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元資本,遭遇危機。
美元資本,遭遇危機。
作者 | 王思琪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美元資本,遭遇危機。
近日,“全球PE大哥”黑石的最新動態,引發全球私募股權市場、美元資本坐立不安。其中,黑石掌門人Steve Schwarzman(蘇世民)去年獲得8.967億美元的酬勞,下降30%,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Jonathan Gray的酬勞,下降近50%。意味著,全球資本處境艱難。
在很多VC/PE從業者眼里,黑石不該處境艱難。這家總部位于美國紐約的PE巨頭,身上有著太多的傳奇色彩,尤其是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的王者一役,讓黑石刷新了私募股權有史以來、震驚全球的兩項超級記錄:資產管理規模8810億美元,年收入2705億美元。
也是那時開始,黑石又多了個標簽,“宇宙第一大PE”。但不管外號多么驚奇魔幻,美元資本已達成共識,黑石是全球當之無愧的大哥、最有錢PE機構,它們就是投資風向標。
現在,風向標也難了。
一
黑石,難了?
不可思議,真的不可思議,卻是事實。
誰都沒想到,全球最不缺錢PE的掌門人,錢越賺越少。根據路透社報道,蘇世民去年只獲得的8.967億美元酬勞,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乍一看,8.967億美元好像并不少,如果換算成人民幣約65億元,一個PE機構掌門人的酬勞,達到了普通人不可想象的數字。
“聯想楊元慶那超1億元年薪”要是與之比起來......但蘇世民錢賺得少了,在大洋彼岸的美元資本圈子,卻是個天大的事,反映出了黑石過去一年的真實經營狀態,不容樂觀。
不容樂觀產生的情緒,會逐漸成為2024年全球資本的一股寒意。
提起黑石,相信國內聽過的人應該不少,這個擅長全球掃貨的PE巨頭,一直將中國視為主要投資戰場。就連蘇世民自己也常說,“多年來,中國一直是絕佳的投資目的地。”正是投資中國,讓成長史相對老牌PE短的黑石,建立了“全球PE大哥”、投資風向標的地位。
2021年,黑石迎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它們在中國完成了兩項大手筆投資:一個是,以13億美元作價從泛海集團手里買走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另一個是,拿下富力物流園剩余30%權益,并將粵港澳大灣區內最大的城市物流園收入囊中,資產管理規模暴增。
這使得黑石在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發布后,實現資產管理規模8810億美元,年收入2705億美元,刷新了全球私募股權多項記錄。根據當時的財報顯示,黑石殺瘋了,各個業務齊頭并進。8810億美元資產管理規模里,私募股權基金規模超2600億美元,房地產基金規模超2795億美元。相較之下,全球名氣最大、歷史悠久的KKR資產管理規模僅4710億美元。黑石的資產管理規模將近KKR的兩倍,如此巨大的超越,也震驚了華爾街與全球資本圈。
2021年之后,黑石徹底蛻變為“全球PE大哥”。因其無可匹敵的雄厚資產、全球常年斥巨資掃貨的態度、手中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市場給了黑石“宇宙第一大PE”的標簽。
美元資本更是達成共識,把黑石視為全球投資風向標,“風往哪吹,就往哪跑。”
二
剛當上“全球PE大哥”一年多的黑石,被潑了盆涼水。
黑石也沒想到,它們全球四處掃貨,自家后院會燃起大火。
2023年初,一場由硅谷銀行引爆的金融業流動性危機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危機帶來的儲戶恐慌,一度使美國陷入“至暗時刻”。金融股暴跌,一個個銀行應聲倒地。
而這一切原本是,硅谷銀行的江湖救急,卻被華爾街放大了預期,導致美元LP紛紛從商業銀行撤資,進而影響到了美元私募股權基金的整體布局,黑石首當其沖。彼時,黑石管理層覺得,“硅谷銀行問題不容小視,可能會帶來一連串未知連鎖反映,應調整策略。”
實際上,坑了硅谷銀行的是美國自己。2022年,全球出現“通脹”,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全球平均消費物價指數增長8.8%,與2021年4.7%增長率相比,達到了21世紀以來最高水平。美聯儲為應對“通脹”搞出不少動作,利率大幅提升又使全球經濟走向衰退。
以往,美國會想辦法“轉嫁風險”,可惜沒成功,弄得自家金融業背鍋,而美國商業銀行與VC/PE、私募股權關聯緊密,加之美元資產急速縮水,鬧得全球一級市場吃了一鼻子灰。
重創金融業后,美國又重創VC風投,震裂了“全球VC大哥”紅杉資本,演變出了分拆獨立運營的大事件。去年,全球VC最矚目時刻便是,紅杉資本史無前例的大分家。
紅杉資本“一拆為三”將紅杉美歐、紅杉中國、紅杉印度/東南亞的本土基金分開,三方變成完全獨立的主體,自行經營,互不干擾。業內人士曾給出頗為直觀的解讀,“一拆為三,是紅杉資本在美歐、中國、印度/東南亞的投資成績參差不齊,紅杉美歐太糟糕了。”
這一切要歸根于美元資產的急速縮水,拉低了美元資本融資企業估值的價值。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全球VC投資貶值,退出交易暴跌。可能有人會問,“2023年,美股表現很強勢阿,怎么一級市場會如此慘淡呢?”一是,美股增長多依賴蘋果、亞馬遜、谷歌等七大科技巨頭;二是,一級市場玩得不是短線生意,投的是未來具有創新增長潛力的各行各業及賽道。
VC代表了前瞻,美國爽了當下,坑了未來。
三
VC/PE不分家。VC混不好,PE不好混。
去年,排在黑石、KKR后面的凱雷,是全球PE里面率先選擇斷腕的巨頭。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素有“PE賺錢機器”之稱的凱雷,解散了消費、媒體、零售的私募股權團隊。
按照其斷腕時發布的2023年三季報數據,凱雷錄得收入7.77億美元,低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8億美元。除了收入不及平均預期,凱雷三季度凈利潤只有813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暴跌了71%。凱雷業績下降的原因仍是,沒有擺脫一級市場美元資本退出交易縮水的魔咒。
看看凱雷的私募股權業務有多么慘淡。三季度已退出業績收入驟降76%,而在影響PE運營關鍵的募資上,凱雷新募集私募股權基金的規模是,2021年的三分之一。
美元資本什么時候受過這窩囊氣?凱雷扛不住,黑石怎么樣?“全球PE大哥”稍微好過一點,在新一期基金募集中,黑石只是將單支基金規模由300億美元下調至200億美元。
今年1月末,黑石公布了截至2023年四季度的資產管理規模,1.04萬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的1.02萬億美元。其中,私募股權基金規模3040.4億美元。老大就是老大,即便同行扛不住了,黑石還是表現出了某種強勢姿態,但強勢的有限,年收入大降,難回巔峰。
這一點,蘇世民也承認,“大環境不好,私募股權市場低迷。”不過,黑石畢竟是美元PE大本營的最后一道防線,只要它們沒大變化,其它美元資本保持跟風、追隨就可以了。
然而,路透社曝出關于黑石高層的最新動態,卻給美元資本的2024年蒙上一層陰影。千萬不要以為,蘇世民酬勞下降30%是小事件,這關乎到了全球一級市場的發展與穩定。
側面反映出了黑石過去一年的真實經營狀態,不容樂觀。一級市場的特性是預期,當GP快賺不到錢了,LP想分走私募股權基金里的錢,更難了,頭部PE帶節奏,同行沒法混了。
風口會一點一點輻射,寒氣也會一點一點擴散,美元資本的2024年,估計會很難熬。
美聯儲于當地時間周三(4月23日)公布的褐皮書報告,釋放出極具沖擊力的信號:特朗普政府實施的加征關稅...
隨著寵物行業蓬勃發展,正催生出一股強勁的經濟 “新動能”,我國也已躍居全球第二大寵物市場。
Nullmax 依托獨有的平臺化技術架構,實現了 MaxDrive 方案對國內外主流芯片平臺及不同類...
年報顯示,2024年,視源股份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24.01億元,同比增長11%,歸母凈利潤9.71億...
博泰車聯網今日宣布擴展與高通技術公司的合作,打造搭載驍龍?座艙平臺至尊版的新一代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