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至蒼穹外,目盡星河遠。
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 陳倩
攝影記者 李輝
通訊員 楊德義
心至蒼穹外,目盡星河遠。火星救援、火箭發射、1:1空間站核心艙、觸碰月球、數字編鐘……奇妙的太空之旅,即將與廣大武漢市民朋友們“見面”。
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將于4月24日在武漢拉開帷幕,其中“航天科普系列展覽”將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分為科普展區和航天產業成就展區兩個展區。
4月23日,極目新聞記者提前探展了解到,“神舟”問天、“嫦娥”攬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等中國航天事業重大成就背后的“高精尖”產品,都來武漢了。
歡迎市民預約參觀展覽,共赴一場全民的航天盛會。
月球車及航空設備展示
【科普展區】
月球樣品和“空間站核心艙”來了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科普展區位于武漢國際博覽中心B6館,由序廳、空間技術、空間科學、空間應用、航天公益等五個板塊組成,以月球樣品、返回艙、國旗實物為亮點。
同時,設置了一批互動體驗設備,輔以大量模型及精彩圖片,依托重點工程、技術研究、成果應用等,展示出航天事業全景及近年來取得的成果。
觀看太空世界
空間站核心艙內部長這樣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托舉“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中國開啟太空時代。
現場,展示了東方紅一號衛星及長征一號火箭組合模型,以及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的收音機實物。
東方紅一號衛星
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出艙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載人航天工程三十余年的建設發展,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重要內容,是實現中國夢、航天夢的生動實踐。
空間站核心艙等比科普互動模型
本次參展的空間站核心艙等比科普互動模型,高度還原了天和核心艙的內外部構造和部分內部設備。觀眾可步入艙內,身臨其境,通過參觀體驗工作區的模擬科學設備、睡眠區、生活區和鍛煉區的設備器械,深入地了解航天員的太空生活。展品特別設計了自動控制系統的航天員出艙模擬裝置,還原出艙場景。觀眾還可以參與VR太空遨游,感受太空的奇妙景觀。展品將讓參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中國航天事業的巨大進步,和大國重器所賦予的中國精神。
“嫦娥五號”返回器真品亮相
2006年2月,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明確將探月工程列入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
其中,2020年11月發射的“嫦娥五號”,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復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歷時23天,歷經11個飛行階段、6次分離、1次對接,于2020年12月17日,攜帶著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球,標志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完美收官。
嫦娥五號返回器
展覽現場,展示了“嫦娥五號”的返回器和返回艙用主降落傘。和大多數展品不同的是,它們是貨真價實的原件,在返回器外表,還能看到重返大氣層時,它與空氣摩擦被高溫燒灼的痕跡。
和“嫦娥五號”返回器一起展示的,還有新礦物“嫦娥石”。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月球上發現新的磷酸鹽礦物,因為被“嫦娥五號”帶回,被命名為“嫦娥石”。這也是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的第六種新礦物。
“嫦娥五號”登上月球時,還帶去了一面國旗,這面國旗由武漢紡織大學研制,它也出現在了展覽現場。
太空育種的白茄身形修長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是不是覺得航天離你的生活很遠?但實際上,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與航天有關。
展覽現場展出了多款在太空育種的蔬菜,它們從太空返回后,在地球上長出了不一樣的形態。比如一種白茄,不僅有白色的外表,“身形”還挺修長。極目新聞記者用采訪本在旁邊比對了一下,發現它比采訪本還要長不少。
在展覽現場,這樣由“遨游”過太空的種子培育出的產品以及菌種育種產品還有不少,和地球上“土生土長”的品種相比,它們可以滿足人們更多的需要。
航天蔬菜
比如“黃栗南瓜”,圓圓的,看起來像個小燈籠,一個200克左右,外形金黃色,既可以用來觀賞,也可以食用,味道甘甜細面,口感不錯。還有“麥克風南瓜”,形狀和麥克風差不多,也是既能看,也能吃。
工作人員介紹,載人航天工程的載荷資源非常珍貴,所以天選種子從“上天”到“入地”必須經過嚴苛的篩選,只有果實飽滿、活力好、遺傳穩定性高的種子,才有可能隨著宇航員一同在太空“出差”。
據了解,我國也先后搭載千余種植物上天,這些種子有小麥、高粱等糧食種子,有黃瓜、番茄等蔬菜種子,也有甜瓜、櫻桃等水果種子。
【航天產業成就展區】
垂直起降飛行汽車吸引人眼球
航天產業成就展區集中在B5館,主要展示航天產業實現自主創新、跨越式發展、國際合作的成果,展現中國航天企業在加快新質生產力建設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其中,特別設置了湖北航天特色展區,反映湖北參與航天產業的成就、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
月球上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
湖北是我國商業航天的重要策源地,2016年武漢獲批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已連續在湖北舉辦九屆。
按照“一中心、四基地”構想,圍繞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服務鏈融合,以武漢為中心,襄陽、宜昌、孝感、黃岡為支撐,全省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初見成效,涌現出科工火箭、空間工程公司、依迅北斗、夢芯科技等一批頭部企業,形成“國家隊”與民營企業互補互促的發展格局,現已成為國內商業航天的重要一極。
湖北展示區
在月球上蓋房子,真的遙不可及嗎?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群“中國超級泥瓦匠”為人類在月球上建起科研站。
現場,華中科技大學展示了地外建造關鍵技術(模型),該校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中國月球玄武基地的榫卯結構砌筑拼裝建造方案,以及適用于長期月面駐留的建造結構“月壺尊”原位3D打印建造方案;設計了月面原位建造機器人“中國超級泥瓦匠”,首次制備出目前國際上有報道的高強度、大尺寸模擬月壤燒結的“星際樂高”榫卯月球磚,計劃將于2024年10月上行中國空間站開展燒結模擬月壤樣品的艙外暴露實驗,為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和載人登月后續任務提供重要支撐。
湖北展示區
現場,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展示了快舟十一號火箭模型。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具有快響應、低保障、車載機動的優勢,將運載能力提升至一噸級,運載系數達到1.28%,居世界先進水平;具備一箭多星發射、多星異軌部署、大范圍軌道機動能力,有力支撐我國航天運輸體系建設。
汽車飛行將不是夢
收起翅膀,能當汽車用;展開翅膀,就能當飛機開。在現場,一款名為“變構型垂直起降飛行汽車”的1/3尺寸樣機吸引了不少媒體記者的關注。
據華中科技大學研發人員田豐年博士介紹,這是全球第一款同時具備垂直起降與長航程功能,并且可變形為車輛在地面行駛的飛行汽車,即“變構型垂直起降飛行汽車”。
“傳統飛行器往往存在占地面積大、需要額外停機坪等痛點,這給用戶帶來了諸多不便。而我們研發的這款飛行汽車,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田豐年介紹,在車輛模式下,可收回機翼和旋翼,變成普通汽車大小,能夠輕松停放在普通停車位上,無需專門的停機坪。而在飛行模式下,只需全自動展開機翼和旋翼,就能變為一架航空器垂直起飛,滿足了用戶飛行的需求。
變構型垂直起降飛行汽車1/3尺寸樣機
在現場展示的視頻中,記者看到,飛機采用多旋翼模式垂直起飛,升至巡航高度后,很快切換至固定翼模式向前飛行。通過樣機裝載的鏡頭可以看到,地面畫卷徐徐展開,美麗景色盡收眼底。
“這里展示的是1/3尺寸樣機,長2米,翼展3米。換句話說,如果等比例做成成品飛行汽車,它的個頭是現在樣機的3倍。”田豐年博士告訴記者,樣機前期已經測試完成地面行駛、機翼和旋翼全自動收放、垂直起飛、傾轉旋翼空中飛行四大關鍵技術。“樣機車輛模式最高速度80公里/小時,起飛重量為25公斤,空中飛行速度60公里/小時,續航時間1小時。”田豐年介紹,相關研發還在繼續進行中,“汽車飛行將不是夢”。
民營飛船要當“快遞小哥”
2024年1月17日22時27分,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啟運。
“天舟”系列貨運飛船化身勤勞的“太空快遞員”,承擔著為航天員運送太空駐留物資,護衛“天宮”的任務。
天舟七號是我國第7艘貨運飛船。它攜帶的貨物多達263件,運輸物資總重約5.6噸,具有裝載貨物種類多、大型貨物多等特點。
“大型貨運飛船有他們的優勢,小型飛船也有我們自己的優點。”現場,北京紫薇宇通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他們的B300系列商業飛船。
B300系列商業飛船模型
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的太空飛船產品主要包括A10系列微型飛船、B300系列商業飛船和C2000系列低成本貨運飛船。2023年12月,該公司發射了試驗小型商用貨運飛船平臺技術的A10系列微型貨運飛船。同時開展了一系列在軌試驗,涉及在軌成像、空間材料、空間生物及太空藝術展現等方面,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太空飛行的解決方案和服務。
“此次發射試驗,為我們后續的B300系列小型無人太空飛船的設計、研制和飛行積累經驗。”工作人員介紹,民營商業航天公司參與研制及發射任務,將對進一步降低空間站上行貨物運輸成本,增強上行貨物運輸靈活性,提升我國航天領域的創新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發揮重要作用。
【鏈接】
歡迎廣大市民預約觀展
本次“中國航天日”航天科普系列展覽為了給廣大市民提供更好的觀展體驗,將采取“實名、預約、限流”等措施。
從4月24日下午起開放預約通道,每個半天限額預約5000人。航天產業成就展區將開放至4月27日,科普展區將開放至5月5日,展覽開放時間均為9:00至17:00。
市民朋友們可掃描二維碼進行預約。按系統指示填寫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以及預約觀展場次。
每日觀展名額限量,約滿為止。預約成功后,觀眾按預約場次時間到場,刷驗身份證即可入場觀展。
(來源:極目新聞)
近日,2025年618購物狂歡節圓滿落下帷幕,智能穿戴領域表現亮眼。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