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廈門國貿(600755.SH)今日發布的2024年度報告,公司歸母凈利潤為6.26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2.51億元,顯示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重大。
廈門國貿(600755.SH)今日發布的2024年度報告,公司歸母凈利潤為6.26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2.51億元,顯示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重大。仔細分析其經營模式和行業特性,非經常性損益中影響金額最大的項目是“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非金融企業持有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產生的損益“——這部分主要是為配套供應鏈管理業務的現貨經營,合理運用期貨及外匯合約等金融衍生工具對沖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風險和匯率波動風險,相應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及處置損益。因實操中,現貨合同和期貨合約難以完全滿足對應關系,不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未能適用套期會計準則。該損益與其主營業務經營損益密切相關,是廈門國貿“期現結合”業務模式下的結果,并非偶發或一次性損益。
廈門國貿表示,為配套供應鏈管理業務的現貨經營,其以套期保值為原則,合理運用期貨合約等金融衍生工具對沖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風險。根據定期報告披露,廈門國貿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通過金融衍生工具對沖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及處置損益金額分別為13.09億元、5.67億元和17.49億元,展示了其在大宗商品價格下行行情下的風險和盈利管理能力,也充分反映了近年來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幅度。
國際和國內頭部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也大量使用“期現結合”模式規避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穩定經營利潤,保障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例如,日本是農產品進口大國,商社在從海外采購大量農產品現貨的同時,會在期貨市場賣出相應的期貨合約。當現貨市場價格下跌,通過期貨市場的盈利可彌補現貨的損失,鎖定采購成本和利潤。“期現結合”模式已成為大宗商品供應鏈行業里的通用模式。
2025年一季度,廈門國貿已顯現企穩復蘇趨勢,其披露的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為4.10億至4.31億元,同比增長0%-5%,主要得益于“三鏈融合”戰略下業務結構優化及經營質量提升。隨著大宗商品周期回暖及其“三鏈融合”戰略深化,其盈利質量有望持續修復。
2025年3月28日,由商學院網?EMBA 組委會正式發布了備受矚目的 2024 年度商學院人物榜單...
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礦業專業委員會將于2025年5月25日至26日在京召開“第四屆亞洲礦業創新發展高...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