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金的江湖還真是競爭激烈,天弘基金雖然憑借余額寶躋身基金公司TOP5,但隨著收益率下降以及余額寶接入更多的貨幣產品,天弘余額寶規模已經嚴重縮水。
而接入余額寶的博時基金就從中分得了一杯羹,旗下博時現金貨幣基金最新規模已經超過1582億。
越是這樣越是體現了,管理規模略低于天弘基金的博時基金在權益產品方面的弱勢。
萬億基金巨頭,無一百億權益產品
目前,博時基金管理基金規模總額為10251.28億,基金產品數量676只,其中包括股票型、混合型等權益產品超400只,權益產品數量約占60%,但對應的總規模還不到1300億、占比不到管理總規模的13%,產品結構嚴重不平衡。
所以,博時基金與天弘基金類似,都是靠非權益產品支撐萬億管理規模,較天弘基金好點的是,博時基金的債券產品與貨幣產品大致五五開的格局,管理規模分別為3916.57億、4764.69億。
當然,貨幣產里面單接入余額寶的博時現金收益貨幣基金規模就達1582.36億,占貨幣產品總規模的30%之多,更是比旗下400多只權益產品的總規模還要大!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相比之下,博時基金旗下的權益產品實在有點拿不出手,至少目前是沒有一只規模超百億的權益產品,規模最大的是一只混合基金,但規模只有66億左右,股票型產品中規模最大的只有22.34億。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當然了,博時旗下最大規模的權益產品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混合基金,規模也曾達到過百億級以上,規模最高的時候曾超過147億,但屬于“開局即巔峰”的類型,這只基金規模最大的時候就是其剛成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這只基金成立以來就一直在虧損!
這就是一家管理萬億規模資產的基金公司對于權益資產的管理能力?
旗下權益產品,兩年巨虧超200億
博時基金是招商證券旗下的,持股49%。據招商證券財報顯示,2022年、2023年博時基金分別實現營收53.16億、45.88億,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7.24億、15.24億。
而據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兩年,博時基金旗下管理的所有基金產品凈利潤分別為86.67億、-212.16億,收取的管理費總額分別為35.71億、41.42億。
這兩個數據說明,博時基金的收入及利潤主要自來管理費收入!
然而,這是包含博時基金旗下所有類型產品的情況,要知道,過去兩年債市一直是牛市,旗下債券產品不應該虧錢,而貨幣型產品更不可能虧錢,那2022年博時基金虧損超212億只能是權益型產品在虧。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銳眼哥整理)
2022年,博時旗下混合型產品虧損28.11億,但收取管理費16.06億;股票型產品虧損69.35億,但收取管理費2.1億;指數型產品虧損32.95億,收取管理費1.89億。
2023年,博時旗下混合產品虧損71.2億,收取管理費11.72億;股票型產品虧損27.28億,收取管理費2.2億;指數型產品盈利10.92億,收取管理費2.35億。
也就是說,最近兩年,博時旗下權益基金一直在虧錢,每年虧損超百億,兩年虧超200億!
當然,虧的最大的就是那兩個規模最大的權益產品,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和博時主題行業混合這兩個主動管理基金產品。
過去一年,博時匯興和博時主題行業虧損幅度都在8%-9%左右;過去三年,這兩只產品虧損幅度都超30%,其中博時主題行業虧損超35%。
具體虧損情況看,博時匯興近兩年累計虧損超43.44億,管理費收入超2.6億;博時主題行業近兩年累計虧損超29.79億,管理費收入超1.9億。
可以說,過去兩年博時旗下權益產品的虧損,主要就是被這兩只規模較大的產品虧掉了!
主打策略:高位買入,腰斬后賣出?
那么,博時基金旗下這兩只“旗艦產品”是如何做到兩年虧損超80億的?
用基民的話說就是:專門負責接盤!
仔細對比研究了一下,這兩只基金的“接盤”方式還挺清晰,大致策略是:在股票高位買入,然后等跌到腰斬的時候就賣出。
在這樣的“投資策略”下投資這兩只基金的基民不虧才怪。
先看博時匯興的情況。
2021年1月14日成立,很多基金都是在這個時候成立的,從事后看,這個時候也是過去幾年滬深300指數的高點時刻。成立之初博時匯興就募資超147億,子彈充足,然后基金經理吳渭拿著這些基民的錢就去重倉買了中國中免、藥明康德、美的集團、隆基綠能等當時的大熱門、大市值股票。
結果可想而知,從2021年一季度到現在,中國中免最大跌幅超82%、藥明康德最大跌幅超75%、美的集團最大跌幅超60%、隆基綠能最大跌幅超77%。
不過,基金經理吳渭比較聰明,在中國中免股價腰斬的時候逐漸賣出了,在藥明康德、美的集團、隆基綠能等股價跌超40%的時候也逐漸賣出了……
(博時匯興回報凈值走勢截圖)
再看看博時主題行業的情況。
博時主題行業是個老牌基金,成立于2005年1月6日,至少已經經歷了2-3輪的市場牛熊周期,但還是躲不過大規模虧損及大幅度的回撤。這只基金的策略與博時匯興又有點不一樣,從持倉變動來看好像采用的是追蹤當下市場熱點的輪動策略,也就是市場什么熱就買什么。
今年以來,A股有色跟紅利股比較熱,所以博時主題行業就重倉了紫金礦業、洛陽鉬業、中石油、中海油、長江電力。去年下半年硬科技比較火,所以這個基金就重倉了TCL科技、卓勝微等。2022年2季度新能源比較火,這個基金就重倉了隆基綠能、天順風能、遠興能源等。
看起來好像每一步都踩中了市場節奏,但很可能是后知后覺追高買入,然后只能高位站崗。因為博時主題行業的凈值走勢與博時匯興基本一樣。
(博時主題行業凈值走勢截圖)
如果真的每一次市場熱點都提前踩中,凈值走勢怎么可能是這樣的!
不僅如此,這只基金的踩雷率還比較高。
看了一下,這個基金的基金經理叫金晟哲,北大碩士,2021年1月20日正式接手博時主題行業獨立管理,自接手以來基金單位凈值從2附近跌至如今的1左右,凈值腰斬。
只能說,博時旗下這兩個“旗艦”權益產品的基金經理,在高位站崗和密集踩雷方面的能力太不一般,把兩只百億基金都干成了幾十億的基金,也足見博時基金對旗下權益產品的態度了!
當前,國內新一輪科技、產業和消費變革持續深化,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從 “要素驅動” 向 “創新驅動”“內...
作為高端現制酸奶領域的創新標桿,Blueglass再度突破行業邊界,正式推出全新升級的植物GLP·1...
作為高端現制酸奶領域的開拓者,Blueglass始終以「科學營養+極致體驗」為核心,持續引領功能性飲...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