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0月31日,倚鋒資本投資企業華昊中天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2563.HK,發行價16港元/股。
2024年10月31日,倚鋒資本投資企業華昊中天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2563.HK,發行價16港元/股。
華昊中天董事長、執行董事、首席科學官兼首席營銷官唐莉博士(右三) ,華昊中天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邱榮國博士(左二),倚鋒資本CEO朱湃先生(右二), 華昊中天董事會秘書、投融資總監劉開林先生(右一),華昊中天董事副總經理、執行董事關津博士(左一)
華昊中天的上市標志著港股市場迎來了合成生物學醫藥領域的首家上市公司,這也是倚鋒資本繼荃信生物(02509.HK)、盛禾生物(02898.HK)之后,在2024年收獲的第三個IPO。華昊中天成立于2002年,歷經二十余載砥礪前行,已成長為一家在合成生物學技術驅動下,專注于腫瘤創新藥研發與生產的優秀企業。2020年,倚鋒資本睿華基金、倚鋒十四期基金領投華昊中天,堅定支持其創新藥物研發及市場拓展。
合成生物學技術引領腫瘤創新藥革命
腫瘤創新藥賽道一直是醫藥領域的熱門賽道,也是眾多藥企競相角逐的領域。數據顯示,全球癌癥病發率由2018年的18.1百萬例增至2023年的20.8百萬例,并預計于2030年達到24.5百萬例。
腫瘤藥物市場也迅速擴展,全球腫瘤藥物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1281億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2289億美元,并預計將于2030年達到4198億美元。
由于其他腫瘤療法通常需要聯合化療藥物使用方能達至最佳治療效果,因此化療藥物仍然存在巨大需求。然而,傳統化療藥物存在諸多挑戰,如藥物毒性大、療效有限、新藥篩選難度大等。合成生物學技術的出現為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合成生物學讓科學家能按照特定需求設計分子成分。此項技術可以改造及優化生物系統,以及產生具備獨有結構的全新物質。區別于傳統化學合成,生物合成產品的化學結構更為復雜、多樣化,應用在新藥開發之上,則可能降低藥物毒副反應,改善藥代動力學性質,增強生物活性,提高產率。
然而,目前合成生物學應用于新藥開發的成功案例相當有限。這是因為通過合成生物技術改造了某種物質或材料的基因結構之后,從實驗室到中試再到實現產業化的難度極高。
華昊中天突破了這個技術瓶頸,通過基因工程土壤菌生產治療劑,所用細菌源自土壤,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天然埃坡霉素產生菌和異源宿主菌為起始菌,通過生物合成技術和基因工程技術研發的先導化合物。發酵培養基不含人體成分,也不添加抗生素,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和成本優勢。
華昊中天實現了全球制藥企業零的突破,并為全球微管抑制劑藥物市場帶來全新的發展。
打破二十年空白,以“優”破解化療難題
憑借著合成生物學技術的獨特優勢,華昊中天自主研發出新型微管抑制劑——優替德隆注射液,用于治療復發或轉移性晚期乳腺癌。
優替德隆注射液于2021年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標志著華昊中天在合成生物學新藥研發領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該產品是全球唯一由合成生物學技術開發并獲批上市的化療創新藥;該產品還是過去十幾年來全球唯一獲批準的具有新型分子結構的微管抑制劑類藥物,并成為中國近二十年來唯一一款我國自主開發1類化療創新藥。
與紫杉和其他化療藥品相比,優替德隆注射液的特點是更能“減毒性、增療效”。 臨床前及臨床研究顯示,優替德隆的抗腫瘤活性顯著強于紫杉醇,其促聚合作用和乳腺癌腫瘤抑制效果是紫杉醇的2倍以上。BG01-1312L研究顯示,對于蒽環類和紫杉類治療失敗的晚期乳腺癌,相對于卡培他濱單藥,優替德隆聯合治療可將無進展生存(PFS)由4.11個月提高到8.57個月,而總生存時間(OS)也能從15.7個月顯著提高到20.9個月,可降低死亡風險31%。而在不同的亞組中,不論患者既往的化療情況、HR、HER2等狀態,優替德隆聯合卡培他濱組均能取得生存獲益。
在安全性方面,優替德隆也顯示出明顯優勢,在白細胞減少和肝腎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非常少,與卡培他濱單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差無幾。而在主要的不良反應神經毒性上,患者對優替德隆的耐受性良好,有過神經毒性癥狀的患者均能夠恢復到0-1級。 另外,優替德隆還具備良好的可穿透血腦屏障能力、廣譜抗腫瘤活性,以及對多藥耐藥性腫瘤依然有效且不易產生耐藥性。正由于優勢顯著,優替德隆注射液獲批后便被迅速納入醫保,用于治療復發或轉移性晚期乳腺癌。
三大技術平臺支持,管線豐富且潛力十足
目前,華昊中天已成功搭建了專注于微生物代謝產物新藥研發的三大核心技術平臺——
組合生物合成技術平臺:通過此平臺,可以尋找活性更好、毒性更低的有效藥物,篩選出成本低且成藥性高的藥物分子結構,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研發成功率。
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平臺:成功實現通過微生物發酵工業化生產藥品,建立了微生物代謝物創新藥物工業化生產的完整體系,為創新藥的持續開發提供了可靠保障。公司憑此成功實現優替德隆注射液的規模化生產。
微生物藥物制劑開發平臺:可采用差異化的配方設計、制備方法、生產工藝和CQA控制,開發多樣化的藥物劑型,從而改善微生物小分子化合物的成藥性,提高臨床藥物應用的便利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憑此自主研發了生產口服劑型和注射液(含納米制劑)等多種劑型的核心技術。
這三個圍繞著合成生物學構建的核心平臺,分別構成了產品創新的基石、產品生產的保障,以及產品成藥與迭代的重要助推器,貫穿了藥品開發全生命周期,成為華昊中天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創新底座與發展引擎,并成為其它競爭對手難以超越的競爭護城河。
依托于合成生物學研發平臺,華昊中天已構建了包括一款已商業化產品及由19個項目組成的極為豐富的管線。包括不同適應癥的拓展、多劑型的開發、ADC等新給藥形式的探索、癌癥干細胞抑制劑BG22、蛋白磷酸酶抑制劑BG18、新一代埃坡霉素類衍生物BG44等新分子的開發,形成多元化的產品布局。
其中,市場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優替德隆膠囊。口服給藥是最廣泛使用、最方便的給藥途徑之一,其優勢巨大無需多討論,但是口服微管抑制劑開發難度極大。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大部分微管抑制劑缺乏口服的基本條件,比如水溶性較差,藥物分子進入胃腸黏膜細胞后易被P-糖蛋白外排轉運至腸腔內;相比之下,優替德隆對P-糖蛋白不敏感,不易被P-糖蛋白介導泵出,具備口服給藥優勢。
在中美同步開展的臨床試驗中,優替德隆膠囊已展示出顯著的療效、良好的安全性及更高的生物利用度。至今中美藥企都還未成功開發口服紫杉藥物,優替德隆膠囊一旦開發成功,有望填補口服微管抑制劑市場的需求缺口,實現口服化療藥物的重要里程碑。
倚鋒資本CEO朱湃先生表示:“華昊中天是以合成生物學作為技術依托的全球化生物制藥公司,已成功搭建三大核心技術平臺;公司管線豐富、多元化布局近20個項目,其中已商業化的產品為自主研發的抗腫瘤新藥優替德隆注射液,于2021年3月獲批上市;正在開發中的優替德隆口服制劑臨床進展也非常順利。團隊落地執行力強,產品具有較強的行業競爭力。我們相信唐莉博士、邱榮國博士率領的專業化團隊,能夠發揮合成生物學微生物發酵工程的技術平臺優勢,為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等適應癥的腫瘤患者提供更多更適用的創新藥選擇。”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今年以來,倚鋒資本已斬獲荃信生物(02509.HK)、盛禾生物(02898.HK)、華昊中天(02563.HK)3個IPO,覆蓋了生物醫藥領域的多個細分賽道,展示出倚鋒資本布局的廣度和深度,也彰顯了倚鋒的深厚積淀和敏銳洞察。隨著生物醫藥政策利好不斷,疊加市場行情回暖,倚鋒資本在多年辛勤耕耘之后將繼續收獲累累碩果。
10月31日早上,北京華昊中天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昊中天”),股票代碼2563.HK,以每...
北京華昊中天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昊中天”),于10月23日至10月28日期間招股,百惠金控...
?4月24日晚間,達瑞電子(300976.SZ)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4月24日晚間,華陽國際(002949.SZ)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公示信息顯示:合源生物自主研發的納基奧侖賽注...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