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又有新動作了。
近日,市場傳來大消息,A股快遞龍頭、“以成就員工、成就客戶為己任”的順豐向港交所發起遞表,尋求上市。若成功,順豐將成為中國快遞業第一家“A+H”股公司。另據媒體報道,此次順豐港股之旅計劃募資10-20億美元。實際上,登陸A股7年來,曾豪言“不會為圈錢上市”的順豐通過可轉債、定增等方式,累計融資超680億元,堪稱“吸金巨獸”。
盡管手握鈔票,但順豐的日子并不算好過。2017年,順豐借殼上市,首日大漲市值達到2310億元。敲鐘現場,拉著被“掌摑”的快遞小哥,順豐創始人王衛意氣風發,收獲股民、網友贊美,趁著股價大漲更是豪拋10億元發紅包,履行其許下“不會為圈錢上市”的豪言。
2021年,全球“黑天鵝”肆虐,快遞業變香餑餑,受利好提振,順豐市值突破5000億元,豪氣沖天的王衛則以2400億元財富差點圓夢中國首富。可自那之后,順豐仿佛一夜“泄氣”,贊美的股民開始“粉轉黑”、“用腳投票”,順豐巔峰跌落,3268億元市值灰飛煙滅。
A股吸完金,順豐又想跑港股吸金,靠“不上市圈錢”聞名的“清流”王衛,沉淪了。
這是王衛給外界帶來的印象。在長久歲月里,順豐一直是家“與眾不同”的公司。第一個“與眾不同”是,獨特的企業文化、價值觀。“在順豐,所有人都要秉持誠信擔當這一處事原則,以成就員工、成就客戶為己任,不斷創新包容、追求卓越,共同創造美好未來。”第二個“與眾不同”是,創始人肯給員工出頭。2016年4月17日,北京東城某小區,一名騎三輪車送貨的順豐快遞員,在派送過程中與一輛黑色京牌轎車發生輕微碰撞。黑色轎車駕駛員(中年男子)下車,不由分說,拉著快遞員連抽耳光,并破口大罵,甚是囂張猖狂。晚間,王衛怒了,在朋友圈聲明,“如果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他的仗義執言,讓快遞小哥這一弱勢群體,挺直了腰板。事后,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學習王衛,給快遞小哥兄弟送溫暖,提供一連串福利。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表示,“他最佩服王衛。”第三個“與眾不同”是,王衛是中國商界少有的“清流”。“不坐超豪華座駕”、“不喜歡拉幫結派”、“對上市圈錢嗤之以鼻”。媒體高度評價,“王衛最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三個“與眾不同”的點,組成了順豐“與眾不同”的形象。在那個沒有網紅概念的年代,王衛已是“頂流”,這讓順豐獲得了“出圈”關注。沒有一家快遞公司能像它們一樣,創始人無任何互聯網背景,卻比很多互聯網大廠火爆。也沒有一個創始人敢去“對標”王衛。業務存在競品關系的劉強東,聽到有人批評順豐,火速評價“我相信王衛為人”。不過,這是A股上市前的順豐與王衛。“資本讓人興奮,也讓人沉淪。”2011年,中國快遞業經歷“白熱化”廝殺,圓通、中通、申通紛紛上市打起消耗戰。順豐未見動靜。王衛對競品上市不屑一顧。他放出豪言,“上市無非是獲得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順豐缺錢,但順豐不能為了錢上市。上市后,企業將變成一個賺錢機器,對管理不利。”誰能想到,幾年后,王衛“食言”。順豐借殼上市,首日市值2310億元。他拉著被“掌摑”的快遞小哥,豪拋10億元發紅包,借助“輿論正能量”抵消了外界對他的“食言”質疑。2017年,順豐速運件量30.52億件,市占率7.6%。按著水漲船高的熱度,接下來順豐應該懷揣夢想,向快遞業“第一把交椅”沖刺。彼時,快遞業“第一把交椅”是中通,市占率15.5%。王衛隨即展開“買買買”的迅猛攻勢。2018年,快遞業曝出大事件,順豐注資17億元收購新邦71%股份,進而成立新公司順心,加碼快運。同年,順豐斥資55億元買下敦豪供應鏈、敦豪物流100%股權,整合其在香港、澳門等地區的供應鏈業務。為慶祝買下敦豪供應鏈,順豐特意在2019年發布了聯名品牌“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王衛罕見現身發布會,他說,“今天是順豐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一邊“買買買”,一邊王衛對資本二字的態度再次松動。2019年,順豐營收1121.93億元,同比增長23.37%;凈利潤57.97億元,同比增長27.23%。該年度公司貨幣資金185.21億元。“要想車子跑得快,要給車子多加油。”于是,“厭煩”資本的王衛決定“利用”資本。在“黑天鵝”肆虐全球時,他給順豐投資者畫了一張“出海”大餅,順豐正向海外發力。前提是,公司要先提升海外綜合實力、資金實力、拓寬融資渠道、優化債務結構。2020年,順豐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SF HoldingInvestment Limited”在境外公開發行7億美元債券。當外界思考順豐海外腳步走到哪了?2021年,順豐又搞出一次大手筆收購,豪拋150億元買下嘉里物流51.8%股權。但這筆錢順豐并未掏腰包,而是讓境外全資子公司向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牽頭籌組的銀團申請本金合計不超過240億港元的貸款,接近“杠桿式收購”。“用別人的錢做杠桿,把公司攬入自己麾下。”神奇的是,順豐公告收購嘉里物流股權當天,順豐還披露了定增項目,“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不超220億元。”據金融信息服務機構wind統計,上市以來,順豐通過可轉債、定增、短期借款等方式,累計融資超68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吸金巨獸”。也是2021年,快遞業變香餑餑,受行業利好及“買買買”提振,順豐市值突破5000億元,縮短了王衛與中國首富的距離。1993年,王衛從父親那里借來10萬元創業,成立了順豐早期雛形,20多年后,他的公司市值5000億元,個人財富達到2400億元,“股價再漲漲”王衛便是第一個快遞首富。不知是不是想快點圓夢中國首富,王衛的一個操作,順豐房托,令人著實摸不著頭腦。當時,房地產大佬在積極謀求轉型,萬達創始人王健林轉到現在都沒轉利落。王衛一個快遞發家的大佬,轉了一圈轉到了房地產?根據順豐房托官方資料,它們是“以物流為主的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有意思的是,順豐房托還去港股上市了。招股書顯示,順豐房托涉及物業的可出租總面積約30.76萬平方米,物業平均出租率約94.9%,也就是說,它們依賴“收租”。搞來搞去,還是房地產的收入結構,王衛的操作,很無厘頭。順豐房托登陸港股,備受創投圈熱議。首先,投資基金上市本身就“多此一舉”;其次,領域是物流、房地產。房地產的輝煌時代早就一去不返了,其它物流公司都在擁抱科技創新,“清流”王衛竟然想著走暴富老路?只能換來股民持續“用腳投票”,順豐巔峰跌落。隨著全球“黑天鵝”煙消云散,快遞業回歸正軌,順豐卻像“泄氣”皮球般,難見往日榮光,王衛的財富跟著跌跌不休的順豐一起,離中國首富漸行漸遠。百度文庫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快遞業廝殺依舊激烈。其中,中通完成業務量302億件,市占率22.9%,排名第一;圓通完成業務量212.03億件,排名第二;韻達完成業務量118.99億件,排名第三。具備各種“先天優勢”的順豐,融資超680億元,不少弄錢,就弄出了這么個水平,不免唏噓。資本市場上,順豐更唏噓,5000億元市值蒸發了65%。截至7月18日收盤,順豐市值1732億元。距離市值巔峰,3268億元灰飛煙滅。就算這樣,王衛仍琢磨講資本故事?近日,市場傳來大消息,順豐向港交所遞表,尋求上市。若成功,順豐將成為快遞業第一家“A+H”股公司。另據媒體報道,順豐港股之旅計劃募資10-20億美元。消息發布不久,引來業內人士分析。有分析認為,“王衛想用港股上市修復股價”。有業內人士覺得,順豐是想配合業務畫出一張新餅。不管是敦豪供應鏈、嘉里物流或是順豐房托,在港澳地區及海外均有大量業務,順豐去港股上市,無形中可以把各個業務線有條不紊的相互連接起來。再募資10-20億美元,如法炮制順豐A股路徑“買買買”,資產增值、股票升值,這真是個“高明”的玩法。“要說王衛不懂資本運作,估計網友都不信。”順豐那超680億元融資,側面反映了王衛是個資本高手,A股歷練7年,他是否能記得2011年那句,“上市后,企業將變成一個賺錢機器,對管理不利?”都說“時間能改變一個人”,這句話,不假。2021年之后,馬云、劉強東嫌少提及王衛。市場曝出過,順豐老將離職。“仗義大哥”終成歷史,資本正讓王衛沉淪。那么,你看好順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