從這點來看,鈞達股份對大客戶的依賴度有所緩解。
不過,鈞達股份招股書里的數據,跟其供應商的數據卻存在“打架”的情況。
比如,在另一家沖刺IPO的高景太陽能的招股書里,鈞達股份作為其2022年第四大客戶,高景對其銷售額為19.73億元。
而鈞達股份赴港IPO的招股書里,相關金額則顯示為17.86億元,兩者差了近2億元。
鈞達股份第一大供應商是晶科能源,鈞達股份的招股書里顯示,公司2022年對晶科能源采購了20.06億元。
不過晶科能源2022年年報里“公司前五名客戶”這一項中,卻沒有找到對應的金額。
說到鈞達股份為何赴港IPO融資,這恐怕與當下光伏類公司在A股融資停滯有關。
這里的融資既包括IPO,也包括定向增發。
當下光伏行業的格局跟三年前已經大為不同,當時是未來幾十年高增長的無限憧憬,還沒有價格戰、還沒有內卷、還沒有大規模擴產,而現在這些都有了。
而光伏行業又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投資一個項目動輒幾十億、上百億,沒錢就沒辦法生存,沒錢甚至連打價格戰的資格都沒有。
這或許就是鈞達股份為何急著在港股IPO的原因!
不過,你說鈞達股份缺錢吧,人家老板還在套現。
1月17日,鈞達股份發布一則公告,董事長陸小紅的股份減持計劃期限屆滿。在2023年7月最后一周的減持期內,陸小紅減持公司100.455萬股股票,減持均價為108.96元/股,套現高達1.09億元。
一邊是公司急著向股市融資,一邊是董事長過億元的巨額套現,股市似乎還真成了鈞達股份對金錢予取予求的地方!
云知聲"基于大模型和語音交互技術的醫療文書自動生成系統"成果入選未來信息方向典型應用場景,成為全國智...
根據公告,廣大特材2025年第一季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11.2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2.28...
自誕生以來,GORE-TEX品牌憑借對科技創新的不竭探索,開發出滿足戶外、運動、休閑等場景細分性需求...
2025 年3月 28 日,世茂服務控股有限公司(873.HK)發布2024年全年業績報告。
近日,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復神鷹”或“公司”)發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