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銀行利息無法支付,660億新能源巨頭"爆雷"!
貸款利益逾期,違規占用巨款,豪門宮斗鬧劇……這家跨界新能源巨頭正陷入內憂外患的困境。
搞服裝起家,成為了中國服裝業“上市第一股”;
跨界新能源,成為了世界第二的鋰離子電池材料供應商;
玩投資,入股多家影響力企業,總資產規模最高達660億元;
就是這樣一家實力如此雄厚的資本巨擘,如今卻陷入了內外交困的窘境。
難以想象,去年營收近200億的杉杉股份突發爆雷,居然逾期銀行一千多萬的利息。
服裝起家,跨界新能源如愿成為“負極材料龍頭”的杉杉集團狀況令人擔憂,面臨行業景氣度下行、經營業績下滑、產能擴張帶來的投融資壓力等風險,還因接連不斷的商譽計提乃至最終關停子公司,引起了監管方的注意。
01
服裝起家,跨界新能源、商業地產、醫療、物流……擁有660億資產的杉杉集團如今深陷債務危機。
8月28日,杉杉集團宣布:原定于8月21日向多家銀行支付的1170.7萬元的貸款利息,未能如期完成支付,涉及銀行10余家。
當然,市值上百億的杉杉集團不是“還不起”,而是暫時“沒錢還”,美其名曰就是資金安排有問題,結果就是跟銀行協商,問題最后肯定會得以解決。
作為我國服裝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謀求轉型,最終逐步發展成為專注于鋰電池負極材料和偏光片業務的全球負極材料龍頭企業。
受益于新能源行業的起飛,杉杉股份在2021年實現了歷史最佳業績,但此后受終端需求增速放緩、鋰電池行業去庫存等因素影響,公司業績持續走低。
接連不斷的商譽計提乃至最終關停子公司,引起了監管方的注意。
由于信披問題,杉杉股份近期還被寧波證監局出具了警示函;
更早之前,杉杉股份股東杉杉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杉杉控股)還因涉嫌收購人未按規定履行義務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8月21日,新世紀評級決定下調杉杉集團有限公司主體及相關債券信用評級至AA-,評級展望為負面。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2月10日,杉杉股份創始人、原董事長鄭永剛因突發心臟病去世。
同年3月,鄭永剛之子鄭駒成為杉杉股份新任董事長,但他的上任也并未能挽救杉杉股份的業績頹勢。
02
在家族式企業當中,當經營下滑疊加內控風險,很容易發生問題,如今杉杉集團已表現出債務規模高企、資金鏈緊張跡象。
截至2024年6月末,杉杉集團合并口徑(不含杉杉股份)有息負債總額為116.53億元,其中1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為75億元,債務壓力可謂是巨大。
杉杉股份8月30日發布的2024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約88.2億元,同比減少6.84%;歸母凈利潤約1757萬元,同比減少98.27%;基本每股收益0.008元,同比減少98.52%。
分紅方面,杉杉股份A股上市后累計派現30.79億元。近三年,累計派現18.16億元。
截至6月30日,杉杉股份股東戶數16.04萬,較上期減少7.16%;
雖說“跑了”1萬多戶,但煎熬中的16萬中小股東也不清楚杉杉股份的未來在何方?
二級市場永遠是最明白方向的,杉杉的一系列事項也都反映在股價上。
8月28日盤中,杉杉股份觸及6.6元/股低點,創近4年新低,較2021年46.67元/股的歷史最高點下挫84.89%。
截止8月30日收盤,杉杉股份報7.07元/股,最新市值159.35億元。
鄭駒于2023年初執掌杉杉股份之時,公司市值在380億元左右,股價為17元以上。至今短短一年多時間,220億元市值灰飛煙滅!
鄭駒是受命于倉促之際,上臺于風波之中,但一年多時間以來,資本市場波詭云譎,杉杉股份股價和市值雙雙跌入低谷,業績凋零深陷債務危機,又該如何向鄭永剛交代呢?
03
鄭永剛一手將瀕臨破產的服裝廠做成中國服裝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更是在企業最輝煌的時刻,他又大膽帶領公司轉型進入新能源領域,華麗轉型最終成為了國內最大、世界第一的鋰離子電池材料供應商。
官網顯示,杉杉股份1989年創建于浙江寧波。1996年,公司成功上市,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服裝企業。
1999年,以服裝起家、面板為主的鄭永剛,在鋰電池賽道未起之時,就早早布局,選擇杉杉股份通過收購來“跨界”新能源,成為國內第一家產業化負極材料企業。
此后,杉杉股份不斷進行轉型,經過多年發展,該公司目前已成為全球負極材料龍頭,專注于鋰電池負極材料和偏光片業務的發展。
2007年,iPhone引發全球智能手機革命,高性能鋰電池材料需求陡增,杉杉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順利進入蘋果供應鏈。
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躍居世界第一。杉杉抓住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的爆發期,加快科技創新、產能布局,負極動力類快充產品出貨量快速增長。
如今,杉杉負極已完成國內70萬噸產能布局和芬蘭10萬噸產能規劃,杉杉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市占率長年保持全球第一。
借助于新能源的東風,2021年,杉杉實現了歷史最佳業績,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6.99億元,同比增長151.94%;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3.40億元,同比暴增2320.00%。
不過這樣的業績表現僅出現了一年。2022年,杉杉股份的營收雖然仍同比小幅增長了4.84%,但歸母凈利潤已同比減少19.42%。
財報顯示,杉杉股份2023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0.7億元,歸母凈利潤僅剩7.65億元,同比減少71.56%,差不多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
04
在2023年的寒冬時節,商界經歷了一場劇烈震動——杉杉集團的靈魂人物鄭永剛驟然離世,留下無數震驚與哀悼。
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圍繞著龐大商業版圖控制權的家族暗戰,在杉杉股份的關鍵際會上悄然拉開帷幕。
鄭永剛去世后,公司居然上演了一出“豪門宮斗”,誰來繼承家產跟管理公司?是跟原配生的大兒子?還是繼母?一場家事就這樣被擺上了臺面。
彼時大家以為“90后”鄭駒接過父親的擔子,這事情就結束了,沒想到半路殺出來程咬金,鄭永剛的遺孀、鄭駒的繼母周婷覺得,選舉鄭駒上位的股東大會是違規和錯誤的,她應當是杉杉股份的實控人,董事也輪不到鄭駒。
頓時一波引起千層浪,豪門遺產之爭向來都是殘酷的,在利益面前,親情總是顯得如此脆弱不堪!
雖然最后雙方暫時“和解”,只是財產或可共享,但一輛車不能有兩個方向盤,控制權最終只能有一個贏家。
創始人突然離世這種大事,倉促接班往往會給企業留下一道致命裂縫!
當初的山西首富李兆會就是因為倉促接班,疏于主業,再加上無序投資,海鑫集團資不抵債,被迫重組,從此泯然眾生。
其實,資產百億元規模以上的企業,為傳承布局至少要花10年以上的工夫。像美的、萬科、聯想、海爾等公司,都是職業經理人接班。
暑期檔大熱的電影《抓娃娃》,雖然用了夸張的藝術手法,但家族傳承要從娃娃抓起,職業經理人始終備選,這是一個殘酷不爭的現實!
而杉杉股份也因為內部的股權爭奪戰,錯失了去年新能源行業再次騰飛的時機,一步慢步步慢,最后也許會淪為資本市場的看客。
杉杉控股截止到2023年底,合并口徑負債總額達367億元,銀行貸款226億元。杉杉控股持有的杉杉股份的股權,質押90%左右。
05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傳承始終是一代人的事,但技術傳承卻是無盡的!
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大助力,誰能想到一塊小小的電池,不僅推動了電子產品小型化和智能化,更在能源轉型和電動化的浪潮中扮演著核心角色。
從手機、電腦等移動設備,到道路上飛馳的新能源汽車,再到如今即將翱翔的飛行汽車,每一塊能量充沛的電池背后,都有國人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的無數次試驗和無數次創新;
無論客觀環境怎么改變,中國新能源企業對研發創新的重視始終不變,必將繼續以技術優勢占領市場高地!
2025年3月28日,由商學院網?EMBA 組委會正式發布了備受矚目的 2024 年度商學院人物榜單...
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礦業專業委員會將于2025年5月25日至26日在京召開“第四屆亞洲礦業創新發展高...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