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毫末智行CEO顧維灝受邀出席2024(第二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并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自動駕駛3.0時代,大模型重塑汽車智能化路線》。顧維灝表示:“AI大模型是自動駕駛真正實現的唯一路徑,端到端會是未來很重要的技術方向。端到端不僅僅是模型端的優化,也需要數據的供給與算力的支持。毫末DriveGPT從2022年就開始探索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一旦應用會帶來非常驚艷的效果。”

(毫末智行CEO顧維灝受邀出席2024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
第二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以“爭流”為主題,6月1日-6月2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舉辦。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和采購負責人歐立甫,小米集團執行董事、創始人、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雷軍,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等重磅嘉賓共聚一堂,旨在通過聚集行業專家智慧和產業領袖的實踐經驗,凝聚行業共識,探索創新發展路徑,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聚力。

近期,特斯拉FSD入華消息以及英國自動駕駛公司Wayve的大規模融資使得自動駕駛及端到端技術再次成為業界的關注熱點。國內大模型不斷涌現,智能駕駛正在成為汽車革命下半場的主角。毫末率先布局大模型、大算力、大數據為代表的自動駕駛3.0時代,力求用大模型重塑汽車智能化技術路線。
顧維灝表示,隨著大模型、端到端應用,對數據和供給要求降低,以及數據生成帶來的仿真技術的進步,都會加快產品技術的迭代。“端到端的訓練需要更大規模的算力,毫末布局很早,所以訓練成本能控制在更好的水平內。”

“技術創新是毫末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毫末自2022年起就開始探索端到端解決方案,走出了一條毫末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探索之路?!鳖櫨S灝現場特別講述了毫末的研發歷程。
毫末DriveGPT大模型正是按照3.0時代的技術框架要求進行升級。在通用感知能力提升上,DriveGPT通過引入多模態大模型,實現文、圖、視頻多模態信息的整合,獲得識別萬物的能力;同時,通過與NeRF技術整合,DriveGPT實現更強的4D空間重建能力,獲得對三維空間和時序的全面建模能力;在通用認知能力提升上,DriveGPT借助大語言模型,將世界知識引入到駕駛策略,從而做出更好的駕駛決策優化。

演講中,顧維灝還分享了毫末的產品量產成果。截至2024年5月,搭載毫末HPilot智能駕駛車輛超過20款,用戶輔助駕駛行駛里程突破1.6億公里。毫末已推出三代七款智能駕駛產品,可滿足高、中、低價位不同車型的量產需求。其中,HP170、HP370、HP570三款千元級極致性價比產品,已陸續進入交付狀態。毫末高速NOH里程占比超過40%,進出匝道成功率、變道成功率超過 98%;城市NOH左右轉成功率、變道成功率均超過95%,逐步得到客戶認可。

顧維灝表示:“端到端大模型的研發和落地,讓我們有信心把城市NOA做的更好。毫末希望攜手行業同仁,用最領先的技術、產品,助力中國和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與壯大,共攀汽車科技新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