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馨懿!”
聽到有人喊自己,女孩很快回頭,在人群中尋覓聲音的源頭。“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現場,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群。作為一名剛剛加入的志愿者,宋馨懿永遠沖在第一個,沒言語過一聲苦累。
從人群中看去,一米六的她并不顯眼,T恤搭配藏藍色沖鋒衣,隨意扎起的頭發已經有些凌亂。當年遇到過總理的“讓路女孩”,如果沒人提及,如今已經很少有人能認出她。
2024年,距離汶川地震已經整整過去了16年,城市煥然一新,用宋馨懿的話說,汶川和北川,現在新的像個“一線城市”。那些無法釋懷的傷痛,也在被愛慢慢治愈。
從成都到甘孜康定,要坐四個小時的大巴,翻越數都數不清的大山,跨過望也望不盡的河流。7月7日,宋馨懿跟隨“同心·共鑄中國心”團隊,走進了大山深處。這個曾經被救起的孩子,如今也開始學著為別人撐傘了。
2008年5月14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抵達地震重災區北川察看災情時,幾名戰士抬著小女孩宋馨懿從縣城方向跑過來,溫家寶和隨行人員趕緊讓路。華西都市報圖
無數人托舉起了我的生命
來的路上一直下雨,繚繞的云霧盤桓于山峰之間,讓原本陰沉的天色更多了幾分陰郁,顛簸在雨天的山路上,宋馨懿的思緒又飄回了十六年前。
“那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包括我。可惜那時候我太小,記不住爸爸媽媽的樣子,也記不住那些幫助過我的人,那段記憶的拼圖只剩東拼西湊。”宋馨懿說。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8.0級特大地震。北川縣旁,宋馨懿一家也被埋在了廢墟之下。被發現時,父母的身體早已冰冷,唯有她的啼哭聲在廢墟中不停回響。
“能夠活下來,能夠快樂健康地長大,是無數人托舉起了我的生命,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我的人生不可能走到現在。”回憶起過往種種,宋馨懿的語氣略顯沉重。“接受了太多太多人的幫助,我也會惶恐、會不安,會想要竭盡所能地去回報。”
當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超得知2024年“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將要在甘孜舉行時,他第一時間想到了自己的養女——宋馨懿。這位從汶川廢墟中幸存下來的堅強女孩,如今已是他家庭的一部分。趙超主動撥通了宋馨懿的電話,詢問她:“馨懿,今年的公益活動在甘孜,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去?”“爸爸,我當然想去!”宋馨懿聽到父親的聲音,心中滿是期待。
電話那頭,趙超聽到女兒的話,欣慰地說道,“好!但是你要答應爸爸,這次要去做一場特別的分享,給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的小朋友。爸爸希望你,能夠勇敢地站上講臺,去鼓勵這些也許正在經歷人生掙扎的弟弟妹妹。”趙超不急不緩地引導著女兒,踏出這人生的第一步。
沉默了幾秒,宋馨懿說,“好,爸爸,我愿意努力去試試!”
7月10日,在康定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宋馨懿(右一)為小朋友們分發物資。北京青年報記者崔峻攝
我也曾經歷過人生的低谷
走上講臺前,宋馨懿無數次拿出手寫的講稿,默默地在心里一遍一遍演練。這是她第一次站在聚光燈下分享自己的故事。
“站上講臺前,我手心里全是汗,心跳得像打鼓。”宋馨懿說,“神奇的是,當我走上講臺,看到孩子們專注的眼神,緊張消失了。我發現自己能夠坦然講述過去的經歷,不再被過往的身份所束縛。這種感覺,就像是找到了新的自我。”
7月10日,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宋馨懿為這里的小孩帶來了一場演講。
7月10日,宋馨懿在康定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做演講。北京青年報記者崔俊攝
“我也曾經歷過人生的低谷,也曾深陷于情緒的泥沼。但周圍的人,他們沒有放棄我,他們的關心、幫助與鼓勵,是我從黑暗中重獲光明的動力。我想,這就是我今天站在這里,作為志愿者參與此次活動的意義所在。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傳遞出更多的溫暖與希望。”
與所有年輕人一樣,宋馨懿不喜歡聽大道理,所以她的演講稿里沒有說教,沒有評判,只有同齡人的感同身受。
“我希望,你們能不被過往束縛,也不畏將來挑戰。期待有一天,你們在各自領域中發光發熱,將愛心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臺下,孩子們的目光中閃爍著光芒,那是對未來的憧憬,是對自我的肯定,亦是對這位同齡人話語的認同。
宋馨懿手寫的公益活動發言稿。韓金序攝
走下講臺,有孩子圍了過來,想與這位大姐姐有更多的交流,話不多的宋馨懿回答著孩子們各式各樣的問題,直到最后一個人離開。
“他們鼓起勇氣走上前來,就已經邁過了很難的一道坎,我不能推開他們好不容易伸出的手。”宋馨懿說,“我也曾是他們,等待著別人的幫助,面對著混沌的人生。一舉一動都被很多雙眼睛盯著,我走路不好看,走在路上很少抬頭,我不想聽到自己的名字,也不想去對視那些目光。”
宋馨懿回憶,高中那幾年,她一度會沮喪,后來慢慢明白了,別人的眼光沒有那么重要,自己的人生,要自己過。”
能夠走出陰霾,離不開家人的愛與陪伴。與趙超一樣,他的夫人張玉潔也一直關心著這個小女兒。宋馨懿小時候,幾乎每個月張玉潔都會去到成都,帶她出門走走。長大后,張玉潔則更加關注女兒的內心世界,給予了她很多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不僅如此,父母的同事也一直關注著宋馨懿的成長,給予了她很多愛與關懷。
如今的宋馨懿,似乎比過去更多了幾分從容。在她看來,她已經能夠甄別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從有益的內容中汲取養分,把那些負面信息及時清除掉。
人生不是軌道,而是曠野
分診、發藥、量血壓、做記錄……幾天下來,宋馨懿跟著專家團隊跑義診點,積極參與健康課堂的籌備,利用每一次機會跟隨專家學習,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她所付出的努力與堅持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學習護理學一年多來,這是我第一次與這么多患者接觸,與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很不一樣,我很珍惜每一次與他們的接觸,都是讓我積累更多經驗的過程。”宋馨懿說,“我很慶幸,自己選擇的專業能夠在這種時候派上用場。”
回想起填報高考志愿時,身邊的親友紛紛提醒她:“學醫是條艱辛的道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宋馨懿笑了笑說,“我知道家人都是為我好,但是我始終沒有忘記,汶川地震時,我是從廢墟里被救出來的。這些年來,很多醫護都在關心我,幫助我,我想像他們一樣。”
看著宋馨懿的成長,最欣慰的莫過于趙超。“過去總覺得姑娘內向,擔心她從過去的事情里走不出來,擔心她被各種聲音所影響,看到她能夠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看到她能夠走出過往的陰霾,我打心眼里為她高興。”
進入大學后,父女倆仍然保持著交流的頻率,一通又一通的電話也讓趙超了解了更多女兒的近況。
“學校的課程安排得非常充實,既有基礎醫學知識的講解,也有中醫理論的深入學習,這正是我所期待的。如果有可能,我想繼續深造讀研,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經過一年的學習,宋馨懿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多規劃。
聽著女兒越來越清晰的規劃,趙超也免不了嘮叨幾句,“好好好,咱們努力學習也一定要注意身體,爸爸永遠支持你!”
7月15日,2024年“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結束,志愿者們也將踏上返程之旅。離開時天晴了,群山沒了云霧遮擋,與天空的距離仿佛也更近了,盤桓在群山之間,宋馨懿似乎也有了不同的心境。
“過去,我總是害怕別人的目光,覺得缺了一條腿,我的人生就有了缺憾,無論如何都無法完滿。但現在的我,不再執著于過去的失去,而將目光投向未來。人生不只有一種方式,離開既定軌道并不意味著什么,也許前面是曠野、是星辰、是大海,只要我們不放棄,只要我們相信自己。”
“宋馨懿!”
再次聽到自己的名字,她條件反射般地回頭看,原來是這幾天一起工作的志愿者小伙伴。
宋馨懿轉身朝他們走去,不再糾結于假肢走路的姿勢,像少年般恣意飛奔起來。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